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军伟

作品数:74 被引量:194H指数:9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气管
  • 12篇支气管
  • 10篇慢性
  • 9篇通气
  • 9篇缺血
  • 9篇阻塞性
  • 9篇哮喘
  • 9篇慢性阻塞性
  • 8篇再灌注
  • 8篇再灌注损伤
  • 8篇气道
  • 8篇灌注
  • 8篇灌注损伤
  • 8篇肺不张
  • 7篇阻塞性肺疾病
  • 7篇疗效
  • 7篇慢性阻塞性肺...
  • 6篇塞曲司特
  • 6篇缺血再灌注
  • 6篇缺血再灌注损...

机构

  • 68篇金华市中心医...
  • 8篇温州医学院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宁波市医疗中...

作者

  • 74篇涂军伟
  • 37篇赵建平
  • 29篇朱丹
  • 28篇陈慧
  • 23篇李欣
  • 20篇楼雅芳
  • 17篇朱景倩
  • 17篇王赛斌
  • 16篇盛琳
  • 9篇陈慧君
  • 7篇王万铁
  • 7篇田江华
  • 7篇吴成云
  • 6篇骆建峰
  • 5篇章义利
  • 5篇方周溪
  • 5篇徐正衸
  • 5篇吴晓虞
  • 4篇骆健峰
  • 3篇王临英

传媒

  • 5篇浙江医学
  • 4篇温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浙江中西医结...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浙江实用医学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2007年(...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91例严重腔内狭窄病例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总结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严重气道腔内狭窄病变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91例局部气道严重狭窄的病例.结果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后狭窄气道开通程度能够影响术中出血量,气道开通程度高的腔内狭窄病变并发出血量要显著小于开通程度低的病变(P<0.05);联合了冷冻的介入操作减少术中微量出血概率,但增加了中量出血风险(P<0.05).气道开通程度与病变起始狭窄程度及气道狭窄类型是否是管内型或管内管壁混合型无关(P>0.05).结论 经支气管镜介入是治疗气道严重狭窄的有效方式,介入开通程度及联合介入方式中是否包含冷冻操作可影响术中出血量.
盛怡俊涂军伟王赛斌
关键词:气道狭窄支气管镜介入出血
左旋精氨酸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观察左旋精氨酸对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复制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30只日本雄性大耳兔 ,随机分为三组 :假手术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和左旋精氨酸 +缺血再灌注组(Larg组 )。对比观察各组血浆SOD活力 ,NO、MDA含量 ,肺组织湿干重比 (W /D) ,肺损伤组织学定量评价指标 (IQA)及光镜和电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Larg组血浆NO含量和SOD活力较S组、IR组明显升高 (P <0 .0 1) ,MDA、W/D、IQA较IR组明显降低 (P <0 .0 5 ,P <0 .0 5 ,P <0 .0 1) ;IR组镜下见有肺组织水肿 ,肺泡损伤严重 ,内皮细胞线粒体水肿或空泡化 ,毛细血管内炎性细胞浸润 ;而Larg组肺组织上述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在体兔肺缺血前预先用L Arg处理 ,可减轻随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其机制之一可能与L
吴成云徐正衸王万铁涂军伟方周溪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
干扰素γ对大鼠肺纤维化转录因子GATA3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大鼠肺纤维化时转录因子GATA3 mRNA的表达,以及干扰素γ(IFN-γ)干预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腹腔注射博莱霉素(BLM)诱导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BLM组(BLM1、BLM2、BLM4分别为造模第1周、2周、4周)及BLM+IFN-γ组(BLM-IFN1、BLM-IFN2、BLM-IFN4分别为造模第1周、2周、4周)。对各组肺组织纤维化的程度行病理半定量评估,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转录因子GATA3 mRNA的表达。结果:①BLM1及BLM-IFN1组肺组织病理改变以肺泡炎为主,BLM2组兼有肺泡炎和纤维化病变,BLM4组以肺纤维化为主,BLM-INF2及BLM-INF4组中发现肺纤维化程度减轻。②半定量RT-PCR法显示各BLM组大鼠GATA3基因的表达则高于C组(均P<0.01),IFN-γ干预后,BLM-INF1、BLM-INF2及BLM-INF4三组GATA3基因表达减少,甚至低于C组。结论:IFN-γ干预能减轻BLM所致的肺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IFN-γ能抑制GATA3表达,逆转Th1/Th2失衡有关。
涂军伟赵建平朱景倩盛琳章义利
关键词:肺纤维化博莱霉素GATA3干扰素Γ
蛋白激酶C在兔肺缺血预处理保护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兔肺缺血预处理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 5 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均分为 5组。假手术组 (S)、缺血 /再灌注组 (I/R)、缺血预处理组 (IPC)、多粘菌素B组 (PMB)和缺血预处理加多粘菌素B组 (IPC +PMB)。实验末测血浆SOD活力和MDA含量 ,肺湿干重比和肺泡损伤数比值 ,观察肺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①I/R组与假手术组相比 ,SOD活力下降 ,MDA含量、湿干重比及肺泡损伤数比值增加 (P均 <0 .0 1)。IPC组与I/R组相比 ,SOD活力增加 ,MDA含量、湿干重比及肺泡损伤数比值下降 (P均 <0 .0 1)。I/R组、PMB组及IPC +PMB组之间的检测指标对比无明显变化 (P均 >0 .0 5 )。②电镜显示I/R组、PMB组及IPC +PMB组均有明显的肺超微结构损伤 ,而IPC组损伤不明显。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且可被PKC抑制剂多粘菌素B取消 。
涂军伟徐正衸王万铁吴成云
关键词:蛋白激酶C多粘菌素B缺血预处理
塞曲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为了评价赛曲司特在浙江金华市地区中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本院呼吸内科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方法,完成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213例。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2003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将患者...
李欣赵建平楼雅芳陈慧朱丹涂军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塞曲司特肺通气功能
气管镜介入治疗后恶性气道内再狭窄临床分析
王赛斌涂军伟盛怡俊
BIPAP无创治疗重度-极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重度-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用舒利迭,治疗组在舒利迭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通气。分别于治疗前(0)及治疗...
涂军伟李欣赵建平陈慧朱丹朱景倩骆建峰吴晓虞
关键词:稳定期
镍钛合金支架置入后恶性气道再狭窄的时间窗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镍钛合金记忆金属裸支架置入后恶性气道再狭窄的时间窗、程度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1例因恶性气道狭窄而置入气道内镍钛合金裸支架的病例。结果镍钛合金裸支架置入后1个月内,分泌物堵塞是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原因;而置入1个月后,肿瘤增生是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可以根据支架置入的时间初步判断再狭窄的原因,以便给予恰当的治疗以延缓终点事件的发生。
王赛斌周韧志盛怡俊涂军伟
关键词:镍钛合金裸支架再狭窄气道肿瘤
BiPAP无创治疗重度-极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短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重度-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50例重度-极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其中对照组(25例)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分别于治疗前(0周)及治疗后1、4、12周检测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通气量(MVV)、最大中期呼气流速(MMF)的预计值及残气量/肺总量(RV/TLC)的实测值,并测定6min步行时间(6MWT)及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评价Borg呼吸困难程度(Borg指数),观察12周内两组急性加重的患者数。结果与0周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4、12周6MWT、Borg指数及SpO_2均发生显著变化(均P<0 01);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4、12周6MWT、Borg指数及SpO_2均发生显著变化。与0周比较.对照组仅治疗后1、4周FEV_1明显升高,治疗组治疗后1周FVC、FEV_1、MVV均发生明显变化,治疗后4、12周各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周MVV显著升高,治疗后4、12周FEV_1、MVV、MMF、RV/TLC均发生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期间.治疗组急性加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0%、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BiPAP更能在短期内改善重度-极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增进氧合。提高活动能力。减少急性发作。
盛怡俊涂军伟赵建平朱景倩盛琳王赛斌周亮良
关键词:稳定期
念珠菌败血症1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念珠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1年1月间19例血培养为念珠菌的临床病例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病情严重,均有多种易患因素,主要有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100...
王临英陈慧朱丹骆健峰涂军伟赵建平杨锡光
关键词:念珠菌败血症抗真菌药物病死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