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学恒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材料工程系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材料结构
  • 1篇多晶
  • 1篇多晶薄膜
  • 1篇氧化铝薄膜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陶瓷
  • 1篇微晶
  • 1篇微晶结构
  • 1篇晶体
  • 1篇晶体结构
  • 1篇AL
  • 1篇玻璃陶瓷

机构

  • 2篇长春光学精密...
  • 1篇东北大学

作者

  • 2篇端木庆铎
  • 2篇温学恒
  • 2篇王艳
  • 2篇苏春辉
  • 1篇杨崴

传媒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 2篇199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微晶材料结构的分形研究
1997年
在DTA分析的基础上,将MgO-Al2O3-SiO2(M-A-S)系玻璃经适当的热处理,在控制析晶条件下制成微晶材料,即M-A-S系透明玻璃陶瓷。通过SEM分析材料的显微结构。并采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显微镜结构的分形特征及其对微晶材料光学性能的影响。将编号分别为TC-11、TC-21、TC-31、TC-41、TC-51及TC-52的六个试样,用日本理学产TEM-100CX型分析电子显微镜,在5000~10000倍数下观察微晶在残余玻璃相中的分布。采用德国产IPS-500型自动图像分析仪,对上述六个试样的SEM照片进行图像分析。将M-A-S系透明玻璃陶瓷微晶结构中的晶粒分布用直方图表示。经比较发现,试样的晶粒分布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小粒径的微晶粒子数目居多,大粒径的微晶粒子很少,且各试样的平均晶粒直径在0.0983~0.5239μm的范围内。若粒径愈小数目愈多且呈均匀分布,则试样透光率较高,如TC-31、TC-52及TC-11具有这一特征。若微晶粒径大小与相应数目呈不规则分布状态,则试样透光率较低,如试样TC-51、TC-41及TC-21即是如此。而且,试样中粒径在0.4~0.7μm范围内分?
苏春辉温学恒端木庆铎王艳
关键词:微晶结构玻璃陶瓷
Al_2O_3透明多晶薄膜材料结构的XPS表征被引量:2
1997年
采用自制异丙醇铝,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氧化铝凝胶,在低温下烧成Al2O3透明多晶薄膜。用XPS技术探究了加热过程中桥氧的变化及铝氧基团中Al3+配位状态的变化规律。用英国VG公司产ESCALABMarkⅡ型XPS仪,MgKα射线作激发源(1253.6eV),计算机自动录谱、分峰拟合。将干凝胶及其300℃、400℃、600℃、800℃、1000℃的热处理产物依次编号为G1、G2、G3、G4、G5及G6。对上述试样进行XPS测试。对各试样的O1sXPS特征峰的分峰拟合发现,可将其分为两个峰,高能峰表征桥氧Ob,低能峰表征非桥氧Onb。在氧化铝凝胶及其热处理产物中,桥氧以Al—O—的形式存在,非桥氧以—H—O—Al的形式存在,故各试样中Al、O、H可能结合成分子量不等的一系列无机大分子,在这些无机大分子中,桥氧与非桥氧的相对含量及其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低温下获得的干凝胶中,Ob/Onb=1,桥氧与非桥氧的含量近乎于相等,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桥氧相对减少,非桥氧相对增加,表明无机大分子的Al—O键在加热状态下发生断裂,分子量降低。但1000℃热处理产物中,桥氧又呈上升趋势,表明Al、O的结合状态,即Al的配?
苏春辉温学恒端木庆铎王艳杨崴隋智通
关键词:晶体结构溶胶凝胶法氧化铝薄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