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忠
- 作品数:243 被引量:1,506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Dukes B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Dukes B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应用单因素分析法,回顾性分析1990-1999年265例Dukes B期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Dukes B期大肠癌的预后与肿瘤部位有关,直肠癌术后更易发生复发转移,特别是局部复发。而性别、年龄、病程、大体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与术后复发转移无关。结论Dukes B期的直肠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风险较大。
- 梁君林万德森陈利生潘志忠周志伟
- 关键词:结直肠癌复发
- 手术切除结直肠癌肝多个转移瘤的效果分析
- 2010年
- 目的对于结直肠癌患者肝内存在多个转移瘤,手术切除的价值存在争议,本文旨在研究手术切除大肠癌肝多个ΚΣ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患者60例,比较肝内单个转移瘤(35例)与多个转移瘤(25例)患者临床和预后资料。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多个转移瘤组和单个转移瘤组相比,手术并发症为12.0%vs11.4%(P=1.000);平均住院时间为(14.9±5.1)dvs(15.7±5.8)d(P=0.844);中位生存期为28个月vs35个月(P=0.089);中位无瘤生存期为16个月vs19个月(P=0.112);肝内复发率为72.0%vs51.5%(P=0.109)。多个转移瘤组3、5年总生存率分别是48.4%、30.8%,单个转移瘤组分别为68.6%、57.7%(P=0.165)。结论手术切除结直肠癌肝脏多个转移瘤可取得与单个转移瘤相似的效果。手术切除不应视为肝多个转移瘤的禁忌证。术后辅以全身化疗常可以改善预后。
- 邱际亮元云飞李斌奎卢灿亮徐瑞华潘志忠李锦清张亚奇万德森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肝切除术
- 脂多糖激活肝脏枯否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 2007年
- 背景与目的:肝脏枯否细胞(Kupffer cells,KCs)是机体巨噬细胞中最大的群体,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体外实验是否能增强肝脏枯否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酶消化法分离提取小鼠KCs,KCs与结肠癌细胞CT26混合培养,用WST-8法测定不同效靶比(KCs∶CT26)KCs对CT26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然后在同一效靶比(KCs∶CT26=10∶1)测定LPS不同浓度KCs对CT26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结果:随着KCs∶CT26的效靶比的增大,KCs对CT26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逐渐增高,效靶比为1∶1、2∶1、5∶1、10∶1、20∶1、50∶1、100∶1时,KCs对CT26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7.86%、13.37%、15.51%、18.86%、18.79%、19.24%和19.98%。加入LPS后其抑制率明显增加,LPS浓度为0.001μg/ml、0.01μg/ml、0.1μg/ml、1μg/ml、10μg/ml、100μg/ml、1000μg/ml时,抑制率分别为16.86%、21.10%、25.64%、28.38%、26.78%、33.38%和38.70%。结论:LPS体外能够激活肝脏枯否细胞,从而增强其抗肿瘤活性。
- 周志伟万德森孙晓东王国强方淯靖潘志忠
- 关键词:肿瘤脂多糖枯否细胞抗肿瘤活性
- 手足综合征的病因及处理对策被引量:16
- 2010年
- 张荣欣潘志忠陆世旬万德森伍小军陈功
- 关键词:手足综合征病因化疗药物多柔比星足疼痛
- 胃间质瘤的外科治疗
- 目的:分析位于胃的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外科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4年3月外科治疗的63例胃GIST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含免...
- 万德森伍小军粱小曼罗容珍潘志忠陈功卢震海
-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外科治疗预后
- 文献传递
- 外科治疗原发性恶性胃肠道淋巴瘤39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对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L)的临床疗效,为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39例PGI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7例,年龄18~75岁(中位年龄47岁)。Ⅰ期12例(30.8%),Ⅱ期7例(17.9%),Ⅲ期6例(15.4%),Ⅳ期14例(35.9%)。采用logistic逐步分析方法分析PGIL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生存率。结果 28例行择期手术(71.8%),11例因急腹症行急诊手术(28.2%)。其中,23例(59.0%)肿瘤完全切除,11例(28.2%)肿瘤部分切除,5例(12.8%)肿瘤未能切除。除3例(7.7%)患者单纯外科手术治疗外,36例均接受综合治疗,其中,23例(59.0%)行手术联合术后化疗,13例(33.3%)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化疗是恶性胃肠道淋巴瘤发生急腹症的危险因素(OR=5.083,95%CI 1.028~25.135,P=0.046)。生存分析提示,择期手术的2、5年生存率均为82.3%,明显高于急诊手术的34.1%、17.0%(P=0.001);肿瘤完全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比部分切除及未切除患者显著提高(89.7%、36.4%和26.7%,P=0.006)。结论术前化疗是引起PGIL发生急腹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手术时机和切除范围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因此,PGIL应推荐择期手术,争取肿瘤的完全切除,对于肿瘤未切除而行化疗的患者应警惕急腹症的发生。
- 彭健宏肖斌毅李聪张荣欣陈功李力人卢震海丁培荣万德森潘志忠伍小军
- 关键词:胃肠道淋巴瘤外科治疗
- 直肠癌p53、K-ras基因突变及其临床病理意义的研究
- 该研究探讨p53、K-ras基因突变对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无协同作用;评价直肠癌p53功能状态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探索用大切片免疫组化方法及规H。E。染色测定直肠癌肠壁肠逆行扩散长度及其影响因素,以指导手术切除直肠癌的范...
- 潘志忠
- 关键词: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免疫组化方法
- 文献传递
- 三苯氧胺联合5-氟尿嘧啶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tamoxifen,TAM)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增殖、凋亡及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不同浓度(12.5、25、50μmol/L)5-FU及其联合TAM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应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TAM(1×10-7、1×10-6、1×10-5、1×10-4mol/L)、5-FU及其联合TAM对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结果 5-FU及其联合TAM均可提高HT-29细胞增殖抑制率,单用5-FU的抑制率分别为(50.8±8.9)%和(62.8±8.8)%和(69.7±9)%,12.5μmol/L 5-FU联合低浓度TAM(1×10-7、1×10-6 mol/L)的抑制率分别为(82.9±2.9)%和(84.0±1.6)%,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高浓度(1×10-4mol/L)TAM联合12.5μmol/L 5-FU表现出明显的促细胞凋亡作用[凋亡率为(95.7±4.2)%];划痕实验证实经1×10-6和1×10-5mol/L TAM及单用5-FU处理HT-29细胞72 h后均可明显地抑制细胞的迁移,但联合用药未显示出较TAM单药更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TAM和5-FU均具有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TAM亦可增加结肠癌细胞株HT-29对5-FU的敏感性。
- 张琳方淯靖伍小军卢震海区庆坚刘万里潘志忠万德森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
-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肺转移的手术治疗(附15例报告)
- 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大约有40%会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肝30%,其次是肺20%。结直肠癌肺转移多伴有其他部位的转移,单纯的肺转移病例数较少,能够手术切除肺转移灶的病例数就更少。结直肠癌肺转移瘤的手术从1944年...
- 任莹坤潘志忠伍小军丁培荣李春鸣林俊忠
- 关键词:结肠癌直肠癌肿瘤根治术术后肺转移手术治疗
- 文献传递
- 胃肠间质瘤分子分型的临床实践价值被引量:9
- 2014年
- 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在胃肠间质瘤(GIST)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GIST中的分子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发现.GIST患者的药效反应和预后与其本身的基因改变,即分子分型密切相关。借助分子分型,将肿瘤生物学行为相似的患者归为同一组别,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可能会成为今后GIST临床实践的重要模式。
- 潘志忠伍小军姜武
-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KIT基因分子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