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成荣

作品数:59 被引量:764H指数:15
供职机构: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天文地球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3篇污染
  • 9篇成矿
  • 8篇沉积物
  • 7篇金矿
  • 7篇金矿床
  • 7篇矿床
  • 6篇重金
  • 6篇重金属
  • 6篇老湾金矿
  • 6篇老湾金矿床
  • 5篇巢湖
  • 5篇成矿作用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营养化
  • 4篇重金属污染
  • 4篇金属污染
  • 4篇矿物
  • 4篇赋存
  • 4篇富营养化

机构

  • 43篇合肥工业大学
  • 39篇安徽省环境科...
  • 10篇安徽省环境保...
  • 7篇安徽省环境保...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河海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桂林矿产地质...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三联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8篇潘成荣
  • 13篇郑志侠
  • 10篇张之源
  • 9篇岳书仓
  • 8篇王晓辉
  • 8篇汪家权
  • 7篇谢巧勤
  • 7篇徐晓春
  • 6篇殷福才
  • 6篇贾良清
  • 5篇刘静静
  • 5篇李如忠
  • 5篇叶琳琳
  • 4篇陈婧
  • 4篇姜艳敏
  • 4篇刘鹏
  • 3篇丁贵珍
  • 3篇吴文
  • 3篇程建萍
  • 3篇徐晶晶

传媒

  • 11篇合肥工业大学...
  • 9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安徽地质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安徽化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环境与可持续...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矿床地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5篇1999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小型河流突发氨氮污染应急处理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中小型河流突发性水体污染,以突发氨氮污染为例,探究水体污染应急处理技术。结果表明,氨氮浓度为10 mg/L左右时,平均自然降解系数KN为0.009 d-1;同一工况下,不同工艺对水中氨氮的去除能力表现为活性炭吸附>自然曝气+沸石>自然曝气。但在实际工程操作过程中,综合考虑工程的经济及可行性,在处理突发性氨氮污染时,建议主要采用自然曝气+沸石法去除氨氮,活性炭作为辅助吸附剂,从而提高氨氮的整体去除效果。
匡武刘群郑西强潘成荣
关键词:河流污染氨氮
杭州市重大(典型)事故风险评估研究
张文辉沈荣芳陈德俭韩新周天杨政杨小时马辉尤建新朱力平胡传平黄长富潘成荣刘之涛
研究报告对城市公共安全试点城市——杭州的重大火灾风险活动的宏观危险源展开了结构主义的系统研究和定量分析,重点探索了杭州的城市区域重大火灾风险评估的宏观方法,从而初步实现了适用于当前我国大中城市的重大火灾风险宏观评估的理论...
关键词:
关键词:火灾风险评估重大事故
某废弃化工厂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被引量:11
2017年
文章以某市废弃化工厂为例,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化工厂遗留场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厂区土壤环境敏感重金属元素,例如,Pb、Cu、Zn、Cr和As,其质量比普遍高于土壤背景值;重金属在厂区不同功能用地土壤中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在生产功能区土壤显著富集;在土壤垂直剖面上(20、35、50、65、80cm),重金属的质量比随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并在土壤深度20cm处显著富集;不同监测点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呈现明显的差异性,这可能与工厂不同功能用地有密切关联;As的土壤污染贡献率高达74%,明显高于其他重金属,在土壤治理和修复过程中应优先治理。
任文会吴文涛陈玉文国涛潘成荣刘桂建
关键词:化工厂土壤重金属生态评价
河南桐柏老湾金矿床成矿地球化学及岩浆热液成矿动力学
该文系统研究了老湾花岗岩的成岩物理化学条件.花岗碉的源区岩石起始熔融温度平 均为925℃,与岩石中出现β-石英批示的熔融温度基本一致;花岗岩的源区岩石起始 熔融温度平均浆处于液相线上的水逸度为2.2Kb,定位时的平均水逸...
潘成荣
关键词:地球化学杂砂岩岩浆熔体
文献传递
铜陵市区表土与灰尘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估被引量:69
2012年
以典型有色金属矿山城市铜陵市为对象,从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贸用地、文教用地、交通用地和城市广场等6种主要用地类型中,选择64个采样点位,采集表土和不透水地面灰尘样.在对Pb、Cu、Cr、Zn、Ni、As和Cd含量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利用美国国家环保局(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就儿童和成人群体在不同功能用地、不同暴露途径下的重金属致癌和非致癌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对表土与灰尘的健康风险效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铜陵市表土与灰尘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该市土壤背景值,意味着铜陵城区土壤和地表灰尘已遭受较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重金属Cr、Ni、As和Cd的致癌风险均值分别为4.30 ×10^-7、7.18 ×10^-9、4.26 ×10^-4和7.58 ×10^-8,不同功能用地的致癌风险均显著超过US 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阈值范围10^-6--10^-4和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值5.0× 10^-5;表土与灰尘的儿童非致癌风险分别高达5.20和16.58,灰尘对成人的非致癌风险达2.80,都远高于安全阈值1.0,表明铜陵市表土与地表灰尘已对公众身体健康构成危害;主导致癌与非致癌风险效应的主要污染因子是As,主要暴露途径是手-口摄入途径.
李如忠潘成荣陈婧姜艳敏丁贵珍
关键词:有色金属矿山重金属表土健康风险评估
瓦埠湖的浮游藻类特征及其营养状态评价被引量:7
2005年
通过瓦埠湖各采样点浮游藻类定性、定量调查以及叶绿素a值和各理化指标的测定,研究该湖区浮游藻类结构、数量,评价了水体水质和营养状态。结果显示,瓦埠湖湖区水体浮游植物群落为绿藻—蓝藻型,优势种中绿藻门有 8种,硅藻门 4种,蓝藻门 1种,各采样点细胞密度平均值为 4 623×105 个·L-1,叶绿素a平均值为 14 .28mg·m-3;理化指标中,各采样点总磷 (TP)、总氮(TN)均处于较高水平,透明度较低。根据多因素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法评价瓦埠湖水体处在中营养水平,且已接近轻度富营养化,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王晓辉张之源潘成荣贾良清
关键词:浮游藻类富营养化
环境条件变化对瓦埠湖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被引量:39
2006年
拟议中的“引江济淮”调水工程涉及到长江、淮河两大河流,瓦埠湖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湖泊,其水质是否受到调水的影响为该工程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分析了外界环境因子变化对瓦埠湖底泥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以及干、湿沉积物样品磷释放的差异,环境因子分别选取了不同磷浓度的上覆水、光照、pH、温度、DO、微生物、水体扰动等。结果表明:湿样释磷能力明显高于风干样品;上覆水体磷的浓度对底泥释磷能力有较强的调节作用;光照对底泥释磷影响不明显,但温度对底泥的释磷有较明显的影响,磷的最大释放量与之呈正相关;水动力条件的改变可在短期内使底泥达到最高的释放量,而DO、pH的改变也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底泥的释磷能力。综合瓦埠湖底泥的释磷特征与湖泊水文状况,认为调水工程使得底泥释磷的地球化学行为较易实现。
潘成荣张之源叶琳琳郑志侠汪家权
关键词:底泥磷释放环境因子
安徽省大气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随着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气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控制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有利于安徽省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因此,本文对安徽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现状进行了分区域、分行业的统计,系统分析了当前安徽省大气污染的状况、特点及成因,并结合实际探讨了安徽省大气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便为安徽省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依据。
潘成荣高坤龙郑志侠吴文刘鹏
关键词:大气污染
巢湖富营养化的评价和控制对策研究
殷福才陆根法钱新贾良清郑志侠潘成荣王在高李合生张爱军王军
该项目根据巢湖的营养状况评价实际需要,结合国内外有关标准,确定了巢湖营养状态评价的因子和标准,利用叶绿素α指标对巢湖的富营养化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巢湖是一个中度到重度富营养化湖泊,极重和异常富营养化发生在西半湖的夏季。...
关键词:
超声对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利用超声波降解水中的污染物是近年兴起的新工艺。研究了超声波对印染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使印染废水生化性有所提高,特别是在稀释后超声生化性提高显著,而曝气加超声后提高较小。
张连军殷福才程建萍潘成荣陈长琦
关键词:超声波可生化性印染废水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