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建义

作品数:289 被引量:730H指数:12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9篇期刊文章
  • 129篇专利
  • 1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8篇医药卫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59篇软骨
  • 58篇关节
  • 44篇细胞
  • 39篇骨折
  • 26篇骨细胞
  • 24篇缺损
  • 24篇干细胞
  • 23篇手术
  • 19篇软骨细胞
  • 19篇间充质干细胞
  • 19篇骨缺损
  • 19篇充质干细胞
  • 17篇人工骨
  • 17篇骨关节
  • 16篇纳米
  • 16篇关节炎
  • 14篇间充质
  • 10篇水凝胶
  • 10篇骨组织
  • 9篇骨组织工程

机构

  • 269篇深圳市第二人...
  • 11篇汕头大学
  • 10篇深圳市红十字...
  • 9篇广州医学院
  • 8篇中南大学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广州医科大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中山大学孙逸...
  • 3篇北京大学深圳...
  • 3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疾病预...
  • 2篇香港大学深圳...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南省洛阳正...
  • 1篇深圳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89篇熊建义
  • 258篇王大平
  • 114篇段莉
  • 105篇黄江鸿
  • 97篇欧阳侃
  • 84篇朱伟民
  • 78篇徐晓
  • 77篇刘威
  • 63篇朱飞燕
  • 56篇李兴福
  • 43篇刘建全
  • 42篇刘黎军
  • 39篇陆伟
  • 35篇陈洁琳
  • 31篇肖建德
  • 30篇贾兆锋
  • 25篇彭亮权
  • 23篇尤微
  • 20篇张洪
  • 19篇李文翠

传媒

  • 1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0篇中国现代医学...
  • 10篇中国临床解剖...
  • 9篇中国矫形外科...
  • 9篇中华创伤骨科...
  • 9篇国际骨科学杂...
  • 9篇中华骨与关节...
  • 7篇生物骨科材料...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深圳中西医结...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海南医学
  • 3篇中华关节外科...
  • 2篇中国运动医学...
  • 2篇中国骨肿瘤骨...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国数字医学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22篇2020
  • 42篇2019
  • 42篇2018
  • 19篇2017
  • 16篇2016
  • 8篇2015
  • 12篇2014
  • 14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14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21篇2006
  • 10篇2005
  • 8篇2004
2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学组织工程中利用生物活性诱导因子诱导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软骨细胞复合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
王大平黄江鸿熊建义朱伟民刘建全尤微段莉张巨峰陈洁琳
文献传递
改性医用胶为纳米骨胶的体外实验被引量:9
2010年
背景:目前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类生物胶可应用于临床许多方面,由于胶本身存在一些缺点,使其在骨科的应用受到限制。目的:对普通医用胶进行改性研究,研制出纳米骨胶并检测其细胞毒性和力学性能。方法:直接在纳米骨胶和普通医用胶上种植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细胞,通过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胶上生长情况。用胶的浸泡液培养细胞,在0,6,12,18,24h时间点和1~7d每天进行细胞活性检测。用两种胶将标准PVC管粘合,比较两种胶的粘合强度,并在不同环境下比较胶凝固时间。结果与结论:经3次换液后细胞可在纳米骨胶和普通医用胶上生长,两种胶对细胞都有一定毒性,但毒性并无明显差别;纳米骨胶的力学强度明显高于普通医用胶,且凝固时间明显快于普通胶。提示经改性后的纳米骨胶细胞毒性不高于普通胶,但力学强度和凝固时间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且前者具有促进成骨的作用。
赵喆雷鸣肖德明熊建义马经野许蕴陈旭红彭福宁
关键词:粉碎性骨折氰基丙烯酸酯细胞毒性生物力学
一种用于靶向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制备的高效培养皿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培养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靶向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制备的高效培养皿,包括培养皿,培养皿的表面密封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的内部设有连接槽,密封盖的内部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内部卡接有定位板,培养皿的内...
段莉王大平徐晓李兴福熊建义欧阳侃
文献传递
基于多模态磁共振的软骨损伤程度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模态磁共振的软骨损伤程度评估方法,S1:准备15只健康成年小型公羊,S2:对3组公羊进行分别造模,S3:多模态磁共振软骨成像,S4:记录数值,S5:组织分析,S6:数据分析;本发明可通过A、B、C三组公...
段莉王大平徐晓李兴福熊建义欧阳侃黄江鸿邓志钦蒯声政
文献传递
冻结肩病理改变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激动剂治疗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背景:冻结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目前病因不明,治疗效果欠佳。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肩关节囊纤维化及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的影响,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大鼠冻结肩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冻结肩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TGF-β1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异常纤维化,PPAR-γ激动剂三萜类化合物(CDDO-IM)作为治疗药物,检测细胞增殖、迁移情况及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表达情况。向SD大鼠的肩关节腔注射TGF-β1过表达的腺病毒构建大鼠冻结肩模型。2周后,其中一半大鼠用罗格列酮灌胃饲养2周,作为罗格列酮治疗组。检测大鼠肩关节活动度,利用ELISA检测关节腔炎症因子,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肩关节囊组织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细胞实验中,TGF-β1组的增殖率为83.6%,TGF-β1+CDDO-IM组增殖率为19.3%(P<0.01);TGF-β1组的迁移率为84.9%,TGF-β1+CDDO-IM组迁移率为44.1%(P<0.05);TGF-β1能够诱导HSF增殖、迁移及异常纤维化。动物实验成功构建了TGF-β1诱导的大鼠冻结肩模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罗格列酮能够抑制大鼠冻结肩的炎症形成,减少基质蛋白生成,重塑纤维组织结构。结论:冻结肩的病理改变主要是纤维细胞异常增生,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结构紊乱,而PPAR-γ激动剂可以缓解大鼠冻结肩关节僵硬,减弱炎症反应,抑制异常纤维化。
陈锦富朱天飞常崇斐耿倚云熊建义王大平王大平朱伟民
关键词:冻结肩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罗格列酮
一种具有防倾倒结构的自由组合式离心管架子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倾倒结构的自由组合式离心管架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电动机,底座上方周围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设有支撑板,所述电动机连接转动轴,支撑板上方周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连接固定架,固定架内壁下方开有滑...
王大平段莉徐晓李兴福熊建义欧阳侃朱飞燕刘威黄江鸿邓志钦蒯声政
文献传递
一种透明软骨细胞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软骨细胞的制备方法,相对于现有的采用药物诱导的方法,该制备方法以含有TGF-β1的软骨细胞上清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为透明软骨细胞,有效地克服了间充质干细胞向纤维软骨细胞分化的现象,制得的透明软骨细胞...
段莉王大平李兴福梁宇杰刘启颂陈洁琳王大明刘威熊建义朱伟民
文献传递
大鼠股骨缺损模型中BBP增强BMP-2的骨诱导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验证在大鼠节段性骨缺损模型中BBP对于rhBMP-2骨诱导作用的影响。[方法]70只缺损分别分成7组,每组不同剂量的rhBMP-2+/_1 000μg BBP,4、8周后分别摄片,动物8周后处死,股骨样本分别手工评估,采用uCT测量骨容积,随后分别采用组织学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高剂量(10μg)rhBMP-2组术后8周可见骨愈合,骨缺损处骨的完全覆盖和桥接,但低剂量(5μg和2μg)rhBMP-2组术后8周骨愈合欠佳。与单独应用rhBMP-2相比,使用低剂量的rhBMP-2复合一定量的BBP可以取得更满意的骨形成量。BBP增强rhBMP-2的骨形成活性发生于4~8周时,而在术后早期并无明显作用。单纯应用BBP仅可见骨缺损处局部钙化,未见骨愈合。[结论]BBP能显著增强rhBMP-2的骨形成活性,这种增强作用需要一定时间来产生效果;其活性发生于术后4~8周时,在术后早期并无明显作用。而且BBP本身并没有骨诱导潜力,仅仅能增强rhBMP-2的骨形成活性。BBP起到缓释作用,与rhBMP-2紧密结合后,让rhBMP-2缓慢而持久的释放。
费志强熊建义刘志勇黄江鸿王大平沈慧勇黄德民梁加利
关键词:BMP-2股骨缺损骨愈合
体外软骨细胞的培养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外软骨细胞的培养方法,包括:获取软骨细胞样本;将软骨细胞样本进行原代培养;将原代培养所得的软骨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并在待传代培养至软骨细胞汇合度达到70~80%时,更换新鲜培养基并加入莱菔硫烷(SFN)对...
陈洁琳王大平段莉朱伟民黄江鸿陈磊熊建义
文献传递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修复兔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Nano-HA/PLLA)修复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取第3代将其与Nano-HA/PLLA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tissue engineering cartilage,TEC)。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股骨内髁关节面造一直径4.5 mm、深度5 mm的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成3组,即实验组、支架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予复合细胞的Nano-HA/PLLA、Nano-HA/PLLA及空白填充。术后12、24周取材行大体标本、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及Wakitani组织学评分。结果实验组显示缺损有骨软骨组织形成,软骨下骨基本达到生理整合,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显示有大量细胞外基质形成;支架组及对照组显示出有限的再生重建。以上三组12周Wakitani组织学评分分别为5.5±1.401,9.3±1.304和10.2±1.052,24周时为2.2±0.837,7.4±1.144和8.2±1.225,两个时间点实验组均优于支架组及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24周时优于12周(P<0.05)。结论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孔Nano-HA/PLLA能提高成年兔膝关节承重部的骨软骨缺损的修复。
刘志勇陈磊费志强李瑛黄江鸿熊建义王大平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骨髓祖代细胞软骨仿生材料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