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艳萍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贫血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检测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肝炎
  • 1篇心磷脂抗体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铁
  • 1篇血清铁蛋白
  • 1篇血清铁蛋白检...
  • 1篇血栓
  • 1篇血栓病
  • 1篇血栓性
  • 1篇血栓性疾病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血液
  • 1篇亚群

机构

  • 7篇山西医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牛艳萍
  • 3篇权守则
  • 2篇李殿青
  • 1篇朱庆义
  • 1篇葛晓静
  • 1篇张伟华
  • 1篇梁淑卿
  • 1篇刘桂芬
  • 1篇周良楣

传媒

  • 4篇山西医药杂志
  • 3篇山西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1993
  • 3篇1991
  • 2篇199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栓性疾病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
1991年
以酶免法检测32例血栓病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ACA)。ACA阳性率为40.6%,ACA-IgG28.1%,ACA-IgM 12.5%。结果提示ACA是一种敏感的标志物,可做为血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指标之一。
贺抗王富梅牛艳萍
关键词:血栓病抗心磷脂抗体
146例ITP临床分析和治疗方法的探讨被引量:3
1993年
146例ITP临床分析和治疗方法的探讨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30001)权守则,牛艳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占所有出血性疾病的70%[1]。我院1976~1989年共收治146例,现将其主要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46例,男67例,女79例,男:女=0.85:1。年龄10岁以下58例占46.5%,ll~20岁34例占23.2%,儿童和青年共占69.7%,30岁以上28例占18.5%。年龄最小的10个月,最大的65岁。职业:婴幼儿和儿童37例,学生27例共占48.82%,工人18例占12.33%,农民18例占12.33%,干部8例占5.44%,其它2例占1.3%。发病后10天之内就诊者37例,30天之内就诊者29例,两者多为急性发病;两个月就诊者11例,半年就诊者14例,1年就诊者14倒,2年以上就诊者28例。春秋两季发病104例,占71.2%,发病前有上感或肺炎、扁桃体炎等感染者87例,占50.9%。二、临床表现:见附表。三、骨髓像:共做141例,5例病人及家属拒绝骨穿,计增生活跃70例占48.15%,明显活跃67例占47.5%。
权守则牛艳萍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性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液及骨髓中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1993年
我们采用 OKT 系列抗人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了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患者外周血及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点。在30例患者中25例外周血 OKT_4细胞减少,OKT_8细胞增加,OKT_4/OKT_6减低,其中21例 OKT_4/OKT_8倒置。25例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 OKT_4/OKT_8低于正常对照组。结果表明,部分再障病人存在免疫异常,而且再障的发病机制是复杂的。测定再障患者骨髓中 OKT_4/OKT_8不如外周血意义大。
张伟华贺抗李殿青权守则牛艳萍樊润梅郭辉葛晓静
关键词:贫血淋巴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诊断及防治
1990年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是白血病细胞浸润脑膜、脑实质、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CNS)而引起的常见并发症,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为提高CNSL的早期诊断率并及早防治。回顾分析了我院从1965~1989年诊治的72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发病情况:从1965年~1989年我院住院病人中经血象、骨髓象与组化染色确诊为白血病患者共423例,发生CNSL72例(见表1)。72例中,男31例,女41例,年龄2~64岁。CNSL主要依据1978年全国白血病会议拟定的CNSL诊断标准。
李殿青和希彭祝翠牛艳萍
关键词: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铁蛋白检测
1990年
血清铁蛋白(SF)含量是衡量体内缺铁及铁负荷过多的有效指标。测定SF不仅可了解体内铁储备情况。还可反映肝脏受损的程度。为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SF水平,我们对109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及5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进行了血清铁蛋白检测。
賀抗牛艳萍梁淑卿周良楣朱庆义刘桂芬
关键词:乙型肝炎铁蛋白血清
516例感染性贫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1年
通过对2508例贫血患者的病例分析,报道506例感染性贫血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情况。感染贫的发生率占同期住院总人数的5.29%(516/9756),占同期各类贫血的20.57%(516/2508)。多发生于中青年且以轻度贫血为主。慢性感染是主要病因,其中结核病占首位占42.44%,肝胆系统感染次之占20.5%。骨髓象呈增生性贫血,细胞内外铁增加。血清铁蛋白浓度明显增高。
贺抗牛艳萍张佩金佑才
关键词:贫血感染性
贫血原因待诊最后确诊为溶贫41例分析
1991年
贫血原因待诊临床上经常遇见,而最后确诊为溶贫的是贫血原因待查的一部分,我院28年来以贫血待诊或其他疾病入院最后确诊为溶贫的41例,通过分析认为主要是缺乏对溶贫的足够认识。溶贫是指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溶解破坏加速所引起的一大类贫血,需作特殊检查方可确诊的一组疾病。
权守则牛艳萍
关键词:贫血溶血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