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兴梅

作品数:13 被引量:532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植被
  • 3篇植被覆盖
  • 3篇石羊河流域
  • 3篇时空变化特征
  • 3篇气温
  • 3篇小波
  • 3篇小波分析
  • 3篇流域
  • 3篇河流域
  • 3篇NDVI
  • 2篇植被指数
  • 2篇气候
  • 2篇周期
  • 2篇极端降水
  • 2篇降水
  • 1篇动因
  • 1篇游客
  • 1篇游客感知
  • 1篇植被覆盖变化
  • 1篇植被覆盖度

机构

  • 13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气象局兰...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作者

  • 13篇王兴梅
  • 12篇张勃
  • 8篇戴声佩
  • 8篇王亚敏
  • 7篇李丹
  • 5篇王海军
  • 4篇郭玲霞
  • 3篇马中华
  • 3篇张凯
  • 3篇康淑媛
  • 1篇杨明金
  • 1篇郭玉刚
  • 1篇张亚宁
  • 1篇王鹏
  • 1篇赵传燕
  • 1篇张调风
  • 1篇贺晋云
  • 1篇张明军
  • 1篇靳晓华
  • 1篇张建香

传媒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经济地理
  • 1篇中国沙漠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2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羊河流域近50年最高最低气温变化分析被引量:18
2010年
选取石羊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气象站近50 a的年、月最高最低气温观测数据,对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及年最高最低气温序列进行直线拟合,分析了年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并对最高最低气温时间序列进行了小波分析和突变分析,分析了时间序列变化的周期性和突变性。结果表明:近50 a来石羊河流域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在所有的季节都是增高的,最低气温的增温趋势明显高于最高气温,且冬季最高最低气温增温最强,年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增温趋势和变化幅度明显,升温率分别为0.53℃/10 a和0.199℃/10 a;最高气温以25 a,20 a周期为主周期,最低气温具有一致性,年和季节都以25 a周期为显著,春季和冬季的最高最低气温主周期都是25 a,夏季的最高最低气温主周期都是20 a;年最高气温没有检测到显著的突变性,而年最低气温在1984年发生了突变,春季和冬季的最高气温分别在2003年和1986年发生突变,春季和夏季的最低气温都在2001年发生突变,秋季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冬季最低气温的突变都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
王兴梅张勃王海军康淑媛杨明金李丹张凯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小波分析
甘肃省黄土高原区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特征被引量:29
2011年
借助ArcGIS和Matlab数据软件平台,运用复值Morlet小波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甘肃省黄土高原区夏季极端降水的频数和强度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近半个世纪以来,该区极端降水事件发生的频数和强度在6、7月周期较长,8月周期较短:即6、7月极端降水事件发生的主周期是11-12 a,8月是4-5 a的周期。②从空间尺度来看,该区夏季极端降水带移动由西向东表现为:大致以庄浪、秦安、天水一线为界,6月频数和强度大值区在这一线以西海拔相对高的山区,而7—8月在这一线以东地区,尤其是陇东地区的东南部。③总体趋势是6月极端降水频数和强度明显呈上升趋势;7月极端降水频数和强度呈下降趋势;8月极端降水频数呈下降趋势,强度呈微弱上升趋势。
王兴梅张勃戴声佩张凯马中华王亚敏
关键词:极端降水小波分析黄土高原
1959年至2008年石羊河流域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6
2011年
利用石羊河流域气象站点1959年-2008年的逐日、逐月、逐年的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应用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kendall法分析研究区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复值Morlet小波法分析研究区日照时数的周期变化,并在ArcGIS环境下分析了研究区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①近50a来流域年日照时数呈现不明显的增加趋势,变化趋势(β)值为1.78;四季日照时数均为增加趋势,其中以春季增加为主;②日照时数变化存在25a的主振荡周期和58a左右13a左右的次振荡周期;③日照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北部城区日照时间长,南部山区日照时间短,中部走廊平原的日照等值线大概和纬线平行;④暗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区日照时数的变化,气溶胶、降水量、排放物等的变化以及地形因素的影响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流域日照时数发生变化。
康淑媛张勃郭玉刚郭玲霞王兴梅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日照时数周期
中国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子分析被引量:47
2010年
利用GIMMS/NDVI数据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1982-2006年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近25 a来,中国西北地区年均植被NDVI增速为0.5%/10 a,并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青海的中东部等地区植被NDVI显著增加;青海南部地区、陕西和宁夏交界地区、甘肃的部分地区以及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吐鲁番、塔里木河、托里等地区植被NDVI下降。从不同植被类型来看:林地、草地和耕地的年均NDVI都在提高。研究表明:中国西北地区植被NDVI变化是各种自然和人为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植被(林地等)变化更大程度上反映了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而人工植被(耕地等)变化更多体现的是人类活动的作用。不同高程、坡度、坡向上的植被NDVI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当海拔超过4 000 m时,植被NDVI增加趋势很小;坡度低于25°的坡地植被NDVI增加主要是由于近年来的植被建设;阳坡植被变化比阴坡活跃,植被改善趋势较强。植被NDVI与气温、降水的年际变化整体上都呈弱的正相关,温度上升使蒸发量增大,促进了土壤的干化,不利于植被生长,并且灌溉农业区的河水灌溉会降低农业植被NDVI和降水的相关程度。农业生产水平和植被生态建设等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植被NDVI增加起重要作用。
戴声佩张勃王海军王亚敏郭玲霞王兴梅李丹
关键词:植被覆盖气候因子
近50a甘肃省夏季日极端降水频数与强度变化特征被引量:23
2012年
基于甘肃省近50 a夏季日降水量数据,借助ArcGIS 9.2和Matlab 7.0数据软件平台,运用复值Morlet小波分析及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甘肃省夏季日极端降水频数和强度的周期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极端降水频数主要存在19 a和8 a周期,极端降水强度主要存在11 a和19 a周期;②夏季极端降水量与夏季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在东南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③极端降水频数呈减少趋势,而极端降水强度呈增加趋势。
马中华张勃王兴梅邹悦张亚宁
关键词:极端降水频数小波分析突变检验
兰州市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被引量:46
2010年
构建旅游景区游客感知满意度理论模型,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测量等同性检验及均值模型检验,对兰州市白塔山、五泉山、兴隆山三个旅游景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游客对资源、服务、价值的感知与满意度显著相关,满意度对忠诚度有积极影响;②模型具有跨样本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和跨组比较的可行性;③与白塔山相比,五泉山具有相对的资源和服务优势,兴隆山具有相对的资源优势,而在服务和感知价值方面处于劣势地位。文章的游客满意度结构方程均值模型,同时考虑并处理了多个因变量,找到了影响该景区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发现了该景区目前存在的不足,对三个景区不同结构因子进行直接对比,发现了每个景区的相对优势和劣势,可为景区今后发展具提供了参考。
郭玲霞张勃王亚敏戴声佩王兴梅李丹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游客感知满意度
石羊河流域极端干旱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2
2011年
本文借助ArcGIS 9.2和Matlab 7.0数据软件平台,运用复值Morlet小波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石羊河流域极端干旱事件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石羊河流域的平均湿润指数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其湿润指数与年均降水和海拔高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在0.01置信水平),而与年均蒸发具有显著负相关性(在0.05置信水平)。②在时间尺度上来说,极端干旱事件的频数具有19a、9a、6a、4a、15a的周期,可能是受南亚高压的准3年周期的影响;在空间尺度上来说,极端干旱事件频数与湿润指数的空间分布大体相似,略有不同是两者的最小值不同:即地表湿润指数最小值在民勤,而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数最小值在武威。7-9月份发生极端干旱频数占年极端干旱总频数的60.62%。③年极端干旱总频数和7-9月份极端干旱总频数都呈略微上升趋势,且年极端干旱频数的线性倾向率较大,即将达到0.3/10a。通过Pettitt突变检验法对年极端干旱总频数和7-9月份极端干旱总频数进行检测,结果检验到突变点分别为2000年和1983年(在0.01置信水平)。
王兴梅张勃张凯张调风戴声佩王亚敏李丹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湿润指数
中国北方近57年气温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58
2009年
通过分析中国北方近57年来气温时空变化特征,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理论,对中国北方气温变化进行定量化分析,阐述其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57年来中国北方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升温趋势最快的是东北地区(0.25℃/10a),最慢的是西北东区(0.12℃/10a)。各区年均、1月、7月气温的增温趋势呈非对称性,年均气温的升高主要得益于1月气温的贡献,7月各区升温趋势普遍较慢;中国北方年均气温变化存在突变现象,东北区是在1994年(a=0.05),华北区是在1997年(a=0.05),西北西和西北东分别为在1996年和1997年(a=0.05);年均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东北区分别以21a、6a、11a为第一、第二、第三主周期,华北区气温周期为22a,西北西区周期为12a,西北东区第一、第二、第三主周期分别为15a、8a、5.5a;中国北方各区气温变化一致性较强,都呈现上升趋势,但各区之间相关关系存在差异,东北和华北年均气温相关系数达到0.79(a=0.01),1月东北区和西北西区相关系数为0.19,7月东北区和西北东区的相关系数为0.26,未达到显著水平。
王海军张勃赵传燕靳晓华王兴梅戴声佩王亚敏康淑媛刘艳艳李丹
关键词:气温突变周期
地磁Ap指数与太阳黑子数的交叉小波分析及R/S分析被引量:26
2011年
利用1932~2009年间的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资料,用交叉小波方法和R/S方法分析了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①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在高频段上显著带的形状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具有显著和稳定的8.02~11.35 a的振荡周期;在低频部分,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4~6月的周期变化不连续,仅在部分年份通过了95%的红噪声检验。②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在8.02~11.35 a的频段上具有显著的共振周期,且在此频段上地磁Ap指数落后太阳黑子数1.5 a左右稳定的相位变化。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在低频部分存在4~6月共振周期,但二者的位相关系不稳定。③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分别为0.79和0.81,表明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都是持续的时间序列,且未来的变化将持续过去的变化趋势,具有长期记忆性和混沌特征。
王亚敏张勃郭玲霞戴声佩王兴梅
关键词:太阳黑子数交叉小波R/S分析
近30年甘肃省气温时空变异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基于ArcGIS Analyst平台,采用协同克里格(CoKriging)插值方法,对1979—2008年甘肃省旬平均气温进行了空间插值,得到1km×1km各旬的平均气温表面数据。第36旬气温插值结果的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标准差、标准化平均误差和均方根标准差的平均分别为-0.00046,1.998,1.809,0.0035和1.087℃。利用插值计算结果和气象站观测数据,分析了旬、月和年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空间上东南部地区的气温变异较小,其他地区的变异较大;时间上第23-24旬、第24-26旬、第25-27旬、第33-35旬和第34-36旬的平均气温呈平稳下降趋势,第4-6旬、第5-7旬、第6-8旬、第7-9旬和第8-10旬的平均气温呈平稳上升趋势,7月气温呈不显著下降趋势,3,5和10月的平均气温略呈上升趋势。1979—2008年甘肃省的年平均气温为8.05℃,3年滑动平均最低气温(1983—1985年)为7.13℃,最高气温(2005—2007年)为8.82℃,气温上升趋势较为明显。
马中华张勃张建香王兴梅
关键词:气温ARCGI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