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卫新

作品数:18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文学
  • 3篇小说
  • 3篇疾病
  • 2篇语用学
  • 2篇语用学解读
  • 2篇租界
  • 2篇牧师
  • 2篇可怜
  • 2篇公共租界
  • 2篇《上海孤儿》
  • 1篇毒品
  • 1篇心灵
  • 1篇信用
  • 1篇信用经济
  • 1篇学科
  • 1篇鸦片
  • 1篇鸦片贸易
  • 1篇遗忘
  • 1篇银行
  • 1篇隐喻

机构

  • 14篇上海对外经贸...
  • 3篇浙江外国语学...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作者

  • 18篇王卫新
  • 2篇朱静怡

传媒

  • 4篇浙江外国语学...
  • 3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英美文学研究...
  • 1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外语研究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复旦外国语言...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语言教育
  • 1篇外文研究
  • 1篇外国语文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教区纪事》中的苏格兰乡村共同体
2020年
苏格兰作家约翰·高尔特的《教区纪事》用年鉴的方式,记录了巴尔惠德尔牧师所供职的苏格兰西部小镇的变迁史。小说集中展现了1760年至1810年间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给苏格兰西部小镇带来的沧桑巨变:制造业兴起、地域限制被打破;青年参战与家庭破碎;资产阶级民主意识觉醒、封建王权衰落。《教区纪事》的关注点不是个人,而是沧桑巨变中的苏格兰共同体,而牧师则成为这个苏格兰共同体的核心。牧师通过辛勤的布道,将苏格兰小镇的人心凝聚在一起,带着苏格兰乡村共同体经历以上种种历史变迁。《教区纪事》展现了文学家在历史变迁时期的“共同体冲动”,饱含着对工业革命之前的乡村共同体的怀念与想象。
王卫新蔡娜娜
关键词:牧师
“公平服务”与公平贸易:《红酋罗伯》中的自由贸易书写
2017年
本文结合1707年英苏联合至1815年间的历史语境,对司各特《红酋罗伯》中苏格兰草根费尔塞维斯的"自由贸易者"形象进行阐释。本文认为,在英格兰派往苏格兰的收税官帮助联合政府以英格兰税收模式在苏格兰征收名目繁多的税种这一历史语境中,费尔塞维斯的非法贸易被美化成公平贸易或者自由贸易,被视作一种对于古老的苏格兰的自由的"忠诚",它表达了苏格兰民众对自由市场的渴望,费尔塞维斯的英文名Fairservice(公平服务)也因此代表了当时苏格兰人心目中的公平贸易。
王卫新
机器、疾病与后人文主义——格雷《拉纳克》中的“人形自动机”解读被引量:1
2016年
在赛博格方兴未艾之时,苏格兰作家阿拉斯代尔·格雷就以超乎寻常的文学想象虚构了现代都市中的"人形自动机"形象。在其代表作《拉纳克》(1981)中,艺术家邓肯·索尔的灵魂(即拉纳克)来到没有阳光、没有温暖的安森克,他患上一种叫作"龙皮"的顽疾,而他的女友芮玛则沦为一个经典的"人形自动机"。芮玛、会说话的电梯、鸟类飞机、机器人警察,把人类带入了机器横行的现代世界。和龙皮一样,人形自动机是现代都市的顽疾,是只有爱和温暖才能治愈的病症。格雷笔下的安森克是现代格拉斯哥的缩影,而邓肯·索尔对艺术和人文精神矢志不渝的追求,则代表着人类对后人文主义的抵制。
王卫新
关键词:疾病
苏格兰的神话:伊恩·麦克莱伦小说中的乡村共同体被引量:1
2022年
共同体是苏格兰小说的中心主题,而真正如诗如画地书写了苏格兰共同体的是菜园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伊恩·麦克莱伦。小说《在美丽的野蔷薇丛旁》(1894)和《旧日好时光》(1895)建构了一种以可塑之才和平等主义教育为轴心、以牧师兼教师为核心、强调共同体中个体“良心”的理想化的苏格兰共同体。共同体和乡村之间存在一种绑定的关系。可塑之才和平等主义教育是苏格兰民族的文化资本,是维多利亚时代苏格兰性的重要标志。
王卫新
“苏格兰用毒品来守护心灵”——评欧文·韦尔什的《猜火车》被引量:2
2013年
韦尔什的小说《猜火车》(1993)书写的不是英国青少年猜火车的游戏,而是一群吸毒青年“选择生活”的经历.作为吸毒者的术语,“猜火车”是指瘾君子们在斑驳得像铁路一样的血管中寻找注射毒品之处.以瑞顿、变态男等为代表的吸毒青年精神空虚,把毒品当成心灵的守护.然而,这种心灵的守护并不能守护心灵,毒品和性欲、暴力相连,只能引发自我的毁灭.《猜火车》用其毒品隐喻,颠覆了斯摩莱特所开创的“理想化的苏格兰”传统,把爱丁堡书写成当代苏格兰人的瘫痪之家.
王卫新
关键词:毒品
石黑一雄《上海孤儿》中的家园政治
2018年
陈小慰将石黑一雄的《当我们是孤儿时》(When We Were Orphans,2000)译作《上海孤儿》,还将书中出现的Cathay Hotel(华懋饭店)、Bubbling Well Street(静安寺路)等一系列旧上海的称谓进行了还原和注解。但是,中译本中误将International Settlement(公共租界,或称'英美租界')译作'外国租界',这个误译很值得文学研究者去思考。熟悉上海历史的人都知道。
王卫新
关键词:公共租界
暴力的“礼貌原则”——福尔斯《可怜的Koko》的文学语用学解读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从文学语用学的视角,对福尔斯《可怜的Koko》中的窃贼和作家所奉行的礼貌原则进行分析。作家是一个"具有面子需求的理性人",他的礼貌原则是为了在对峙状态下保全面子,免受窃贼的暴力伤害,而窃贼的礼貌原则超越了面子威胁行为的局限,演变为控制他人行动并粉饰暴力的工具。此外,作家(也是叙述者)在其自省式的第一人称叙述中也应用了窃贼式的礼貌原则,对小说中白人的、非身体的暴力进行了粉饰,取得了一种礼貌地控制读者的特殊效果。
王卫新
关键词:文学语用学礼貌面子威胁行为暴力
说者现在与故事现在——福尔斯《丹尼尔·马丁》的文学语用学解读被引量:2
2013年
福尔斯《丹尼尔·马丁》中不断变化的时态,因"最终破坏而不是肯定了个人生活的模式和连贯性"而被视作败笔。但是,如果从文学语用学的视角观察,小说的时态变化、尤其是说者现在以及故事现在的应用,则成为小说人际意义的支点。通过说者现在以及故事现在的交织,《丹尼尔·马丁》成功地实现了人物在精神上的过去与现在之间的穿梭,并与传主的双重自我以及"向前.向后"的心路历程遥相呼应。
王卫新朱静怡
关键词:人际意义
遗忘的“祝福”——福尔斯《尾数》中的失忆症解读
2013年
失忆症是福尔斯小说《尾数》的一条主线,作家迈尔斯·格林不仅以失忆症状态进入小说,而且以失忆症病人的身份出现在小说结尾。《尾数》中失忆症的功能是使得小说写作过程透明化,并借此赋予小说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最大化的自由。写作过程的透明化为读者窥探作者大脑所幻化成的“病室”提供了便利,女性人物的自由为作家格林临时摆脱创作阻塞的困扰铺平了道路。缪斯女神的护理为作家提供了理想的避难所,对于饱受创作阻塞之苦的作家而言,失忆症不失为一种“祝福”。
王卫新
从海岛看世界——乔治·麦凯·布朗小说中的家园政治
2011年
除了短暂的求学岁月,乔治·麦凯·布朗一生与奥克尼岛相伴,海岛的意象及历史成为他小说创作的丰富源泉。由于布朗的小说题材仅限于奥克尼岛的生活、历史和传说,他的作品常常被贴上狭隘主义的标签。其实,布朗的小说并不狭隘。对他而言,没有什么地方比奥克尼岛更中心,在奥克尼岛上他可以全面地观察生活,在历史的海洋中穿越,在传说和幻梦中成长。奥克尼岛展现了布朗小说的家园政治,它建构了作家"心灵的风景",把私人的家园升华为和民族、国家紧密相连的文化空间。
王卫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