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原

作品数:38 被引量:26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生物学
  • 30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2篇化石
  • 11篇两栖
  • 9篇早白垩世
  • 9篇两栖类
  • 9篇白垩世
  • 8篇生物群
  • 8篇热河生物群
  • 7篇中生代
  • 6篇地层
  • 6篇有尾两栖类
  • 5篇脊椎动物
  • 4篇义县组
  • 4篇无尾
  • 4篇系统发育
  • 4篇恐龙
  • 3篇英文
  • 3篇有尾类
  • 3篇早始新世
  • 3篇始新世
  • 3篇热河群

机构

  • 38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伦敦大学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辽宁省文物考...
  • 1篇长春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捷克科学院

作者

  • 38篇王原
  • 9篇徐星
  • 6篇汪筱林
  • 6篇王元青
  • 5篇张福成
  • 5篇周忠和
  • 4篇张江永
  • 4篇金帆
  • 3篇顾罡
  • 2篇唐治路
  • 2篇胡耀明
  • 2篇王景文
  • 2篇郭建崴
  • 2篇高克勤
  • 1篇黄迪颖
  • 1篇李传夔
  • 1篇李淳
  • 1篇金海月
  • 1篇贺怀宇
  • 1篇张桂林

传媒

  • 8篇古脊椎动物学...
  • 6篇科学通报
  • 2篇化石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知识就是力量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科学
  • 1篇生命世界
  • 1篇科普创作评论
  • 1篇第八届中国古...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首届全国地质...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洲最早的盘舌蟾类化石被引量:13
1999年
根据一保存完好的骨架 ,描述了辽宁西部上侏罗统 /下白垩统义县组一新的无尾两栖类 :三燕丽蟾 (新属、新种 )Callobatrachussanyanensisgen .etsp .nov .,并把它归入盘舌蟾科 .这是中国第 1件盘舌蟾类化石及亚洲盘舌蟾类最早的化石记录 ,也是世界上仅有的第 2种产自中生界的具完整骨架的盘舌蟾类 .盘舌蟾科被普遍认为是一原始的无尾类类群 ,亚洲虽有现生代表 ,却始终无确定的化石记录 .辽西的新发现将该类群在亚洲的时间分布提前了至少 1亿 2千万年 ,并对这一原始无尾类类群的解剖学以及历史分布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研究材料 .
王原高克勤
关键词:盘舌蟾科无尾目晚侏罗世化石两栖纲
记河北围场早白垩世一新的有尾两栖类
有尾超目(Caudata)是滑体两栖亚纲一重要类群包括冠群有尾目(Urodela)和原始的基群化石种类。中生代有尾类介于古生代的坚头类向现生有尾类演化的中间环节,对研究现生类群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但有尾类早期演化的研究困...
张桂林王原
文献传递
中国中生代有尾两栖类及其地层学意义初探
中国中生代有尾两栖类最早由杨钟健(1979)报道,但其文仅在命名河北滦平的一种新的足迹化石时,提及"第二层中还产一有尾类化石",而没有对其进行任何特征描述和属种命名。当时将化石的产出层位定为上侏罗统大北沟组,但大北沟组的...
王原董丽萍
关键词:有尾类地层学中生代
文献传递
热河生物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6
2019年
热河生物群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早白垩世陆相生物群,其核心分布区位于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和内蒙古东南部.这一生物群的研究历史超过150年,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一系列重要化石才被发现,包括带羽毛恐龙、早期鸟类、早期哺乳动物、访花昆虫以及早期被子植物等.这些发现对于了解现代地球生态系统中主要生物类群的起源(如鸟类和被子植物)和早期演化(如哺乳动物、访花和外寄生昆虫),了解现代陆地生态系统的孕育和产生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文章对热河生物群的发现、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徐星周忠和王原王敏
关键词:热河生物群早白垩世
湖北丹江口早始新世梳趾鼠类一新属及伴生哺乳动物化石
2000年
描述了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县镇一始新世化石点的3种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梳趾鼠类一新属种:林氏汉南鼠(新属、新种)Hannanomys lini gen. et sp. nov.。根据林氏汉南鼠与其他梳趾鼠类性状对比及该地点动物群组合特点推测其时代为早始新世晚期,与产于玉皇顶组中段的王家营大尖地方动物群的时代相当。该化石点是李官桥盆地中汉江南岸早始新世化石地点的首次发现,它的认定对在此地区寻找古新统/始新统界线有重要意义。
郭建崴王原杨学安
关键词:早始新世梳趾鼠类哺乳动物化石
义县组同位素年代新证据及土城子组^(40)Ar/^(39)Ar年龄测定被引量:83
2001年
重新采集了中国辽宁北票地区四合屯和恒道子义县组下部的火山灰样品以及下伏土城子组上部的火山灰样品,分别对样品中的透长石和黑云母单晶进行了40Ar/39Ar全熔融分析和阶段加热分析,结果显示:四合屯和恒道子的义县组与四家子的土城子组3组透长石单晶样品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25.0±0.18(1SD)±0.04(SE)),(125.0±0.19(1SD)±0.04(SE))和(139.4±0.19(1SD)±0.05(SE))Ma,都显示义县组(还包括土城子组上部)时代为早白垩世;3组黑云母单晶样品的阶段加热分析和等时线对比作图都显示Ar体系受到了明显的干扰,含有被捕获的过剩Ar成分,反映其年龄比义县组的实际年龄偏老.四合屯和恒道子透长石40Ar/39Ar全熔融年龄和四合屯相同地点锆石U-Pb年龄(125 Ma)的吻合进一步证明,四合屯火山灰样品没有受到后期热事件的扰动,义县组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期.土城子组的时代可能不早于晚保罗世,至少其上部可归于早白垩世.
C.C.SwisherⅢ汪筱林周忠和王元青金帆张江永徐星张福成王原
关键词:^40AR/^39AR年龄义县组土城子组湖相沉积
记山东曲阜中始新世晚期─雷兽新属种被引量:1
1997年
描述了产自山东曲阜黄庄动物群-雷兽新材料:周氏曲阜雷兽(新属、新种)Qufutitanzhouigen.etspnov。该材料是山东省内首次确定的需兽属种报道,它与Metatelmatherium属相似但较之进步,是已知后沼雷兽亚科(Metatelmatheriinae)在沙拉木仑期的唯一代表,与中国沙拉木仑期特有的鼻雷兽属(Rhinotitan)差别较大。
王原王景文
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化石层的地层关系与时代讨论被引量:19
2005年
近年来详细的野外区域地质调查发现, 道虎沟化石层的分布并非仅仅局限在道虎沟村附近, 还断续出露于相邻其他几个地区. 道虎沟化石层角度不整合在复杂的基底地层之上, 岩石地层层序由三部分组成, 其中下部为夹红色页岩沉积, 这一地层曾经被误认为是下伏土城子组. 野外大规模化石发掘显示, 道虎沟层的化石主要富集在上部地层的湖相页岩中; 由于后期强烈的构造改造, 地层在多处发生褶皱倒转. 新发现的地层接触界线清楚地证明, 一直被认为是'上覆'地层的髫髻山组中酸性火山熔岩(同位素年龄159~164 Ma)实际上为其下伏地层, 道虎沟化石层的时代不可能早于这一年龄, 也不可能是中侏罗世'九龙山组'. 目前的化石发现和研究显示, 叶肢介和昆虫组合所反映的时代要早于脊椎动物化石所代表的时代, 如辽西螈、热河翼龙和带羽毛的手盗龙类等与义县组同一类群的分子非常相似. 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可靠的热河生物群鱼类化石, 但是这一地层的脊椎动物化石组合更接近于早白垩世热河群. 道虎沟层与热河群无论从沉积地层特征、火山活动和脊椎动物群面貌都很相似, 属于相同的火山-沉积旋回, 化石动物群可能代表了热河生物群最早的记录.
汪筱林周忠和贺怀宇金帆王元青张江永王原徐星张福成
关键词:义县组地层层序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化石层
远古的繁盛:辽西热河生物群
1999年
近年来,辽宁西部的热河生物群化石的发现在世界上引起了人们的巨大关注。中国学者的杰出工作得到了世界各国古生物学家的赞誉,《自然》周刊、《科学》周刊等世界著名学术刊物纷纷报道了中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辽西热河生物群到底包含哪些门类的化石?它们的研究意义何在?有什么重要的研究价值?
徐星王原
关键词:热河生物群化石古生物
湖北早始新世奇蹄类的新发现(Danjiangia pingi)及其系统发育的初步分析
王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