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娟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东北主要非褶菌和木生伞菌培养特性及分类研究
- 该文对东北林区分布的33种非褶菌、20种木生伞菌、1种木耳菌,共54种木材腐朽菌进行了组织分离培养特性的分类鉴定研究.以便在未见子实体时,可根据从腐朽材分离培养出菌丝的纯培养特性,鉴定腐朽菌的种类.研究证明根据细胞外氧化...
- 王志娟
- 关键词:木材腐朽菌
- 10种平伏形木材腐朽菌的培养特性被引量:2
- 2008年
- 为了掌握10种平伏形木材腐朽菌菌落的详细宏观特征和菌丝体的微观特征,用常规方法研究了它们的培养特性。这10种木腐菌是二色胶孔菌、胶射脉菌、污泥展齿革菌、蓝特朗伏革菌、异形骨架菌、沟状劳氏革菌、串珠盘革菌、厚白盘革菌、轮纹韧革菌和血痕韧革菌,分别隶属于多孔菌目的皱孔菌科、展齿革菌科、多孔菌科和红菇目的木齿菌科、韧革菌科。它们的培养物在培养基上分别产生与子实体颜色相似的菌落;5种白腐菌产生漆酶;7种产生节状分隔的薄壁菌丝,3种产生简单分隔的薄壁菌丝,7种分化出厚壁、无隔的纤维菌丝,串珠盘革菌和厚白盘革菌产生念珠状菌丝。不同的种类在培养中菌丝分化形成的其他微结构还有囊状体、表皮细胞、厚垣孢子、分生孢子和晶体等。
- 池玉杰王志娟
- 关键词:木材腐朽菌
- 两类木蹄层孔菌在酶蛋白水平上的遗传分化被引量:5
- 2000年
- 木蹄层孔菌(Fjomes fomentarius)在中国东北和日本存在子实体形态不同、寄主范围明显有别的两个类型:小型和大型。用多位点分析方法研究了两者间的遗传分化状况。从两类41个菌株的4种酶系统中检测出9个基因位点,其中8个位点上的绝大多数酶谱型都不为两者所共有,显示两个类型间的基因交流已极少发生。根据酶谱型频率得出两者间的遗传距离D=0.965,属于典型的种间遗传分化。上述酶基因分化证据结合子实体形态的显著差异,提示两类木蹄层孔菌是各自独立的种。两个类型的群体在遗传多样性参数上无显著差异,可能暗示两者在起源演化上的同步性。酯酶系统有2个位点上的酶谱为不同类型所特有且稳定而清晰,可作为分子标记用于两类木蹄层孔菌的无子实体鉴定。
- 程东升山口岳广王志娟潘学仁
- 关键词:遗传分化
- 10种木生伞菌的培养特性
- 2001年
- 将10种木生命菌的纯菌种接种于PDA培养基上.在25℃恒温下培养6周。观察其培养特性。通过对菌落细胞外氧化酶的检测反应、菌丝类型及其分化、锁状联合的分布、菌丝和菌落颜色、产胞情况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多孔菌培养特性的研究方法基本上适用于木生伞菌培养特性的研究。
- 王志娟周传艳潘学仁
- 刺革菌科10种主要木材腐朽菌的培养特性被引量:4
- 2001年
- 通过对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得菌种 ,并将其接种于 PDA平板培养基上 ,2 5℃恒温培养。根据菌落细胞外氧化酶检测反应、菌丝类型及分化、产孢情况、菌丝及菌落颜色、刚毛及表皮细胞的有无等培养特性 ,对刺革菌科 10种主要木材腐朽菌培养特性及鉴定分类系统进行了研究。
- 王志娟潘学仁周传艳熊华
- 两种主要多孔菌种内及种间同工酶变异
- 该文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来自中国东北地区和日本各地的大、小木蹄层孔菌及火木层孔菌进行了同工酶的电泳检测和遗传分析.分别对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过氧化物酶(PER)、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四种...
- 王志娟
- 关键词:多孔菌电泳技术同工酶
- 8种引起木材腐朽的伞菌的培养特性被引量:2
- 2004年
- 描述了8种 引起木材腐朽的伞菌的培养特性,它们隶属于口蘑科和球盖菇科,在林地中多生长在腐木上(为木材腐朽的次要原因或处于木材腐朽演替的后期阶段),这8种菌是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洁丽香菇Lentinus lepideus、粘小奥德蘑 Oudemansiella mucida、止血扇菇Panellus stypticus、铃形干脐菇Xeromphalina campanella、簇生黄韧伞Naematoloma fasciculare、滑菇 Pholiota nameko和尖鳞伞Pholiota squarrosoides。
- 池玉杰王志娟
- 关键词:腐朽伞菌木材滑菇真姬菇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