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成虎

作品数:21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新生儿
  • 5篇婴儿
  • 4篇综合征
  • 4篇窘迫综合征
  • 4篇呼吸窘迫
  • 4篇呼吸窘迫综合...
  • 3篇胆红素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红素
  • 2篇胆红素血症
  • 2篇新生儿低血糖
  • 2篇新生儿急性
  • 2篇血症
  • 2篇早产
  • 2篇治疗新生儿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气胸
  • 2篇足月

机构

  • 21篇山西省儿童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五中...

作者

  • 21篇王成虎
  • 16篇张新华
  • 9篇刘克战
  • 6篇赵媛
  • 4篇关函洲
  • 4篇李海霞
  • 2篇郭艳莉
  • 2篇樊迎朝
  • 2篇吴凡
  • 2篇张宏
  • 2篇李海
  • 2篇翟颖如
  • 2篇王秋平
  • 2篇杨光
  • 1篇杨光
  • 1篇常杏红
  • 1篇孙志惠
  • 1篇许春丽
  • 1篇丁子俊
  • 1篇程艳丽

传媒

  • 4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中华新生儿科...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西职工医学...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伴严重感染一例
2014年
患儿女,15d,因持续低血糖伴间断抽搐14d于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40+2周,经阴道分娩;否认羊水早破、宫内窘迫、生后窒息史,出生体质量3 100g,10h开奶,吃奶好。生后36h出现面色及四肢末梢青紫,哭声弱,当地医院经检查考虑新生儿低血糖症;持续输注葡萄糖治疗,期间患儿多次出现抽搐,治疗第5天加用氢化可的松,但患儿抽搐无明显缓解,且多次测微量血糖均低于正常,为求进一步诊治14d后转入我院。
刘克战张新华王成虎薛琴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症高胰岛素血症宫内窘迫二氮嗪胰腺Β细胞
血清PCT、sTREM-1及NT-proBNP检测在新生儿脓毒症诊断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新生儿脓毒症诊断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脓毒症患儿(观察组)根据NCIS评分分为非危重组43例,危重组26例和极危重组11例,另选取80例感染非脓毒症患儿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儿血清PCT、sTREM-1及NT-proBNP水平,分析PCT、sTREM-1及NT-proBNP对新生儿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PCT、sTREM-1及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脓毒症患儿血清PCT、sTREM-1及NT-proBNP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PCT、sTREM-1及NT-proBNP水平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PCT、sTREM-1及NT-proBNP诊断新生儿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8、0.821、0.803,其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0.0%、75.0%、60.0%,特异度为92.5%、76.2%、82.5%。结论血清PCT、sTREM-1及NTproBNP水平检测对新生儿脓毒症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孙志惠王成虎
关键词:脓毒症新生儿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N末端脑钠肽前体
新生儿李斯特菌感染九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李斯特菌感染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9例新生儿李斯特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分析其临床特点. 结果 9例患儿中,早发型8例(均为早产儿),晚发型l例(足月儿).早发型8例均为生后短期发病,其中6例母亲产前有发热史;5例母亲宫颈分泌物或血培养有李斯特菌;5例羊水粪染,其中2例描述有羊水恶臭;4例患儿生后有窒息史;8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异常,6例血小板计数降低;8例患儿血培养可见李斯特菌;2例脑脊液培养有李斯特菌.8例患儿发病到确诊时间平均为3.6d,其中5例生后短期内死亡.晚发型1例患儿根据脑脊液检查结果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复查脑脊液培养明确为李斯特菌感染,共给予青霉素治疗3周,治愈出院. 结论 新生儿李斯特菌感染早发型为主,多为早产儿,发病凶险,病死率高,母亲多有感染史.加强孕产期保健与饮食宣教、早期诊断、及早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张新华王成虎郭艳莉丁子俊李海霞
关键词:李斯特菌病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给药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PS)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常规用药, 为减少或避免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研究人员不断优化原给药技术, 探索新给药方式。本文对有创、微创及无创给药技术展开综述, 分析不同给药技术临床应用中的优点及局限性, 以促进PS给药技术的合理使用。
王成虎张新华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婴儿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给药技术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重症NRDS患儿经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失败后,改用HFOV,比较其在治疗前后呼吸机参数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30例重症NRDS患儿经CMV治疗失败,改用HFOV后,19例病情明显改善,11例治疗失败,成功率为63.3%;19例患儿采用HFOV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主要呼吸机参数及血气指标结果:Fi02(0h:0.87±0.09vs3h:0.67±0.10、6h:0.54±0.08、12h:0.44±0.08)、MAP[0h:(14.47±1.17)mbarvs3h:(13.79±1.03)mbar、6h:(13.26±1.05)mbar、12h:(12.37±0.83)mbar]、f[0h:(7.26±0.56)HzVS3h:(7.89±0.57)Hz、6h:(8.42±0.51)Hz、12h:(9.26±0.45)Hz]、PaCO2[0h:(9.69±0.86)kPavs3h:(6.00±0.55)kPa、6h:(5.62±1.03)kPa、12h:(5.47±0.55)kPa]下降,pH(0h:7.21±0.06vs3h:7.35±0.07、6h:7.39±0.07、12h:7.40±0.06)、PaO2[0h:(5.46±0.82)kPavs3h:(7.92±1.13)kPa、6h:(9.25±0.99)kPa、12h:(9.20±0.96)kPa]上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NRDS患儿经常CMV治疗失败后,改用HFOV治疗,部分患儿仍可获得显著疗效。
王成虎翟颖如曹移民许春丽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和足月儿气胸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和足月儿气胸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医院新生儿和NICU病房住院的新生儿13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将新生儿气胸患儿139例分为早产儿组51例,足月儿组88例。两组气胸诱因比较,宫内窘迫,足月儿组发生例数明显多于早产儿组;出生后单纯气囊正压通气窒息复苏和气胸前有正压辅助通气(气囊正压通气、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病史,早产儿组发生例数明显多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因比较:呼吸窘迫综合症(RDS),早产儿发生例数明显多于足月儿组;吸入综合征、足月儿发生例数明显多于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和足月儿比较,早产儿组肺表面活性剂(PS)较足月儿组使用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胸处置手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气胸可能与肺部发育不成熟和肺炎有关,足月儿气胸可能与肺炎及肺部吸入有关;早产儿避免正压通气,足月儿预防宫内窘迫,可一定程度减少新生儿气胸的发生。
王成虎赵媛李海霞张新华刘克战
关键词:气胸诱因病因婴儿
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7
2018年
单纯疱疹病毒(HSV)属DNA病毒,分2个亚型,即:HSV.1和HSV.2,前者主要引起口腔和咽部感染;后者主要侵犯生殖道,2个亚型的感染相互独立。新生儿HSV感染并不常见,约占新生儿的0.2%0~0.5‰,美国发病率为1/3200,
赵媛刘克战王成虎杨光李海霞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新生儿文献复习HSV感染DNA病毒咽部感染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体会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32例符合换血标准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双倍换血疗法。换血前、后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气分析、凝血系列、血培养检查。结果 32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换血前(394.8±113.4)μmol/L、换血后(224.6±72.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亦明显下降;血清钾、血红蛋白、血清钙无明显变化;个别患儿在换血过程出现心力衰竭、心率增快、休克、抽搐等表现。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可靠,但需注意换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王成虎郭艳莉张新华刘克战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交换输血
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病例11例临床分析
张新华刘克战王成虎吴凡关函洲
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为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57例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的咽下综合征、胃扭转且无黄疸的2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日龄7d内均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左侧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并化验血总胆红素水平.记录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胆红素水平与脑血流参数的关系,比较不同程度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5-7天的血清总胆红素、PSV、ED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第3天的R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5-7天的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3天、治疗第5-7天的血清总胆红素、PSV、EDV均明显低于治疗前,RI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3天的血清总胆红素、PSV均明显高于治疗第5-7天,RI明显低于治疗第5-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3天的EDV与治疗第5-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转归,急性胆红素脑病患儿PSV、EDV显著下降,RI显著上升.所有患儿在治疗5-7d后各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重度组的胆红素峰值、EDV、PSV显著高于轻度、中度组,而RI则显著低于中度、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的胆红素峰值、EDV、PSV显著高于轻度组,而RI则显著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因素分析显示,血胆红素水平与PSV、EDV呈正相关,与RI�
关函洲张新华王成虎王秋平樊迎朝郭健
关键词:婴儿血流动力学核黄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