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智先

作品数:49 被引量:389H指数:13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慢性
  • 13篇心力衰竭
  • 13篇衰竭
  • 13篇慢性心力衰竭
  • 9篇中医
  • 8篇辨证
  • 7篇中药
  • 6篇心病
  • 6篇冠心病
  • 5篇血压
  • 5篇证论治
  • 5篇高血压
  • 5篇辨证论治
  • 5篇病证
  • 5篇病证结合
  • 4篇心衰
  • 4篇医经
  • 4篇中医药
  • 4篇名医
  • 4篇名医经验

机构

  • 48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威海市中医院

作者

  • 48篇王智先
  • 43篇杜武勋
  • 27篇丛紫东
  • 20篇罗庆盛
  • 19篇张少强
  • 18篇朱明丹
  • 18篇林圆圆
  • 13篇许艳伶
  • 8篇刘岩
  • 8篇孙非非
  • 7篇郑玲玲
  • 7篇魏聪聪
  • 7篇张婓
  • 6篇张斐
  • 5篇鞠静
  • 4篇刘长玉
  • 4篇曹旭焱
  • 4篇袁宏伟
  • 4篇张美玉
  • 3篇张红霞

传媒

  • 8篇中医杂志
  • 8篇辽宁中医杂志
  • 7篇湖南中医杂志
  • 5篇四川中医
  • 3篇河南中医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云南中医中药...
  • 2篇天津中医药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西部中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8篇2013
  • 2篇2012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代动力学模式下复方中药时效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开展中药复方时效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复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方剂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以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效果,对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及标准化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复方时效关系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理清复方中药药效作用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减弱时间—消失时间",并加以文献数据挖掘整理,进一步揭示中药复方药物配伍的科学内涵、规律及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并为确定中药复方的合理给药方案,以及时效关系规律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完善中医药的"病—证—方—量—时—效"的理论体系,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复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提供理论支持。
王智先张少强杜武勋许艳伶张婓林圆圆丛紫东罗庆盛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复方中药时效关系
基于真武汤探讨佐使药在复方中的配伍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由于心脏长期负荷过重、心肌受损及收缩力减弱、导致的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一种严重且多发的临床综合征,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最终的死亡原因。少阴病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在临床指征上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真武汤是中医药治疗是少阴阳虚型水肿代表方,本文就其组成为切入点,意在探讨佐使药在中药复方配伍中药物作用的具体靶点以及药效物质基础,旨在理清佐使药在复方中的特异性作用,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王智先杜武勋
关键词:真武汤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9
2013年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指征上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是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模式下,在整体调节人体脏腑阴阳的基础上,临证时只要辨证准确且方证相应,不仅可以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Hcy)的浓度,提高缺血性卒中的治疗率、控制率、甚至增加治愈率,而且在减少复发率、减少终点事件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优势。
令丽梅王智先王玲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药干预
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方案的思考被引量:2
2019年
随着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现行管理模式的弊端日渐明显,基于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管理理念的转变,结合我国慢性疾病防治中长期规划,提出以政府卫生部门为主导,以医疗单位为依托,以基层社区为平台,以患者家庭及自身管理为根本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张少强杜武勋魏聪聪张红霞曹旭焱朱明丹林杨王智先丛紫东李晓凤张茜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一体化
基于“承制和合”理论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因机治要——于志强学术思想辨析被引量:6
2018年
全国名老中医于志强教授深受"承制和合"思想之影响,在遣方用药中,遵《黄帝内经》"谨和阴阳,以平为期"之要旨,善于针对不同疾病综合运用调和阴阳、调畅气血、表里分消、补泻同用、寒热并用、升降互用等治则,谨守和合思想,以期和合之境。
孙非非孙非非王智先杜武勋刘岩刘长玉
关键词:心力衰竭
基于气化论探讨冠心病热痰瘀结证病机及诊治
2016年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主要病理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阻塞,引起心肌缺血,出现胸闷、憋气、心绞痛等临床症状。中医学中虽无"冠心病"之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发现其论述散见于历代医书中的"胸痹"、"心痛"等篇章。冠心病热痰瘀结证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气化不利,津液不归正化而生成痰、饮、水、湿、浊、瘀、毒,热与痰瘀互结而形成,临床治疗旨在调理机体阴阳平衡,恢复机体气化功能,标本兼治,扶正同时活血化痰,清热解毒。
靳冬慧杜武勋王智先阚振棣张美玉庄园鞠静
关键词:冠心病
慢病治疗下的复方中药汤剂剂型发展探讨被引量:6
2015年
复方中药是以中药药性理论为基础,遵循"君臣佐使""药物七情"及"升降浮沉"等规律配伍而成。复方中药针对证或病的多个病理环节或靶点发挥药效作用,达到整体调节的目的,是一种多因素、多变量、多层面、多效应的复杂网络体系。汤剂是中医治疗疾病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是复方中药最主要的表达形式和最终的商品形式,虽有加减灵活、有效成分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方便辨证施治诸优点,但常因煎煮方法不善,费力耗时,加上煎煮时间、火候不可控,口感苦涩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一直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医疗保健对汤剂的需求。推进汤药改革,既保持传统汤剂优点又改进其缺点,为临床提供高效、低毒、便捷、口感适宜的剂型是业界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蒋璐杜武勋王智先郑玲玲佟颖林圆圆丛紫东罗庆盛
关键词:慢性病剂型
慢性心力衰竭本虚标实证分类方案在病证结合模式中的优势被引量:2
2016年
由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具有迁延难愈、证候复杂多变的特点,决定了中药及其复方对CHF治疗应该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才能体现其多途径、多靶点的综合优势。但目前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类型及其演变规律尚缺乏统一的认识,疗效无法得到认可,优势无法得以体现,严重制约了中医药在临床中的推广和对本病防治的公信力。基于以上认识,将慢性心力衰竭分为加重期和缓解期两期,加重期以标实证分类,寒热分治;缓解期以本虚证分类,在阴阳、气血辨证的基础上,依脏腑(三焦辨证)进行系统论治。
庄园杜武勋张美玉靳冬慧鞠静阚振棣丛紫东孙非非王智先
关键词:本虚标实证病证结合
基于水气满中探讨慢性心衰缓解期辨证论治被引量:4
2013年
气虚血瘀水停是慢性心力衰竭(CHF)的重要病机,气—血—水之间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水液代谢障碍轴,中焦脾胃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气化是世界事物存在和运动的一种普遍形式,是生命活动的本质。若无气化,气将永远处于混沌状态,万物亦不复存在。水液的输布、蒸腾、排泄都是在气化的参与下完成,并通过脏腑为载体,以三焦为通道,环流周身,营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脾功能的正常发挥,有效地防止水在体内的积聚。
王智先杜武勋许艳伶张婓林圆圆丛紫东罗庆盛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期
复方中药时效关系和“效应拐点”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文章就复方中药时效关系的研究做了总结,复方中药时效关系研究应包括:"用药起点,用药的拐点、用药的终点",并提出了慢性病复方中药治疗"效应拐点"的概念。临床只有"病证结合","方证相应","药证相符","用量恰当","药时到位",才能体现出效。重视复方中药时效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在慢性病的治疗中如何研究探讨慢性病治疗的效应拐点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杜武勋张少强朱明丹张斐许艳伶魏聪聪丛紫东林圆圆王智先罗庆盛
关键词:复方中药慢性病时效关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