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军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篇地震
  • 3篇震源
  • 3篇震源参数
  • 3篇震源过程
  • 2篇地震矩
  • 2篇地震矩张量
  • 2篇遗传算法
  • 2篇台湾海峡
  • 2篇矩张量
  • 2篇P波
  • 1篇当量
  • 1篇遗传算法反演
  • 1篇数字化
  • 1篇台湾海峡7....
  • 1篇频带
  • 1篇全波
  • 1篇宽频
  • 1篇宽频带
  • 1篇核爆
  • 1篇反演

机构

  • 5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5篇王海军
  • 4篇林邦慧
  • 1篇李大鹏

传媒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华南地震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用3°-90°P波数字化资料及区域宽频带数字化全波资料分别研究1994年台湾海峡地震的震源过程
王海军
关键词:地震矩张量震源参数
用遗传算法反演1994年台湾海峡地震的震源过程及其相关研究被引量:6
1998年
将遗传算法应用于地震矩张量解的反演问题.采用数字化台网P波波形资料及台湾台网P波初动方向资料,研究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及其邻近地区(北纬21°~26°,东经115°~120°)ML≥5.8共5个地震的矩张量解及震源参数.在5个地震中,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自1918年南澳7.3级地震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结果表明:这次7.3级地震的矩张量解以双力偶成分为主,是断层面接近NW走向的正断层.断层面的走向与大震前地震的条带分布走向及余震分布显示的破裂图象较相像.震源机制的张应力轴接近水平,近NE走向;压应力轴几乎垂直,近NWW走向.似乎表明,这次地震是受菲律宾板块向欧亚板块北西向挤压的力源控制.但从P轴接近竖直而T轴接近水平看,这是一次强烈拉张性的正断层.其它4个强震震源机制解与7.3级大震相互差别较大.这些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复杂性表明了海峡地震序列发展过程是比较复杂的.
王海军林邦慧陈诗安林奕山
关键词:地震矩张量震源参数遗传算法反演
用CDSN的Lg波资料判别东哈萨克斯坦核爆并估计当量的研究
<正>Lg 波是短周期导波,主要由 S 波在地壳波导中多次反射形成的。天然地震的 Lg 波一般是从源直接辐射的 S 波和从 P 波和面波转换的 S 波,限制在地壳波导中多次反射传播形成的。而爆炸源没有从源直接辐射的 S ...
林邦慧李大鹏王海军
文献传递
用数字化的P波资料研究台湾海峡地震震源过程
本文采用数字化台网 P 波波形资料,研究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 M 7.3大震及其邻近地区 (北纬21°~26°,东经115°~120°范围内)1990年以来 M≥5.8共5个地震的矩张量解及震源参数,结果见表1...
王海军林邦慧
文献传递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震源过程的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采用数字化台网P波波形资料及台湾台网P波初动方向资料,研究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及邻近地区(北纬21~26°,东经115~120°)ML≥58级共5次地震的矩张量解及震源参数。结果表明,这次73级地震的矩张量解以双力偶成分为主,是断层面接近NW走向的正断层。断层面的走向与大震前地震的条带分布走向及余震分布显示的破裂图象较相象,震源机制的张应力轴接近水平,近NE走向;压应力轴几乎垂直,近NWW走向,似乎表明这次地震是受菲律海板块向欧亚板块北西向挤压的力源控制。从P轴接近竖直而T轴接近水平来看,发震断层为强烈拉张性正断层,可能还同时存在垂直向上的应力作用。其它4个强震的震源机制解与73级大震的差别较大。这些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复杂性,表明台湾海峡地震序列的发展过程比较复杂。
林邦慧林奕山陈诗安王海军
关键词:震源参数遗传算法台湾海峡地震震源过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