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灵秀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旋流
  • 2篇政治
  • 2篇政治权力
  • 2篇治权
  • 2篇权力
  • 2篇聚甲基丙烯酸
  • 2篇聚甲基丙烯酸...
  • 2篇技术权力
  • 2篇甲基
  • 2篇甲基丙烯
  • 2篇甲基丙烯酸
  • 2篇甲基丙烯酸甲...
  • 2篇丙烯
  • 2篇丙烯酸
  • 2篇丙烯酸甲酯
  • 1篇性能分析
  • 1篇生物力学
  • 1篇生物力学分析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分析

机构

  • 10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王灵秀
  • 6篇张仁元
  • 6篇李石栋
  • 5篇陈观生
  • 2篇张亘瑷
  • 2篇陈建庭
  • 2篇刘国建
  • 2篇邓轩赓
  • 1篇毛凌波

传媒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探求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定向灌注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背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可靠性取决于骨-螺钉界面把持力的维持。目的:分析定向灌注椎弓根螺钉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试验,于2007-12在南方医科大学脊柱外科实验室和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①标本取自6具新鲜成人尸体,由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实验室提供,T12~L5共36个椎体,随机选取30个椎体进行试验。②自行设计的定向灌注椎弓根螺钉由螺钉、螺母、定向灌注钉芯3个部分组成。③天津合成材料研究所生产的注射用Ⅲ型丙烯酸树脂骨水泥。标本试验机上固定标本使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材料厂甲基丙烯酸甲酯粉和单体。④MTS858 Bionix材料试验机,拔出速率选用5.0mm/min。方法:对照组10个椎体一侧椎弓根放置直径6.5mm的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另一侧放置实心螺钉,行最大轴向拔出力试验。修复组10个椎体行拔松螺钉后分别向空心和实心螺钉道注入甲基丙烯酸甲酯3~5mL,拧入螺钉,行最大轴向拔出力试验。强化组10个椎体置入空心侧孔螺钉和实心螺钉,用直径3.5mm的钻头分别导孔,注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拧入螺钉,再行最大轴向拔出力试验。10个空心侧孔螺钉和10个实心螺钉分别做剪切试验。主要观察指标:①最大轴向拔出力。②强化或修复后有无骨水泥渗漏。③最大剪切力。结果:①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对照组拔出力为(798.24±139.86)N,修复组为(1476.21±223.09)N,强化组为(1741.33±317.79)N:实心螺钉对照组拔出力为(904.37±212.03)N,修复组为(1828.42±239.68)N,强化组为(1783.37±250.49)N。对照组与修复组和强化组差别显著(P=0.000),强化组和修复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30)。②定向灌注螺钉通过中空部分注入甲基丙烯
张亘瑷陈建庭王灵秀邓轩赓
关键词:骨螺丝生物力学甲基丙烯酸甲酯类
颈椎椎间盘角和椎间盘-关节突角的X线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为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提供放射解剖学参数值。方法:志愿者43人,其中男性24人(22~43岁,平均年龄31.04岁),女性19例(23~39岁,平均年龄30.16岁)。测量中立位颈椎侧位片C3~C7椎间盘-关节突角,C2-3、C3-4、C4-5、C5-6、C6-7椎间盘角,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C3~C7椎间盘-关节突角分别为128.70°±0.71°,127.36°±0.21°,130.43°±0.87°,124.78°±0.39°,115.82°±0.52°。C2-3、C3-4、C4-5、C5-6、C6-7椎间盘角分别为9.44°±2.23°,8.48°±2.03°,7.15°±2.27°,6.42°±1.90°,3.86°±1.71°。结论:椎间盘-关节突角和椎间盘角是颈椎的重要解剖学参数,本文的X线解剖参数可指导临床更精确地置入假体,有利于术后疗效评估和远期随访观察的量化和标准化。
张亘瑷陈建庭王灵秀邓轩赓
关键词:人工椎间盘关节成形术X线解剖
太阳能热发电用Al-Si合金的传热性能试验被引量:6
2009年
以水作为传热介质,对Al-Si合金相变储能装置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储能元件高0.4 m,宽0.1m,长0.28 m,换热面积0.175 84 m2.通过ADAM4018和ADAM4520模块及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实验得出Al-Si合金释热过程的温度和进出口水的温差分布,指出传热装置的热效率最高可达80%以上;Al-Si相变储能材料与水传热的热流密度在40 min内从126 kW/m2到10 kW/m2之间变化.
李石栋张仁元毛凌波王灵秀
关键词:太阳能热发电传热相变AL-SI合金热效率
被动式旋流微混合器的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设计和制作一种被动式旋流混合器,为药品分析和生物制剂提供新选择。方法:从层流扩散混合机理出发,设计利用流体自身旋转提高混合效益的被动式旋流微混合器。提出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旋流式微混合器的一种简易制作方法,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在超纯水环境中紧固方法实现微混合器基片和盖板之间封合的可行性。结果:采用体试显微镜和表面轮廓仪对制作的旋流式微混合器形貌、混合腔深度及加工表面粗糙度进行了表征。结论:在一定尺度范围内随混合腔深度的增加,混合器混合性能得到改善,微混合器可以作为生物制剂和药品分析的新选择。
王灵秀张仁元陈观生李石栋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论技术权力与政治权力的关联性被引量:1
2006年
权力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将其引入到社会科学的多种领域,就成为人们分析该领域内事物相互作用的普遍性工具。技术权力与政治权力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即两者的本质目的是一致的,两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并相互转化。政治权力具有显著的续惯性与继承性,在很长时期之内都表现为强者恒强;与之相较,技术权力的续惯性与继承性较弱;但技术权力具有能动性与活跃性。技术权力与政治权力有序合理的作用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路径。
王灵秀刘国建
关键词:技术权力政治权力综合国力
旋流式微混合器的制作及性能分析
2008年
从层流扩散混合机理出发,设计了一种利用流体自身旋转提高混合效益的被动式旋流微混合器.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材料,从理论上分析了在超纯水环境中利用螺丝紧固方法实现微混合器基片和盖板之间封合的可行性,并采用SEM对其密封状况进行表征.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混合腔深度对混合器混合性能的影响,得出在一定尺度范围内随混合腔深度的增加,混合器混合性能得到改善的结论.
王灵秀张仁元陈观生李石栋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微螺旋混合器的混合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没有专门扰流装置的被动式微螺旋混合器.并介绍混合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分析,得出混合质量分数与灰度的关系.建立数学和物理模型,通过通用商业CF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
李石栋张仁元陈观生王灵秀
关键词:数值模拟灰度
旋流式微混合器混合特性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以三层聚甲基丙稀酸甲脂材料黏合制作一种双通道旋流式微混合器。实验探讨了相同直径不同深度的微混合器中,不同进口流速下0.05%罗丹明B溶液和去离子水两流体的混合特性。利用带高分辨数字摄像机的体视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混合过程,Image J软件进行混合图像处理,分析流体从进口到出口沿半径方向上浓度变化趋势,比较各类情况下的混合效益。结果表明,随着进口速率和混合腔深度的增加,混合效益得到提高,混合腔内的旋转绕流有利于增加流体间的界面,缩减流层厚度,改进混合质量。
王灵秀张仁元陈观生李石栋
关键词:旋流
论技术权力和政治权力的共在与互动被引量:2
2008年
权力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们分析当代相关领域活动的重要对象。技术权力与政治权力的共在与互动,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座架"。政治权力具有显著的序惯性与继承性,在很长时期之内都表现为强者恒强;与之相较,技术权力的序惯性较弱,但技术权力具能动性与活跃性。技术权力与政治权力有序合理的互动是增强综合国力、促进我国和平崛起的重要路径。
刘国建王灵秀
关键词:技术权力政治权力
T型微混合器混合特性的浓度分布评价法被引量:2
2008年
提出一种微混合器混合性能的评价方法。在样品盒中注入不同浓度罗丹明B溶液并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捕获图像,通过ImageJ软件读取图像灰度值,建立不同深度下溶液的浓度-灰度值函数关系,运用此关系式将T型微混合器3种不同深度(0.1、0.2和0.4mm,质量浓度0.05%的罗丹明B溶液和去离子水作为配对流体)混合实验中捕获的图像中各像素点上的灰度值转换为浓度值,绘制浓度等高线图及浓度频数分布图,分析各自混合情况,最后引入浓度混合指数概念及计算公式,分析3种深度混合器内不同截面上的混合程度。此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微尺度下混合腔深度对微混合的影响程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王灵秀张仁元陈观生李石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