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燕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沥青
  • 3篇隧道
  • 3篇阻燃沥青
  • 3篇路用
  • 3篇路用性能
  • 3篇混合料
  • 2篇阻燃
  • 2篇阻燃性
  • 2篇阻燃性能
  • 2篇沥青混合
  • 2篇沥青混合料
  • 1篇弹模
  • 1篇氧指数
  • 1篇遗传算法
  • 1篇抑烟
  • 1篇抑烟性
  • 1篇抑烟性能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水泥

机构

  • 8篇重庆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王燕
  • 2篇彭丹
  • 2篇李胜强
  • 2篇吴国雄
  • 1篇樊统江
  • 1篇丁静声
  • 1篇李拔
  • 1篇郑建明
  • 1篇吴进良
  • 1篇李光颖
  • 1篇王卫花
  • 1篇赵磊
  • 1篇张大可
  • 1篇韩春云
  • 1篇黄芳

传媒

  • 1篇交通科技与经...
  • 1篇交通标准化
  • 1篇石油沥青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模糊神经网络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挖方边坡稳定性是公路建设和使用的重要问题.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与发展,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较多,这就需要有一个既简便又可靠的分析方法,综合的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边坡稳定性作出正确的判断.该研...
王燕
关键词:模糊逻辑人工神经网络挖方边坡边坡稳定性
文献传递
车板耦合作用对水泥砼路面开裂的影响研究
吴国雄吴进良丁静声王卫花王燕李拔郑建明韩春云
水泥混凝土路面因能充分利用地方材料、施工工艺较简单、使用年限长,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各种原因,断板、开裂等病害现象十分严重,引起了学术界、工程界的关注。因此,从分析理论、设计方法、施工质量、使用环...
关键词:
关键词:水泥路面开裂破坏
隧道用阻燃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随着沥青路面在隧道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隧道沥青路面的防火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关注。沥青是可燃材料,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隧道中的运用存在火灾隐患。研究阻燃沥青混凝土,使沥青混凝土阻燃性能满足隧道应用的条件具有积极的...
王燕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氧指数抑烟性能路用性能隧道火灾
文献传递
高速公路特殊路段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等方法研究了SEAM沥青、特立尼达湖沥青、法国PR PLAST.S抗车辙剂三种材料分别改性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改性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和车辙动稳定度较普通沥青混合料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车辙最大变形量也明显减小,其中法国PR PLAST.S抗车辙剂对提高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更为显著。因此建议在炎热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优先选用抗车辙剂。
李胜强樊统江李光颖王燕
关键词:特立尼达湖沥青抗车辙剂高温性能
隧道用阻燃沥青的试验研究
2009年
基质沥青中加入阻燃剂后会提高沥青的阻燃性能,同时也会影响沥青的路用性能,针对AC-16密级配混合料以及三种阻燃剂对沥青的阻燃性能及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提出隧道用阻燃沥青的设计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阻燃性能和路用性能进行选择,对于隧道路面阻燃沥青的选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燕李胜强彭丹
关键词:阻燃沥青阻燃性能路用性能
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预测及配送路径优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冷链物流的大力支持,冷链物流行业整体向规范化发展以及消费者对于产品需求的要求越来越高,冷链物流需求市场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投入到冷链物流建设中,推动了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但由于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较晚...
王燕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遗传算法精英策略
隧道阻燃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试验
2009年
在长隧道沥青路面表面层铺装过程中,应用阻燃剂来提高基质沥青的阻燃性能,从而达到隧道路面阻燃的效果。文中主要应用AC-16密集配,选用两种阻燃剂(海川和路安特)对阻燃沥青混合料进行最佳油石比、理论密度和氧指数以及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提出在进行隧道阻燃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必须参照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以及阻燃剂的阻燃性能综合比选。
彭丹赵磊王燕
关键词:阻燃沥青配合比试验路用性能阻燃性能
半柔性路面复合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通过对基体混合料设计空隙率25%的复合材料进行室内试验得到相应的抗压回弹模量,并与实体路面工程实测弯沉反算得到的抗压回弹模量进行比较,提出了确定复合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的改进方法,由此计算出基体混合料空隙率分别为20%和30%对应的复合材料回弹模量,并确定了相应的取值范围,最后通过回归得到复合材料回弹模量与基体混合料空隙率之间的关系式,由此可确定任意空隙率的复合材料回弹模量,为半柔性复合路面设计提供了重要参数。
黄芳吴国雄王燕张大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