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玎

作品数:17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耐药
  • 3篇带教
  • 3篇生物被膜
  • 3篇细胞
  • 3篇克雷伯菌
  • 3篇肺炎克雷伯
  • 3篇肺炎克雷伯菌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实习生
  • 2篇实习生带教
  • 2篇免疫
  • 2篇耐药机制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型
  • 2篇标志物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机构

  • 17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博奥赛斯(天...

作者

  • 17篇王玎
  • 9篇陈维贤
  • 5篇李兴禄
  • 4篇聂红
  • 4篇赵清
  • 4篇李朴
  • 3篇麦力
  • 3篇胡琴
  • 2篇黄长武
  • 2篇史静
  • 2篇段亮
  • 1篇许桂平
  • 1篇陈世知
  • 1篇侯懿烜
  • 1篇武丽芳
  • 1篇谢文跃
  • 1篇李月
  • 1篇孙滨
  • 1篇娄茜
  • 1篇唐波

传媒

  • 4篇检验医学与临...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肿瘤
  • 1篇重庆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免疫检验实习生带教工作体会被引量:3
2012年
医学检验本科生的临床实习是学校教学的延伸,是理论到实践的必经之路[1]。临床免疫检验实习是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实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就本科室在临床免疫检验实习带教中的一些体会进行总结,报道如下。1重视岗前培训学生到科室以后,由组长先对其介绍本科室的规章制度、
王玎陈维贤
关键词:临床免疫检验实习生带教
磷酸化Y盒结合蛋白1的抗体制备及其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合并肺转移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制备Y盒结合蛋白1磷酸化抗体(pAb/YB-1S102);探讨腹水中磷酸化YB-1(pYB-1)作为标志物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合并肺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并化学合成102位丝氨酸磷酸化YB-1多肽,耦联载体蛋白后免疫家兔;protein A亲和层析法纯化抗血清pAb/YB-1S102,并验证其特异性。收集109例患者腹水并富集腹水中pYB-1,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HCC)36例,HCC合并肺转移44例,肝硬化29例l采用Westemblot定性检测腹水中pYB-1,并对定性结果进行回归判别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与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制备的pAb/YB-1渤观效价≥1:1×106,且纯度较高。Westernblot结果证实pAb/YB-1S102能特异性识别内源性pYB-1S102。肝硬化患者腹水中未检出pYB-1S102,HCC合并肺转移患者腹水pYB-1勖02阳性率(77.3%)显著高于HCC(30.6%,X2=11.69,P〈0.01);回归分析与ROC曲线结果表明pYB-1乳衄辅助诊断HCC合并肺转移的灵敏度为77.3%,符合率为73.8%(X2=17.56,P〈0.01)。结论成功制备可识别内源性pYB-1的抗体pAb/YB-1S102通过定性检测腹水pYB-1,可鉴别诊断HCC合并肺转移。
聂红史静王玎麦力赵清胡琴陈维贤李朴
关键词:腹水
CSF-DKK1作为标志物在神经母细胞瘤诊断与治疗监测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定量检测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探讨其作为诊断NB及疗效评估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实验组48例:NB患者经CT、骨髓检查确诊,年龄5个月至11岁,包括男性25例,女性23例;Evans分期:Ⅰ期5例,Ⅱ期20例,Ⅲ期15例,Ⅳ期8例。对照组50例:神经系统良性肿瘤25例,年龄5个月至65岁,包括男性13例,女性12例;化脓性脑膜炎10例,年龄5个月至6岁,包括男性4例,女性6例;脑外伤15例,年龄2~45岁,包括男性10例,女性5例。NB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化疗结束后3 d及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后3 d采集CSF样本各1次。ELISA法定量检测CSF中DKK1水平并做ROC曲线分析,对NB患者治疗后(化疗及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CSF-DKK1水平进行随访检测。结果与对照组[(57.0±13.7)pg/mL]相比,NB患者CSF-DKK1水平显著增高[(88.7±22.9)pg/mL,P<0.01];ROC曲线分析表明,CSF-DKK1诊断NB(Cut-off=65.0 pg/mL)的灵敏度为83%,特异性为76%。与治疗前相比,化疗缓解组[n=35,(48.5±9.7)pg/mL]及化疗联合手术组[n=15,(46.4±7.8)pg/mL]的CSF-DKK1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而化疗无效组的CSF-DKK1水平无明显变化[n=13,(89.1±25.7)pg/mL,P>0.05]。结论 NB患者脑脊液中DKK1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NB筛查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标志物。
娄茜陈维贤史静李月王玎张鹏辉李朴
关键词:DKK1神经母细胞瘤脑脊液
抗中性粒细胞细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血清IgG4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抗中性粒细胞细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G4(IgG4)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的85例AAV患者血清(AAV组),其中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阳性AAV(MPO-AAV亚型)患者65例,抗蛋白酶3(PR3)抗体阳性AAV(PR3-AAV亚型)患者20例;收集同期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的35名健康体检者血清(对照组),进行IgG4、IgG、抗MPO抗体、抗PR3抗体检测,比较AAV组、对照组、MPO-AAV亚型、PR3-AAV亚型研究对象IgG4水平和IgG4/IgG比值,并分析IgG4水平与抗MPO抗体水平、抗PR3抗体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AV组患者IgG4水平、IgG4/IgG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O-AAV亚型患者IgG4水平、IgG4/IgG比值与PR3-AAV亚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PO-AAV亚型患者IgG4水平与抗MPO抗体水平呈明显正向弱相关(r=0.443,P=0.001);PR3-AAV亚型患者IgG4水平与抗PR3抗体水平无关(r=0.300,P=0.198)。结论AAV患者血清IgG4表达水平较高,检测IgG4可辅助临床诊断AAV。
丁小娟倪瑞钟王玎聂红丁惠惠
关键词:血管炎免疫球蛋白G
生物被膜细菌的耐药机制及其防治被引量:2
2008年
近年来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现象日益严重,随着对生物被膜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仅与耐药菌株的大量产生有关,也与致病菌在体内形成生物被膜有关。细菌的生物被膜是细菌抵抗不利环境、营造适宜生存环境的一种黏附定植式包膜。形成了生物被膜的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显著降低。其机制主要有生物被膜的屏障作用、营养限制和缺氧状态、生物被膜基因的表达等方面。现就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发展、与抗生素耐药性的关系及对生物被膜细菌的防治等方面作一综述。这对于寻找有效控制手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开发新药有重要意义。
王玎李兴禄
关键词:细菌生物膜
肝硬化相关血清学指标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被引量:36
2019年
目的:探究肝硬化相关血清学指标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间肝硬化患者血清235例,其中Child-Pugh A组55例,B组90例,C组9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人群35例,分别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并分析其特征。结果: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Ⅲ型胶原蛋白(typeⅢcollagen,PC-Ⅲ)、Ⅳ型胶原蛋白(typeⅣcollagen,Ⅳ-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酰氨基转移酶(alanyl aminotransferase,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计数比(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指数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A、PC-Ⅲ、Ⅳ-C、LN和AST指标对预测肝硬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0、0.804、0.833、0.753、0.730。HA、PC-Ⅲ、Ⅳ-C与Child-Pugh分级呈高度正相关(r>0.7,P<0.01),APRI与分级呈显著性正相关(0.4
李丹丹杜燕娥段亮李朴麦力王玎
关键词:肝硬化血清学指标CHILD-PUGH分级
建立非均衡竞争叶酸定量测定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制备抗人叶酸(FA)抗血清并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系统开发新型非均衡竞争技术,建立可常规应用的定量检测血清FA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方法 FITC-FA类似物、FA抗体-HRP依次加入包被有抗FITC抗体的化学发光板,形成FITC抗体-FITC-FA类似物-FA抗体-HRP的免疫反应复合物;并进行方法学评价,同时与非FITC检测系统及罗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成功制备FA抗血清并建立基于FITC系统的非均衡竞争CLIA;经方法学评价,自研法的线性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990 0,灵敏度1.21nmol/L,线性范围1.21~38.80nmol/L,批内变异系数小于5%,自研法定量检测性能优于非FITC系统;与罗氏检测系统结果有较好相关性(R=0.908 1)。结论建立的非均衡竞争定量检测血清FA的CLIA法,具有良好的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可应用于常规检测。
聂红陈维贤赵清王玎胡琴刘萍李朴
关键词:FITC非均衡竞争叶酸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的体外模型建立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在体外形成生物被膜的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生物被膜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改良平板法建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模型,用喷金法和扫描电镜观察鉴定,并对生物被膜的形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23株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不同,以强阳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者为最多数。结论绝大多数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具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应用改良平板法能够较好的在体外建立其生物被膜模型。
王玎李兴禄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
生物被膜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耐药性和基因型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在体外形成生物被膜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etamases,ESBLs)的情况,分析及研究其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的分型情况。方法采用改良平板法在体外建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模型,用三维试验确认产ESBLs菌株,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进行blaSHV、blaTEM和blaCTX-M基因扩增,产物分别克隆入pMD18-T载体后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分析其基因亚型。结果临床筛选出的60株ESBLs阴性肺炎克雷伯菌有46株在体外成功建立了生物被膜模型,并有9株产生了ESBLs表型。产酶后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产酶前。PCR结果显示9株细菌均携带SHV基因,有4株同时携带TEM基因,没有检出携带CTX-M基因的菌株。9株细菌的SHV基因分别属于SHV-5、SHV-12和SHV-28亚型。4株携带TEM基因的细菌均为TEM-1亚型。结论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够诱导肺炎克雷伯菌产生ESBLs。本实验中检出的产ESBLs的基因型都是由SHV-1突变产生的。生物被膜的形成和产生ESBLs的协同作用是生物被膜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玎李兴禄黄长武陈维贤
关键词:生物被膜肺炎克雷伯菌ESBLS基因型耐药
医学检验本科实习带教工作体会被引量:5
2011年
医学检验本科生的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理论到实践的必由之路,也是学生向医务工作者角色转化的重要阶段。带教工作是培养医学检验实习生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动手能力的第一步。临床实习的目的就是将医学检验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能力融为一体,
王玎陈维贤
关键词:医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