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 作品数:202 被引量:758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颞骨巨大乳突部骨瘤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1岁。因右耳后肿块20年伴耳后胀感半年,于2007-01-12入院。该患者于20年前无意中发现右耳后蚕豆大小硬性肿块,渐进增大但未就诊,近半年肿块增大明显至核桃大小并伴有局部胀感,进而入院手术治疗。查体:右耳后乳突部扪及4cm×3cm×3cm,硬性肿块,边界清、不活动,无压痛,耳道畅,听力正常。颞骨CT检查示:右颞皮下肿块样高密度影,呈伞状突起,与颞骨紧密相连(图1)。
- 孙继才王琪吕宗合
- 改良颈-腮腺入路高位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探讨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总结改良颈-腮腺入路切除高位咽旁间隙肿瘤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科手术治疗的35例高位咽旁间隙肿瘤患者,术前均进行增强CT和MRI评估。其中24例采用单纯的颈-腮腺入路完整切除肿瘤,3例颅底受累者采取颈-腮腺入路联合颞枕侧颅底入路,2例混合瘤患者采用颈-腮腺入路联合下颌角部分切除,3例神经鞘瘤和1例淋巴血管瘤尝试采用颈-腮腺入路联合内镜辅助下手术,1例癌肉瘤和颅底受累及1例颈动脉体瘤术中改行联合下颌骨裂开入路。结果术后病理混合瘤13例,神经鞘瘤11例,副神经节瘤4例,颈动脉体瘤4例,淋巴血管瘤1例,脊索瘤1例和癌肉瘤1例。患者随访11个月~10年,无严重并发症,癌肉瘤患者术后13个月出现脑转移死亡。结论多数高位咽旁间隙良性肿瘤可以经传统颈-腮腺入路完整切除,改良的颈-腮腺入路可以得到清晰的术野暴露,完整切除高位咽旁间隙肿瘤,只有在恶性肿瘤或需要颈内动脉重建时才考虑联合下颌骨裂开术。
- 李平栋陈晓红房居高陈学军黄志刚于振坤王琪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外科手术
- 喉、喉咽癌患者外周血播散肿瘤细胞检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RT-PCR以CK19mRNA作为标记物在检测喉癌、喉咽癌患者外周血播散肿瘤细胞(disseminatedtumorcell,DTC)的意义。方法采用套式RT-PCR,以CK19mRNA为指标,检测32例喉癌、喉咽癌患者外周血中的DTC。结果CK19mRNA总阳性率为46.9%(15/32);其中喉癌阳性率为40%(10/25);喉咽癌阳性率为71.4%(5/7)。20例正常对照组全部阴性。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75%(9/12),非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30%(6/20),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组患者的无瘤生存期(20.29±5.16月)比阴性组(37.13±3.23月)明显缩短,经Log-rank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46,<0.05),阳性组的复发率(66.7%)比阴性组(18.8%)增高(P<0.05)。并且做了生存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15,<0.05)。结论以CK19mRNA肿瘤标记物,用精确设计的RT-PCR技术对外周血DTC的检测有助于喉癌、喉咽癌转移的早期发现;随访初步发现用DTC的检测有望作为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早期预示手段。
- 李平栋于振坤黄志刚房居高倪鑫王琪范尔钟李颖
- 关键词:下咽肿瘤肿瘤循环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母胎同患恶性肿瘤1例报告
- 2001年
- 患者28岁,孕3产0孕28周,北京妇产医院住院号406601,因羊水过多、胎儿腰骶部肿物要求引产于2000年9月14日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律,停经40余天有早孕反应,但尿HCG阳性.孕4个月自觉胎动,在外院行常规产前检查无异常.
- 王琪
- 关键词:恶性肿瘤胎儿
- 喉癌及其周围组织三维结构特点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
- 1997年
- 目的 了解形态学与喉癌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深低温冰冻切割法扫描电镜观察来自 12例喉癌患者及 4例非喉源性疾病死亡患者的 12 6个喉标本。结果 ( 1)正常喉室带和声带上皮表层细胞角化现象明显 ,可见大量细胞间桥。 ( 2 )癌周围组织表层鳞状上皮形态可辨 ,但排列紊乱 ,形态变异。 ( 3)癌组织周围结构可见两种类型。浸润型周边可见淋巴细胞浸润 ,表面有若干淋巴触手。结论 形态学与喉癌生物学特性之间有密切关系 ,深低温冰冻切割法扫描电镜技术是理想的观察手段。
- 韩德民边岩松夏文茹范尔钟王鸿王琪
- 关键词:喉肿瘤超微结构扫描电镜
- 改良外鼻锥体侧翻术在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 目的:介绍改良外鼻锥体侧翻术在颅底肿瘤手术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研究改良外鼻锥体侧翻术治疗的20例颅底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结果。结果:20例颅底肿瘤均累及鼻腔、双侧筛窦、蝶窦及眶内侧壁。侵犯翼腭窝、颞下窝...
- 周维国房居高倪鑫黄志刚王琪陈晓红陈学军钟琦许洪波
- 关键词:颅底手术肿瘤
- 文献传递
- 额窦巨大骨瘤1例
- 1998年
- 额窦巨大骨瘤1例邢海涛,张满,王琪额窦巨大骨瘤临床罕见,我们曾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20岁。因渐进性左额部肿物2年伴左眼外凸于1997年11月18日入院。发病前曾有额部外伤史。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心肺腹正常。左额部无疤痕,可触及一...
- 邢海涛张满王琪
- 关键词:巨大骨瘤额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碘仿纱条占位性病变骨质吸收
- 口腔黏膜早期不典型性增生等位基因缺失的检测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索用等位基因缺失检测的方法预测口腔黏膜早期不典型性增生病变的癌变。方法 用组织显微切割法提取组织并获得DNA ,以聚合酶链反应和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物分析检测等位基因缺失。 2 1个微卫星标记物对 8条染色体臂 ( 3p、4 q、8p、9p、11q、13q、14q和 17p)进行了检测。比较轻度和中度不典型性增生 ( 5 5例 )与高危不典型性增生 (重度不典型性增生和原位癌 2 3例 ;与癌组织同时存在的轻度和中度不典型增生 4 8例 )的等位基因缺失情况。增生病变 ( 34例 )和癌组织 ( 34例 )为对照。结果 等位基因缺失发生率随着病变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 ;增生病变仅见单个等位基因缺失 ,而不典型增生和癌组织可见多个等位基因缺失 ;轻度和中度不典型增生标本中 3个或 3个以上臂的等位基因缺失少见 ,而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和癌组织 3个或 3个以上臂的等位基因缺失多见 ;轻度和中度不典型增生的等位基因缺失多发生在 3p、9p和 14 q ,而高危不典型增生的等位基因缺失可发生在除此以外的 4 q、8p、11q、13q、17p染色体臂上。 结论 早期的不典型增生没有等位基因缺失时癌变危险可能较小 ,而出现多于 3个或 3个以上臂 ,特别是在 8p、11q、13q和 17p上的等位基因缺失 。
- 王琪Lewei ZhangMiriam P.Rosin
- 关键词:口腔黏膜等位基因基因缺失
- 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01年
- 目的 :检测 Bcl- 2、Bax两基因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 (L SCC)、喉不典型增生 (L AH)、正常喉粘膜 (L NM)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喉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Bcl-2、Bax蛋白在 L SCC、L AH、L NM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Bcl- 2蛋白主要定位于上皮细胞的胞浆 ,少数胞膜有着色 ,呈棕黄色或黄色颗粒状 ,细胞核及癌周间质为阴性 ;Bax蛋白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膜 ,间质中有少量表达 ,呈淡棕黄色或淡黄色颗粒状 ,较 Bcl- 2着色弱。在 L SCC、L AH、L NM组中 ,Bcl- 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9.46 %、6 6 .6 7%、2 0 .88% ;L SCC、L AH组与 L NM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Bax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三组分别为 5 6 .76 %、5 0 .0 0 %、6 6 .6 7% ,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Bcl- 2、Bax蛋白表达在 L SCC中呈负相关 (r=- 0 .2 6 76 6 ,P <0 .0 5 ) ;Bcl- 2 ,Bax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关 ,两者均仅与吸烟有关 (r=0 .35 0 5、 P <0 .0 5 ;r=- 0 .4148,P <0 .0 5 )。结论 :Bcl- 2过量表达引起的 Bcl- 2 / Bax比例失平衡在 L 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Bcl- 2可以作为判断 L
- 张敏燕张正民韩仲明王军王琪张向红
- 关键词:喉肿瘤基因病理
- 睡眠呼吸监测被引量:4
- 2011年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睡眠疾病,由于可以引发多种全身性疾病,尤其是中重度OSAHS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及死亡率均显著提高,是目前睡眠障碍的研究热点。
- 王琪赵黎明李进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