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认知功能评估的相关因素研究及年龄差异被引量:2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卒中后失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及老年卒中后失语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共纳入自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在南方医院、南方燕岭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南沙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失语患者62例.以年龄60岁为界分为老年组(n=30,实验组)及非老年组(n=32,对照组Ⅰ),余20例为脑卒中后非失语患者(年龄≥60岁)为对照组Ⅱ。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头颅MRI/CT结果。脑卒中发病7d后进行失语评定、抑郁评分及非语言认知功能评分.失语患者以波士顿诊断失语检查(BDAE)进行失语严重程度分级。卒中后失语患者认知评分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回归法。结果(1)多元回归分析提示与认知功能评分下降相关的因素有严重失语(β=0.637,P=0.000)、年龄(β=-0.392,P=0.000)、抑郁评分(β=-0.176,P=0.035)、病灶累及皮层(β=-0.150,P=0.049)。(2)与对照组Ⅰ相比,除逻辑推理能力外,实验组总体及其余各认知领域受损发生率明显增高、认知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Ⅱ相比,除视空间能力外,实验组总体及各个认知领域受损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认知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与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力相比,老年组患者逻辑推理能力明显降低(P〈0.05)。(4)与对照组Ⅰ、Ⅱ相比,实验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累及领域更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失语患者中,失语严重程度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年龄、抑郁程度及皮层病灶:在失语严重程度、抑郁程度及皮层病灶相同的情况下,老年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认知功�
- 王茜刘晓加王琪吴积宝
- 关键词:脑卒中后失语认知功能障碍
- 内痔粘膜及血管上皮细胞VEGF/FGF2的表达与内痔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 背景及目的: 痔是直肠或肛管处的一种常见病,关于痔的相关病理学研究较少,其发生分子机制尚不明确,而VEGF和FGF2在促进内痔血管新生中有重要研究价值,本研究通过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蛋白质印迹的方法观察人体不同...
- 王琪
- 关键词:内痔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
- 一种针对失语患者的认知功能检查法
- 目的:本研究参考国内外已有认知功能评定量表中的非语言部分,编制简易的非语言性的认知功能评定量表(NLCA),为有效地识别失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 王琪吴积宝刘晓加
- 一种三升袋配液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升袋配液装置,涉及医疗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输液架在三升袋配液过程中,无法满足多瓶药瓶与多袋药液同时倒置固定或悬挂,以及配置过程中三升袋存放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设置药瓶定位口、药袋钩和不锈钢网框等...
- 王琪林少燕张丽娜吴鹏
- 文献传递
- 交叉性失语患者的认知障碍特点(附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4年
- 交叉性失语的概念最早是用于定义由于利手一侧脑半球损害造成失语的情况.目前,交叉性失语的病例报道大多重点分析病人的语言损害特点,少数文献设法研究交叉性失语患者的认知特点,但因患者在听理解和口语表达等各方面障碍,使得认知功能损害量化分析的准确性受到影响.本例患者经诊断为传导性失语,听理解及短句表达能力基本完好,通过系统的语言和认知功能检查,能够客观的分析其认知损害特点.
- 李园刘晓加吴积宝王琪
- 关键词:失语患者交叉性失语认知功能损害传导性失语病例报道口语表达
- 老年卒中后失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 目的 分析老年卒中后失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使老年失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干预更具有针对性。 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经汉语失语症评价量表(ABC)诊断为失语症的36例...
- 王茜王琪刘晓加
- 老年卒中后失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 <正>目的分析老年卒中后失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使老年失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干预更具有针对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经汉语失语症评价量表(ABC)诊断为失语症的36例...
- 王茜王琪刘晓加
- 文献传递
- 老年卒中后失语患者认知功能特点及相关因素研究
- 目的 探讨卒中后失语患者认知功能障相关因素及老年卒中后失语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 共纳入82例急性卒中患者,其中失语患者62例,以"年龄=60岁"为界分为老年组(30例实验组)及非老年组(32例对照...
- 王茜王琪吴积宝刘晓加
- 卒中后失语患者非语言性认知功能特点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卒中后失语患者的非语言性认知功能特点.方法 纳入30例卒中后失语患者和30例卒中后非失语患者,对失语组采用汉语失语检查量表(Aphasia Battery of Chinese,ABC)进行失语评估,并用非语言性的认知功能评定量表(The Non-language-based Cognitive assessment,NLCA)评估卒中后失语患者和非失语患者的认知功能.用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医院版)(Stroke Aphasic Depression Questionnaire Hospital Version,SADQ-H)评估卒中后失语患者的抑郁情绪,比较失语患者的抑郁情绪与认知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 失语组的NLCA总分(50.01±14.01)分显著低于非失语组(66.13±5.9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语组的NLCA总分及其各亚项分值均与ABC总分及其各亚项分值具有相关性(P<0.01,P<0.05);失语组SADQ-H总分(21.83±7.37)分显著高于非失语组SADQ-H总分(16.13±5.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语组SADQ-H评分与NLCA总分呈显著负性相关(r=-0.468,P<0.05).结论 卒中后失语患者存在非语言性认知功能障碍,并且失语患者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对认知功能的损伤有影响.
- 王琪刘晓加吴积宝李园
- 关键词:卒中失语
- 交叉性失语患者的认知障碍特点
- 目的 分析一例因右半球急性脑梗塞导致失语的右利手患者语言及认知障碍特点。方法 通过汉语失语成套测验(ABC)、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非语言性神经心理测量表(NLCA)对患者的语言及认知进行量化评估。结果 此例...
- 李园刘晓加吴积宝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