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艳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与发展系列研究
- 张学红薛石龙赵丽辉王瑞艳赵金珠马鹏程柳德斌郭夫心
- 本研究采用的VF-ET技术、ICSI技术、辅助孵化技术、冷冻胚胎移植等技术填补了甘、青、宁、新四省空白。应用ICSI技术产生第二代、西北第一例试管婴儿于2002年4月诞生,填补了西北空白。排卵方案个体化;药物注射定时、定...
- 关键词:
-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
- 45,XY,t(6;7)t(13;22)一例被引量:2
- 2007年
- 患者男,38岁,表型正常,结婚8年,其妻怀孕2次,一次孕60’天药物流产,一次孕60’天自然流产。患者父母,表型正常,体健,生育2男1女,无流产史。患者哥哥生育一男孩,其妻无流产史。患者姐姐生育一女孩,无流产史。
- 张爱萍张学红柳立军王瑞艳
- 关键词:流产史药物流产自然流产患者父母生育
- 兰州地区782例不良孕产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史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取受检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收获制片,G显带处理,显微镜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对782例有不良孕产史的夫妇进行了染色体检查,共检出异常核型42例,异常检出率为5.37%,其中相互易住17例(40.48%),倒位5例(11.90%),罗伯逊易位8例(19.05%),多态性12例(28.57%).结论对不良孕产史的夫妇进行染色体验查十分必要,这不仅有助于病因的诊断与分析,而且也有助于临床处理和指导.
- 刘春兰 王瑞艳
- 关键词:不良孕产史染色体异常遗传学分析
- 786对不良孕产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史与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86对不良孕产史夫妇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培养、收获、G显带(必要时C显带)后核型分析。结果:在1572例中检出异常核型151例,异常检出率为9.61%。染色体数目异常3例(0.19%);结构异常148例(9.41%),其中平衡易位13例、罗伯逊易位9例、倒位17例、染色体不平衡4例、染色体多态性变异105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发生不良孕产史的重要病因,应对此类患者进行细胞遗产学检查并指导生育。
- 张爱萍张学红王瑞艳柳立军
- 关键词:不良孕产史染色体异常携带者
- 臂间倒位伴反复流产两例
- 2008年
- 例1 男,38岁,表型正常。结婚8年,因其妻怀孕4次,均于孕早期自然流产就诊。患者父母表型正常,体健,生育2男孩,无流产史。患者哥哥生育1男孩,其妻无流产史。细胞遗传学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片,G显带。观察3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核型6个。患者核型为46,XY,inv(3)(pter→p21∷q26→p21∷q26→citer)。其妻核型正常。
- 张爱萍张学红王瑞艳柳立军
- 关键词:反复流产臂间倒位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检查患者父母流产史
- 染色体臂间倒位的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对3 516例就诊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培养、收获、G显带(必要时C显带)后核型分析.结果检出染色体臂间倒位核型38例,异常检出率为1.08%.3、6、11号染色体各1例,Y染色体2例,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33例,遗传效应分析证明染色体臂间倒位与不孕不育、不良孕产史有关.
- 张爱萍张学红柳立军王瑞艳刘琨
- 关键词:染色体异常臂间倒位
- 301例染色体异常男性的生殖状况被引量:6
- 2009年
- 为探讨染色体异常对男性生殖状况的影响,对生殖中心就诊的1 483例生殖异常的男性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培养,G显带,必要时C显带后核型分析.结果检出异常核型301例(20.30%),其中性染色体异常227例(15.31%),常染色体异常73例(4.92%),性反转1例(0.07%).结论:男性染色体异常会造成男性睾丸发育不良、生精功能障碍,导致不育、或其妻不良孕产史的发生,影响男性生殖.
- 张爱萍张学红柳立军王瑞艳刘琨
- 关键词:染色体异常生殖状况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护理中如何取得患者的信任被引量:3
- 2006年
- 在所有影响不孕不育患者心理反应的因素中。众多学者认为不孕不育的治疗过程尤其是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治疗过程,患者的情绪波动最大。IVF—ET是成熟卵子与经过优化的精子在体外受精,并培养发育至4—6细胞胚胎阶段后置人官腔内治疗不孕症的助孕技术之一,又称试管婴儿。一方面,由于IVF—ET的治疗过程繁杂、冗长。需要多次往返医院,反复检测及检查;
- 常桂霞王瑞艳赵金珠邓波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护理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