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军

作品数:12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乳杆菌
  • 6篇亚油酸
  • 6篇亚油酸异构酶
  • 6篇嗜酸乳杆菌
  • 6篇酸乳
  • 5篇异构酶
  • 3篇植物乳杆菌
  • 3篇克隆
  • 3篇基因克隆
  • 3篇共轭
  • 3篇共轭亚油酸异...
  • 2篇克隆与序列分...
  • 2篇基因
  • 2篇共轭亚油酸
  • 2篇AS1
  • 1篇异构酶基因
  • 1篇乳酸杆菌
  • 1篇生物合成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功能

机构

  • 12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王红军
  • 11篇曹健
  • 9篇王育军
  • 6篇于海东
  • 5篇王月囡
  • 5篇张琳
  • 5篇相丽新
  • 3篇董理
  • 3篇尹艳丽
  • 1篇王平诸
  • 1篇曾实
  • 1篇代养勇
  • 1篇张浩
  • 1篇懂理
  • 1篇李秀虹

传媒

  • 4篇食品科学
  • 2篇河南工业大学...
  • 2篇粮油加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2006中国...

年份

  • 7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乳杆菌共轭亚油酸异构酶基因的研究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linoleicacid,CLA)是亚油酸(Linoleicacid,LA)分子的十多种位置与几何异构体的通称。在各种共轭亚油酸异构体中,c9,t11-18:2和t10,c12-18:2这...
王红军
关键词:共轭亚油酸异构酶共轭亚油酸植物乳杆菌基因克隆
文献传递
共轭亚油酸生物合成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共轭亚油酸是80年代末才被发现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天然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减肥、促进生长、缓和免疫反应副作用等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在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工业化生产共轭亚油酸的方法是碱异构化法,但共轭亚油酸的生物合成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对近年来共轭亚油酸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王月囡曹健曾实于海东王育军王红军
关键词:共轭亚油酸生物合成亚油酸异构酶
嗜酸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活力测定的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亚油酸异构酶能催化亚油酸转化为具有生理活性的共轭亚油酸。有关该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在国内外不同的文献中差别较大,尚没有统一的方法。本文对嗜酸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活力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该酶分离纯化过程中酶活力的测定提供参考。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该酶的最佳酶反应条件为:粗酶液添加量0.10ml,亚油酸0.70ml,Tween-802.00ml,反应温度37℃,反应时间3h。
曹健王月囡王红军王育军于海东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
产酶培养条件对一株嗜酸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本实验用MRS培养基嗜酸乳杆菌,并通过添加亚油酸(LA)诱导其产亚油酸异构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MRS培养基中添加糖类物质总体上不利于产酶,添加尿素、牛肉膏、酵母膏、酪蛋白等有机氮源后,酶活力比对照组有较大幅度提高,而添加无机氮源酶活力增加幅度不如有机氮源。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NaCl和卵磷脂也有助于酶活力的提高。由正交试验结果确定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24h,每100ml培养基中添加10mgLA,接种量3%(V/V)。
王月囡曹健张琳王红军王育军于海东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
嗜酸乳杆菌AS1.1854亚油酸异构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将GenBank中已报道的罗伊氏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对已公布的嗜酸乳杆菌NCFM基因组全序列做tblast,找到一个同源编码框,参照此编码框的核苷酸序列及pQE30质粒图谱特性设计上、下游引物,利用PCR法扩增嗜酸乳杆菌AS1.1854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并克隆到pQE30质粒栽体上进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得到的目的DNA全长1776bp,G+C含量为37.5%,共编码591个氨基酸,理论相对分子质量67.5kDa.用Signal P3.0对其N端前70个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20~40位氨基酸有较强的疏水性。不过,N端前70个氨基酸的C值、S值和Y值并不高,最有可能的酶切位点位于第45位与第46位氨基酸之间,但预测其被切割的可能性概率低于1%。可以推断,在嗜酸乳杆菌AS1.1854亚油酸异构酶的N端氨基酸序列中不存在信号肽序列。
董理曹健王育军王红军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克隆
嗜酸乳杆菌AS1.1854亚油酸异构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将GenBank中已报道的罗伊氏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对已公布的嗜酸乳杆菌NCFbi基因组全序列做tblast,找到一个同源编码框。参照此编码框的核苷酸序列及pQE30质粒图谱特性设计上、下游引物,利用PCR法扩增嗜酸乳...
曹健王平诸王育军王红军于海东王月囡
文献传递
植物乳杆菌共轭亚油酸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重组表达被引量:8
2007年
利用MRS培养基培养植物乳杆菌AS1.555,收集菌体后提取总DNA,用PCR技术扩增其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克隆到pQE30质粒载体上,并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扩增DNA全长1710 bp,编码56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4.7 ku。经同源性比较,此核酸序列与罗伊氏乳杆菌、短双歧杆菌、疮疱丙酸杆菌亚油酸异构酶基因核苷酸序列差别较大,推测此基因的来源与上述菌种不同。
相丽新曹健王红军尹艳丽王育军于海东张琳董理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克隆
微生物共轭亚油酸异构酶的生物学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在各种共轭亚油酸异构体中,c9,t11-18∶2和t10,c12-18∶2这两种天然不饱和脂肪酸异构体被认为具有生物活性,如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减肥、促进生长、缓和免疫反应副作用等,因而在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一些微生物能产生共轭亚油酸异构酶(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isomerase,EC 5.2.1.5),该酶又能专一性地催化亚油酸转化为活性共轭亚油酸异构体的反应,因此近几年来倍受关注,利用生物合成法生产共轭亚油酸已成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共轭亚油酸异构酶的物种分布及进化关系、在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构域、催化反应机理等尚未得到完整的阐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大量高效地表达有活性的重组酶也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在前人对共轭亚油酸异构酶进行的多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共轭亚油酸异构酶的分布、生物学作用、酶的催化反应机理、酶基因的克隆表达等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已知的共轭亚油酸异构酶序列进行了初步分析.
王红军曹健王育军董理相丽新张琳
关键词:共轭亚油酸异构酶生物学功能基因克隆与表达
植物乳杆菌重组亚油酸异构酶的表达与纯化被引量:4
2007年
对转化有植物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基因的大肠杆菌进行诱导表达,表达出大量重组亚油酸异构酶蛋白,但大部分目的蛋白形成了包涵体,用8mol/L尿素将包涵体蛋白溶解变性后,用金属螯合层析对重组蛋白进行了纯化。当咪唑溶液浓度为50mmol/L时,重组蛋白开始被洗脱下来;当咪唑溶液浓度为200mmol/L时,蛋白洗脱效果最佳;浓度为400mmol/L时,重组蛋白完全被洗脱下来。纯化后重组蛋白的收率为84.71%。
相丽新曹健王红军尹艳丽张琳懂理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包涵体纯化
嗜酸乳杆菌亚酸异构酶提取方式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共轭亚油酸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天然脂肪酸,亚油酸异构酶能特异性地转化合成CLA,克服了化学合成法的诸多缺点,但系统全面地研究胞内亚油酸异构酶破壁提取方式的很少。通过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嗜酸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的提取方式,确定了超声波法、化学法和溶菌酶法等的最佳提取条件和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并对3种方法及复合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溶菌酶法+超声波法破壁提取亚油酸异构酶效果最佳,酶活力最高可达82.6U。
尹艳丽曹健李秀虹张琳相丽新王红军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