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璇
-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话随访在初始使用甘精胰岛素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初始使用甘精胰岛素患者的血糖控制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住院初始使用甘精胰岛素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医护合作的为期3个月的5次电话随访干预,两组均随访3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评估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患者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饮食、胰岛素注射、血糖监测依从性好的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行为的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出院后初始使用甘精胰岛素患者的血糖控制。
- 高俊香康烁王丽娟张力辉郭立梅张兴王艺璇
-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自我监测电话随访胰岛素延续护理
-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综合评价空气波压力治疗仪(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对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80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降压、降糖、降脂,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IPC治疗。干预时间14 d,比较2组患者的症状、足底振动感觉阈值测定(vibrating perception threshold,VPT)及下肢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症状、足底VPT、下肢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4 d后研究组患者的症状、足底VPT、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NCV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胫神经和腓总神经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C治疗可改善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微循环,促进感觉神经修复,有效缓解患者下肢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於丽红李彩格葛艳红邱静静田晓晓王艺璇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综合评价
- 实施自我管理教育项目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实施自我管理教育项目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自我管理行为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科室医生、教育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8名成员组成自我管理教育项目组,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两组均随访3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第3个月评估患者的健康信念、自我管理行为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健康信念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自我管理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项目,能提高其健康信念水平、改善自我管理行为、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 高俊香张力辉王丽娟白敬娜李冰常欢王艺璇张明明
- 关键词:健康信念自我管理行为糖化血红蛋白
- 正念训练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痛苦体验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基于"元觉知"为基础的正念训练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IPC)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病人痛苦体验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DPN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给予降糖、降压、降脂,营养神经,改善循环,IPC等措施及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元觉知"为基础的正念训练联合IPC治疗,评价2组病人干预2周后的疗效及12周后心理痛苦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心理痛苦评分及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2周后的疗效和12周后痛苦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元觉知"为基础的正念训练联合IPC可有效引导DPN病人进入正念训练,改变行为模式,提高DPN病人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不适症状,减轻痛苦体验。
- 於丽红邱静静李彩格葛艳红田晓晓王艺璇
- 关键词:空气波压力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