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芳军

作品数:186 被引量:499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7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161篇医药卫生
  • 11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3篇介入
  • 25篇造影
  • 25篇中医
  • 25篇介入治疗
  • 24篇影像
  • 24篇输卵管
  • 22篇静脉
  • 20篇血管
  • 19篇动脉
  • 17篇血栓
  • 17篇栓塞
  • 17篇肝癌
  • 15篇子宫
  • 15篇教学
  • 14篇血栓形成
  • 14篇深静脉
  • 14篇深静脉血栓
  • 14篇静脉血
  • 14篇静脉血栓
  • 14篇磁共振

机构

  • 158篇广州中医药大...
  • 29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高州市人民医...
  • 5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惠州市中心医...
  • 1篇广州中医学药...
  • 1篇广东省佛山市...

作者

  • 178篇王芳军
  • 60篇林宜圣
  • 45篇温凤媚
  • 44篇周伟生
  • 26篇鲁琳
  • 22篇王晓东
  • 22篇刘敏
  • 17篇廖淑梅
  • 17篇吕江
  • 15篇李海凤
  • 15篇严英
  • 9篇刘连生
  • 8篇欧阳群忠
  • 6篇赵天清
  • 6篇樊粤光
  • 6篇张延伟
  • 6篇钟小东
  • 6篇李乐
  • 5篇唐立明
  • 5篇潘锦涛

传媒

  • 23篇中国中西医结...
  • 12篇第十二次全国...
  • 7篇第十一次全国...
  • 6篇新中医
  • 6篇影像诊断与介...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国介入影像...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中华医学教育...
  • 3篇第九次全国中...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教育...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中医教育
  • 2篇中国CT和M...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南方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0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15篇2014
  • 5篇2013
  • 28篇2012
  • 8篇2011
  • 14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9篇2007
  • 16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的MSCT诊断
目的:探讨和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对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PAU)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我院行MSCT检查的PAU病例17例,以轴位CT图像为主,结合CTA及影像后处理技术对PAU的部位、...
王晓东王芳军林宜圣温凤媚刘敏
关键词:后处理技术
文献传递
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的多层螺旋 CT 诊断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和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对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PAU)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行MSCT检查的PAU患者17例,以轴位CT图像为主,结合CTA及影像后处理技术对PAU的部位、影像表现及合并征象综合进行图像分析。结果17例患者发病部位于胸主动脉14例,腹腔动脉1例,肠系膜上动脉1例,右侧髂总动脉1例。 CT增强扫描均表现为动脉壁上的突起龛影,龛影口部与动脉腔相连,破口最大约2 cm。8例可见“狭颈征”表现;13例合并动脉壁血肿;1例合并降主动脉瘤并附壁血栓;1例并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形成;并纵隔血肿1例;3例可见内膜移位;4例单发,13例多发。结论MSCT是一种有效、无创的诊断PAU及其合并症状的影像检查方法,能为临床诊断、术前评价及随访提供重要信息。
王晓东王芳军林宜圣温凤媚刘敏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溃疡诊断显像
PACS网络环境下影像学启发式教学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文章从分析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入手,用分组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医学影像学启发式实践教学新模式。研究表明,在PACS网络环境下,层层递进地从学习的目的和动机、软硬件设施的操作技巧、影像的识读方法、诊断依据的探寻、网际资源的获取利用以及鉴别分析思路的梳理等方面进行启发和培训,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王芳军周泽旺王磊琼刘连生林宜圣王晓东
关键词:PACS网络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启发式教学
我校大学生网络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随着计算机逐渐普及和网络建设的日新月异,上网已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日益不可或缺。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网络,发挥其正向作用,杜绝其负面影响,也日益成为高校及高校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采用问卷调...
王芳军廖淑梅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生活问卷调查负面效应
文献传递
外敷双柏油膏在肝癌TACE术后肝区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外敷双柏油膏在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区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将63例肝癌TACE术后肝区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外敷双柏油膏)33例和对照组(口服止痛西药)3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持续时间及...
林宜圣王芳军鲁琳温凤媚刘敏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中医院校影像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
2012年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通过分析中医院校医学影像学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及教学思路,以期对提高中医院校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培育中医实用人才有所裨益。
刘连生王芳军李栩薇陈志强
关键词:中医院校医学影像学教学
介入诊断技术
2014年
介入诊断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和导管等器材以获取病理学、细胞学、生理生化学、细菌学和影像学资料,从而有利于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系列技术方法[1].本文选取经皮穿刺术、选择性插管术、血管造影术和经皮活检术等常用的介入诊断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王芳军
输卵管性不孕症-影像医生有可为
目的:探讨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影像诊断与介入诊疗.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并结合自己的应用经验进行探讨.结果:不孕不育应被视为公共健康问题.
王芳军
研制床面适形配件,扩展DSA机功能
2008年
目的探讨DSA机的床面适形配件制作及其对检查床功能扩展的实用价值。方法针对DSA机的床面外形特点以及拟达到的功能扩展要求,制作出符合要求的适形配件。结果满足了子宫输卵管造影等诊疗功能扩展需要。结论研制DSA机的床面适形配件,方法可行,效果满意,具有切实的应用价值。
王芳军林宜圣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有明确临床症状、体征,并经血管造影证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6例,施行介入插管、双向溶栓,并联合应用中西药内服外敷。26例安放下腔静脉滤器,24例行球囊导管扩张成形,3例安放血管内支架。采用自行设计的治疗效果量化测量表进行量化判定。结果:治疗后显效32例(57.1%),有效18例(32.2%),无效6例(10.7%)。1月后复查,显效40例(71.4%),有效13例(23.2%),无效3例(5.4%)。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效,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综合治疗,可以增强疗效。
王芳军周伟生廖淑梅温凤媚林宜圣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