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迺权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6篇磁层
  • 6篇磁层顶
  • 2篇电流
  • 2篇电流密度
  • 1篇等离子体
  • 1篇电场仪
  • 1篇亚暴
  • 1篇探测数据
  • 1篇重联
  • 1篇稳定性
  • 1篇近地
  • 1篇混沌
  • 1篇剪切流
  • 1篇CLUSTE...
  • 1篇磁场
  • 1篇磁场测量
  • 1篇磁重联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10篇王迺权
  • 5篇沈超
  • 5篇曹晋滨
  • 5篇濮祖荫
  • 5篇黄宗英
  • 5篇刘振兴
  • 5篇谢伦
  • 5篇史建魁
  • 5篇肖池阶
  • 4篇傅绥燕
  • 3篇陈涛
  • 3篇路立
  • 3篇陈涛
  • 2篇张效信
  • 2篇史全岐
  • 1篇张健
  • 1篇何渝晖
  • 1篇李文曾
  • 1篇庄洪春
  • 1篇宗秋刚

传媒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第十届全国日...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3
  • 1篇199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星箭载双臂探针式电场仪
星箭双臂探针式电场仪的原理是测量空间两点间的电位差除以两点间的距离而得到电场强度, 它由相互绝缘的两伸杆的端点暴露于空间介质的导电球或圆柱构成。暴露的导电体相对于空间介质的电位取决于周围介质的带电粒子进入导体的速度和电路...
罗福山庄洪春丁建刚王迺权何渝晖张健
文献传递
利用近地点磁场探测数据确定卫星自旋轴参数被引量:3
2007年
阐述了利用近地点磁场探测数据确定卫星自旋轴参数的理论方法和实施步骤,并说明了这种研究对卫星运行和科学探测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了需要注意的基本条件,即卫星必须自旋稳定且近地点不很高(1000km以下).这种方法关键的步骤是,根据卫星轨道数据定出模型磁场数值,比较近地点星载磁强计探测数据和近地点地磁模型数值确定卫星自旋轴的指向.通过对TC-1和TC-2卫星姿态的具体计算,对确定精度和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实际的卫星应用过程中此方法和措施非常有效,在科学分析和将来的卫星运行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陈涛张效信李文曾王迺权
关键词:磁场测量
磁层顶边界区剪切流MHD不稳定性的非线性演化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利用MHD二维不可压模式,研究了地球磁层顶边界区剪切流引起的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问题,得到了一个新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理论和数值分析表明:该问题的非线性演化对初值非常敏感,而且在雷诺数和磁雷诺数给定的条件下,Alfven马赫数(M_A)对K-H不稳定性的非线性演化起决定性作用.这组方程蕴含几个吸引子,如不动点,极限环和奇异吸引子等,这体现了磁层顶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文中还发现背景磁场在磁层顶K-H不稳定性的非线性演化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张效信王迺权
关键词:剪切流
磁层顶等离子体中的混沌现象
1991年
本文研究了磁层顶等离子体的一个基本模型,得到了一新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数值分析表明,在一定的磁Reynolds数范围内,系统呈现混沌行为,相轨道趋向于奇异吸引子.
王迺权
关键词:磁层顶等离子体混沌稳定性
2001年1月26日高纬磁层顶通量管事件的观测研究——空间电流密度计算及分析被引量:16
2004年
讨论了三种根据ClusterⅡ四颗卫星的磁场测量数据计算空间电流的方法及其误差 ,论证了这几种方法的内在一致性 ,并得到了完全相同的计算结果 .进而依据ClusterⅡ磁场探测资料 ,计算了 2 0 0 1年 1月 2 6日多重磁通量管和FTE事件中高纬磁层顶边界层和磁鞘区的电流密度 .结果表明 ,磁通量管内电流密度较大 ,可达到约10 - 8A m2 ;计算精度较高 ,结果可靠 .本文还应用最小方差分析法 (MVA) ,发现电流方向与通量管的轴向基本一致 ;论证了电流MVA分析在研究通量管性质时的作用 。
肖池阶濮祖荫黄宗英傅绥燕谢伦宗秋刚T FritzK-H Glassmeier刘振兴曹晋滨史建魁沈超路立王迺权陈涛
关键词:电流密度磁层顶
2001年1月26日高纬磁层顶通量管事件的观测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20 0 1年 1月 2 6日 11:10~ 11:4 0UT ,ClusterⅡ卫星簇位于午后高纬磁鞘边界层和磁鞘区 ,此时行星际磁场Bz 为南向 .本文对在此期间观测到的多次磁通量管事件作了详细的研究 ,获得一系列的新发现 :(1)高纬磁鞘边界层磁通量管的出现具有准周期性 ,周期约为 78s,比目前已知的磁层顶向阳面FTE的平均周期 (8~ 11min)小得多 .(2 )这些通量管都具有强的核心磁场 ;其主轴多数在磁场最小变化方向 ,少数在中间变化方向 ,有些无法用PAA判定其方向 (需要用电流管PAA确定 ) ,这与卫星穿越通量管的相对路径有关 .(3)每个事件都存在很好的HT参考系 ,在HT参考系中这些通量管是准定常态结构 ;所有通量管都沿磁层顶表面运动 ,速度方向大体相同 ,都来自晨侧下方 .通量管的径向尺度为 1~ 2RE,与通常的FTE通量管相当 .(4 )起源于磁层的强能离子大体上沿着管轴方向由磁层向磁鞘运动 ;起源于太阳风的热等离子体沿管轴向磁层传输 .通量管为太阳风等离子体向磁层输运和磁层粒子向行星际空间逃逸提供了通道 .(5 )每个通量管事件都伴随有晨昏电场的反转 ,该电场为对流电场 .
黄宗英濮祖荫肖池阶宗秋刚傅绥燕谢伦史全岐曹晋滨刘振兴沈超史建魁路立王迺权陈涛T FritzK-H GlassmeierP DalyH Rème
关键词:磁重联磁场
2001年1月26日高纬磁层顶通量管事件的观测研究(Ⅱ)——空间电流密度计算及分析
<正> 欧洲空间局(ESA)Cluster Ⅱ星座计划首次实现了对空间小尺度结构的多点协同观测,是空间探测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根据clusterⅡ的测量结果,依据适当的物理模型和分析方法,可以得到电流密度、波矢量及间断...
肖池阶濮祖荫黄宗英傅绥燕谢伦宗秋刚T.FritzK.-H.Glassmeier刘振兴曹晋滨史建魁沈超王迺权陈涛
文献传递
2001年1月26日高纬磁层顶通量管事件的观测研究(Ⅰ)
<正> 2001年1月26日10:00-12:00UTClusterⅡ位于向阳面午后高纬磁层顶边界层和磁鞘区,对磁层顶边界层进行了长达2个小时观测。在此期间行星际磁场(IMF)南向,并具有较大的东向和日向分量,卫星观测到...
黄宗英濮祖荫肖池阶宗秋刚傅绥燕谢伦史全岐曹晋滨刘振兴沈超史建魁路立王迺权陈涛T.FritzK.-H.GlassmeierP.DalyRème
文献传递
极光加速区
<正> 在极区有极光加速区存在这已被FAST和FREJA卫星的观测结果证实。一般认为极光加速区约在1~2Re高度处。极光电子在加速区被加速后,向下沉降形成分立极光弧。为了解释分立极光的形成提出了20多种理论模型,如静电激...
王迺权
文献传递
2001年8月22日亚暴期间ClusterⅡ穿越磁尾等离子体片的观测分析
<正> 磁层亚暴是地球空间最重要的能量传输与释放过程,是最常出现的空间灾害天气。亚暴的发生与、发展与磁重联等一系列离子体物理过程密切相关。其观测分析和理论研究一直是空间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难题和热点问题。
肖池阶濮祖荫黄宗英博绥燕谢伦宗秋刚T.FritzK.-H.Glassmeier刘振兴曹晋滨史建魁沈超王迺权陈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