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里奥

作品数:206 被引量:1,508H指数:22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1篇期刊文章
  • 26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理学
  • 7篇化学工程
  • 5篇经济管理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矿业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1篇垃圾
  • 31篇生活垃圾
  • 30篇库区
  • 29篇三峡库区
  • 26篇污泥
  • 25篇污染
  • 23篇焚烧
  • 21篇填埋
  • 20篇垃圾焚烧
  • 17篇填埋场
  • 17篇飞灰
  • 15篇渗滤
  • 15篇渗滤液
  • 15篇垃圾焚烧飞灰
  • 14篇垃圾填埋
  • 14篇垃圾填埋场
  • 14篇废物
  • 13篇重金
  • 13篇重金属
  • 11篇废水

机构

  • 206篇重庆大学
  • 8篇长江师范学院
  • 8篇沈阳理工大学
  • 7篇同济大学
  • 4篇安徽工程大学
  • 3篇重庆工商大学
  • 3篇重庆市环境保...
  • 2篇教育部
  • 2篇西南大学
  • 2篇国家电投集团...
  • 2篇长安汽车(集...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 1篇重庆工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宜宾学院

作者

  • 206篇王里奥
  • 64篇黄川
  • 31篇刘元元
  • 24篇袁辉
  • 19篇林建伟
  • 16篇黄本生
  • 15篇胡刚
  • 14篇宋珍霞
  • 14篇马培东
  • 12篇崔志强
  • 12篇钟山
  • 12篇陈大勇
  • 11篇包亮
  • 11篇王敏
  • 10篇李晓红
  • 9篇裴廷权
  • 9篇詹艳慧
  • 9篇杨水文
  • 8篇刘莉
  • 8篇丁世敏

传媒

  • 24篇重庆大学学报...
  • 14篇环境工程学报
  • 13篇中国给水排水
  • 5篇长江流域资源...
  • 5篇环境科学与技...
  • 5篇安全与环境学...
  • 5篇环境科学与管...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环境污染与防...
  • 4篇上海环境科学
  • 4篇环境卫生工程
  • 3篇四川环境
  • 3篇硅酸盐学报
  • 3篇矿业研究与开...
  • 3篇新疆环境保护
  • 3篇矿业安全与环...
  • 3篇重庆环境科学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3篇重庆大学学报...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19篇2010
  • 26篇2009
  • 16篇2008
  • 14篇2007
  • 11篇2006
  • 13篇2005
  • 12篇2004
2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CMP制剂与生物膜法联合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2010年
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MCMP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投加MCMP能促进渗滤液COD、NH3-N、TP的去除,在反应时间72 h,间歇曝气36h,接种量(VMCMP:V水)为1/8000,进水pH值8时处理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达到37.56%、72.74%、51.56%。MCMP技术与生物膜法联合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表明:同单纯使用MCMP菌处理渗滤液相比,以陶粒为填料的MCMP生物膜系统,对TP的去除效果有明显提高,去除率达到65.23%,对COD和NH3-N去除率影响不显著。
王华梁王里奥裴廷权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生物膜法
稻草调理剂的掺量对污泥堆肥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将污泥与稻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进行好氧堆肥,研究了其温度、含水率、有机质、pH、总氮、碱解氮、总磷、有效磷、发芽指数等指标参数的变化规律,并确定了最佳堆肥方案。试验结果表明:①由稻草含量与各营养指标之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可知,总氮含量与稻草含量呈负相关,总氮的损失率比较高,应该采取保氮措施。在0.01水平下,碱解氮、总磷和有效磷含量分别与稻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0.05水平下,总磷和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②随稻草含量、微生物活性的增加,非碱解氮转化成碱解氮的速率提高,同时堆体内有机质分解速率加快,总磷和有效磷的含量增加。③堆肥完成后,各产品的种子发芽指数均大于80%,对植物生长的抑制较小,且稻草含量为9%时的发芽指数>100%,堆肥产品对植物的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④经过36d的堆肥试验研究,测定并比较了各个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发现堆肥效果最好且满足堆肥各项标准的最佳配比方案是稻草含量为9%。
陶玉王里奥黄川马培东
关键词:城市污泥堆肥
三峡库区垃圾堆放场稳定化周期的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分析了垃圾堆放场稳定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确定有机质、浸出液COD、垃圾组分和垃圾产气量为三峡库区垃圾场稳定化程度的判别指标 ,并且建立了稳定化评价标准 .通过垃圾采样和实验研究 ,并进行归类统计分析 。
王里奥林建伟刘元元
关键词:三峡库区垃圾堆放场稳定化周期影响因素
三峡水库消落带富营养化污染演化分析与生态治理
三峡水库在630多km长的流域两岸将形成水位落差达30m、呈周期性涨落、水流往复振荡运动和水流速度大幅度减缓的水陆交互式生态系统,即消落带生态子系统.同时,水库每年还将受纳重庆市高达13亿t的生活污水,以及广大农村面源产...
刘信安王里奥
关键词:富营养化消落带流域环境水体污染生态治理三峡水库
文献传递
城市垃圾处理技术模糊综合评价被引量:12
2002年
城市生活垃圾 3种处理技术各有利弊。涉及到具体情况时 ,面临的将是一个复杂困难的选择工作。通过对垃圾处理三大技术的综合分析 ,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指标体系 ,然后用模糊数学的方法 ,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归一化、综合评价 ,最后得到一个通用的评价模型。选择采用 3大类评价因子 :第1类经济评价因子 ,第 2类环境评价因子 ,第 3类其他评价因子等 ,建立了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以拟建的某垃圾场为实例 ,应用模糊评价模型进行评价 ,得到了堆肥为最适合的处理方法的结论。
刘元元王里奥黄川林建伟
关键词:综合评价城市垃圾处理技术
氨基酸盐吸收剂对煤层气中CO2的去除特性被引量:1
2020年
为探究氨基酸盐吸收剂对煤层气中CO2的去除特性,利用循环式吸收和再生实验,分别对3种由氨基酸盐与甲基二乙醇胺(MDEA)组成的混合吸收剂,进行煤层气CO2吸收和解吸特性研究,并与相应的单一氨基酸盐及传统的胺类吸收剂单乙醇胺(MEA)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单一氨基酸盐吸收剂与MEA具有相似的CO2吸收能力;添加MDEA后,氨基酸盐对CO2的吸收和解吸性能得到明显提升;由于精氨酸分子中特殊的氨基基团,精氨酸钾(KARG)与MDEA的混合溶液获得了最高的CO2初始吸收速率(1.13E-03mol·L^-1 s^-1)、最高的初始解吸速率(7.70E-04mol·L^-1 s^-1)及最高的净循环负荷(0.714mol/mol)。综合考虑CO2去除性能和吸收剂成本,混合吸收剂KARG+MDEA在煤层气纯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胡芯悦黄川李一夫王里奥
关键词:解吸甲基二乙醇胺
垃圾分选滚筒筛清洗装置
一种垃圾分选滚筒筛清洗装置,应用于垃圾分选滚筒筛的清扫,在滚筒筛筛体内设有清洗喷管、滚筒筛清扫刷,清洗喷管清洗介质可以是水或气体,清洗用水可以是常压水,也可以用高压水;清洗气体可以采用压缩气体喷吹清洗系统;滚筒筛清扫刷通...
李蜀庆屈超蜀宋福忠王里奥彭绪亚
文献传递
利用城市污泥堆肥及建筑弃土种植麦冬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将污泥堆肥产品分别与建筑弃土按0%、10%、20%、30%、40%和50%(湿重)的比例配制营养土,以麦冬为例进行180 d的栽培实验,分析了营养土对麦冬生长特性、植物体内及栽培土壤中营养学指标和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选择营养土较佳配制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堆肥比例在50%时麦冬生物量增加率、新生芽数及地表部分比重为最大值,在30%时纺锤体肉质数减少率为最大值;随着营养土中堆肥比例增加,麦冬体内养分含量、重金属积累量随之增加,均在50%时达到最大值;栽培土壤养分越多损失量越多,各指残留率越低,同时全磷、全氮及K含量降低率较有效磷、碱解氮小得多,Cr降低率在5.20%~8.34%之间,Zn降低率在3.27%~17.35%之间;堆肥比例在40%以上的营养土对麦冬生长效果好,但较佳配制方案为堆肥产品占20%。
王里奥陶玉罗书鸾马培东陈大勇杨威
关键词:污泥堆肥营养土
汞矿区周边土壤和溪流底泥对汞的吸附解吸特征被引量:8
2017年
为充分认识汞在土壤和底泥中的吸附解吸特征,采取恒温水平振荡法对汞矿区周边未污染土壤和溪流底泥进行了Hg^(2+)的吸附解吸实验并用吸附等温方程和动力学方程对吸附过程进行了拟合对比。结果表明,土壤和底泥对Hg^(2+)的吸附过程类似,在中性条件下,其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 848.77 mg·kg^(-1)、941.25 mg·kg^(-1)在过酸或者过碱的条件下,均不利于土壤和底泥对Hg(Ⅱ)的吸附;在初始5 min内,土壤和底泥对Hg^(2+)的吸附量分别达到了饱和吸附量的72.64%、62.68%,200 min内基本达到吸附饱和;Hg^(2+)在土壤和底泥中的吸附量越大,其解吸量也越大,土壤对Hg^(2+)的吸附量及量成正比例关系,且Hg^(2+)一旦进入土壤或底泥,则很难再被解吸出来,土壤和底泥的最大解吸率分别为0.92%、1.32%。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 3种曲线均能较好地拟合土壤和底泥二者对Hg^(2+)的等温吸附过程,但Langmuir的拟合度更高,显著水平分别达到了0.997 6,0.995 9;Elovich、双常数方程均能较好地拟合土壤和底泥对Hg^(2+)的吸附动力学过程,Eovich方程更适合拟合土壤对Hg^(2+)的吸附动力学,双常数方程更适合底泥的动力学拟合,显著水平分别达到0.935 0、0.919 9。
陈绍杨王里奥王惠俊史晓娟赵学王磊
关键词:底泥吸附解吸
基于GIS的重庆市固体废弃物管理信息系统被引量:9
2002年
重庆市沿江两岸堆放了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 ,直接威胁重庆市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因此 ,有效的管理重庆市固体废弃物是处理和处置的重要保证。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GIS重庆市固体废弃物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收集与数据体系、数据库的设计、系统数据结构、系统功能 ,将固体废弃物的相关技术、计算机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 ,为垃圾管理提供快捷、方便、科学的管理和决策支持。通过调查、收集重庆市的大量数据和图形资料 ,引入GIS ,研制和开发了本系统。系统包括 6个子系统 :数据输入、数据查询、数据库管理和维护、模型库管理、应用和输出。
林建伟王里奥袁辉刘元元黄本生
关键词: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收集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