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陈路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螯虾
  • 6篇克氏原螯虾
  • 2篇等级秩序
  • 2篇活率
  • 2篇SOD
  • 2篇MDA
  • 2篇存活
  • 2篇存活率
  • 1篇氮元素
  • 1篇性别
  • 1篇盐度
  • 1篇养殖
  • 1篇异步
  • 1篇优先权
  • 1篇有权
  • 1篇幼体
  • 1篇植被
  • 1篇中华鳖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环境

机构

  • 9篇南京大学
  • 6篇江苏省淡水水...
  • 2篇江苏省林业科...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9篇王陈路
  • 7篇黄成
  • 4篇唐建清
  • 3篇石磊
  • 2篇李佳佳
  • 2篇陈翔宇
  • 2篇何连帅
  • 2篇王磊
  • 1篇刘国兴
  • 1篇陈友明
  • 1篇刘茂松
  • 1篇田捷
  • 1篇曾小翠

传媒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饲料工业
  • 1篇水产科学
  • 1篇Agricu...
  • 1篇生物安全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灌木柳对污水氮元素净化的时效及量效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模拟静态人工湿地环境,移栽灌木柳,研究其对污水中氮元素的净化效率。[方法]在时效试验中设立半年栽组(HY组)、半月栽组(HM组)和无柳对照组(C组),在量效试验中设置3棵/箱组、6棵/箱组、9棵/箱组和无柳对照组,来检测污水浸入后氨氮、硝氮的变化趋势。[结果]时效试验中HY组效果最好,灌木柳扦插期越长,对氨氮的净化率越高。量效试验中6棵组和9棵组的净化率均达95%净化目标。[结论]最佳量效和最短时效分别为17棵/m2(6棵/箱)和1 d。
石磊王陈路乔出黄成刘茂松
关键词:灌木柳氨氮硝氮
Living Conditions of Bellamya sp. in Polluted Aquatic Environment with Five Varieties of Aquatic Vegetation in Winter
2012年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explore living conditions of Bellamya sp. in polluted water with aquatic vegetation in different varieties. [Method] With wetland in winter simulated, effects of polluted water on SOD, MDA and survival rate of Bellamya sp. were researched to further study living condition of Bellamya sp. in wetlands at scale with aquatic vegetation. [Result] According to simulation, Altemanthera philoxeroides was highest in survival rate and Wolffia arrhiza was the lowest; SOD activity of Bellamya sp. changed from decreasing to increasing; MDA activities changed from increasing to decreasing in groups of Wolffia arrhiza, Salix saposhnikovii and control group and changed little in group of Ceratophyllum demersum and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The changes of MDA in group of Oenanthe stolonifer proved much more complicated. [Conclusion] Of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with five varieties of aquatic vegetation, combined group of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and Bellamya sp. was of significant resistance against eutrophication, and the group of Wolffia arrhiza and Bellamya sp. proved with poorest in resistance.
王磊石磊何连帅王陈路唐建清
关键词:SODMDA
不同地位克氏原螯虾对社会环境改变的行为反应被引量:6
2015年
为探究不同社会地位的亚成体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对利益的分配,以及对社会环境改变(体型较大的入侵同类)各自做出的行为反应,本文统计已确立等级序列的成对同性别螯虾对隐蔽所的占有情况,并视频拍摄同性别螯虾入侵时,入侵者及不同地位的原居者的格斗行为,分析格斗次数、格斗时间、首次攻击及被首次攻击对象多个参数。在隐蔽所占有实验中,71%为优势者占有隐蔽所,7%为从属者占有,共同占有或没有占有的各11%。在入侵-反入侵实验中,雄性入侵者对2只原居虾之间的攻击选择无显著差异,雌性入侵者首次攻击显著选择与原优势者格斗;雄性原居者中优势者对入侵者和原从属者的攻击无显著差异,雌性优势者则显著选择与入侵者格斗;雄性原居者中从属者显著选择与入侵者格斗,雌性从属者对入侵者和原优势者的攻击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优势者优先占有资源;雌雄螯虾在入侵和面临入侵时有各自不同的策略;不同地位的螯虾在反入侵时行为反应也各有不同。
王陈路曾小翠沈佳琰黄成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等级秩序社会环境性别
食性对克氏原螯虾格斗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研究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在生菜、鲫鱼、配合饲料三种不同食物喂养8 d后格斗行为的差异性。考察了两两配对后45 min内的格斗总时间、格斗次数、平均每次格斗时间、弹尾(逃逸)次数数据。结果显示:饲料喂养的螯虾的格斗总时间显著小于生菜组(P<0.05),极显著小于鲫鱼肉饲养组(P<0.01);格斗次数上饲料喂养组显著(P<0.05)小于鲫鱼组、生菜组;单次格斗时间上(单位强度)饲料组显著低于鲫鱼组(P<0.01);弹尾(逃逸)次数饲料组显著小于生菜组、鲫鱼组(P<0.05)。本研究结论为人工配合饲料喂养能降低螯虾的种内格斗行为。
陈翔宇王陈路黄成李佳佳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食性饵料
盐度对克氏原螯虾格斗行为及存活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为研究不同盐度的水体环境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格斗行为的影响,设置了0、4、8、12四个盐度组,单个隔离饲养螯虾3周以上,之后两两配对,对其格斗行为进行观察。录制监控视频后进行分析,统计了格斗的时间、次数,并比较了各组间单次格斗在时间强度上的差异性以及不同时间强度单次格斗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盐度为4的试验组螯虾的格斗时间显著长于盐度为12的试验组(P<0.05);在格斗次数方面,盐度为4的试验组显著高于盐度为12的试验组和0盐度组(P<0.05);而在每次格斗时间以及不同时间强度单次格斗的分布上,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为进一步了解盐度对克氏原螯虾生存的影响,还进行了螯虾对不同盐度的存活耐受性试验,试验结果:克氏原螯虾亚成体的安全盐度为≤6。
陈翔宇王陈路李佳佳唐建清黄成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盐度
克氏原螯虾幼体及亚成体对中华鳖的趋避行为被引量:3
2013年
【背景】在我国,克氏原螯虾是一种外来入侵水生生物,已经对入侵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方法】在Y形水迷宫中,研究有经验和无经验的幼体及亚成体克氏原螯虾对中华鳖的趋避行为。【结果】幼虾无论是否有经验都会显著回避中华鳖,降低外倾性;而亚成体虾对中华鳖的反应不及幼虾灵敏。【结论与意义】2种不同发育阶段的外来入侵物种克氏原螯虾均会回避土著物种中华鳖,为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和动物行为学及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王陈路覃简萍黄成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中华鳖捕食
克氏原螯虾领域占有现象的研究及其在养殖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5年
在室内小型水体、户外中型水体及池塘大型水体3种环境下同步和异步养殖克氏原螯虾,对比了存活率、残肢率和质量变异系数等指标。小型、中型水体同步组的残肢率均显著低于异步组(P值分别为0.007、0.016);中型水体同步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异步组,P=0.006;中、大型水体同步组螯虾质量变异系数均小于异步组(P值分别为0.015、0.002)。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存在先期领域所有权现象,即"有产者原则"。人工养殖中异步放养虾苗违背该原则,易增加螯虾群体自相残杀而导致存活率下降;同步放养则符合"有产者原则",有利于降低螯虾种内格斗。试验结果为解决高密度水产养殖中克氏原螯虾自相残杀而导致的减产提供科学依据。
王陈路高倩影唐建清刘国兴黄成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
冬季5种水生植被污水环境中环棱螺的生存状况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在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中,不同水生植被下的污水中环棱螺的生存状况。[方法]通过模拟冬季不同植被湿地条件,检测污水对太湖环棱螺(Bellamya s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及其存活率的影响,探究不同大型湿地水生植物模型条件下太湖环棱螺的生存状况。[结果]在不同水生植物建立的湿地模型中,从环棱螺的存活率来看,水花生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芜萍组存活率最低;环棱螺的SOD活性均为先降后升的趋势;MDA活性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异,芜萍组、灌木柳组和对照组为先升后降,最后趋于一致,而金鱼藻组和水花生组无明显变化,水芹菜组变化比较复杂。[结论]在冬季的5种水生植被环境中,水花生与环棱螺的组合对富营养化污水有明显的抵御效果,而芜萍与环棱螺的组合效果最差。
王磊石磊何连帅王陈路唐建清
关键词:SODMDA存活率
不同地位克氏原螯虾胜利者-失败者效应的稳定性被引量:1
2016年
为探究不同地位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kii)胜利者-失败者效应的稳定性。通过视频拍摄优势者和从属者在新的领域中各自与等重量级雄性螯虾连续遭遇战,统计胜负场数、格斗次数、时间、优势指数等多个参数。在与陌生对手的首次交战中,40个优势者中有23只螯虾取得了胜利,17只失败,胜负比例之间差异不显著;而从属者中获胜比例为18/40,与失败者的比例之间也没有差异,说明优势者和从属者之间原有的等级地位并不被陌生对手识别。在与陌生对手的第二次交战中,获胜的优势者中18/23的螯虾再次胜利,极显著高于失败的螯虾比例;获胜的从属者中,仅11/18的螯虾再次胜利,与失败者的比例之间不显著;而失败的优势者中,13/17的螯虾持续失败,失败的从属者中,17/22的螯虾持续失败,均显著高于获胜的比例,说明不同地位的螯虾胜利者-失败者效应稳定性不同,优势者的胜利者-失败者效应均比较稳定,而从属者的失败者效应稳定,胜利者效应并不稳定,一胜之后不能获得稳定、完全的二胜。对格斗次数、时间、优势指数等参数统计分析发现,胜利或失败的优势者以及从属者在格斗策略上有较大的差异。
王陈路田捷陈友明黄成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等级秩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