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颖

作品数:71 被引量:359H指数:10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针灸
  • 10篇针刺
  • 10篇中医
  • 9篇教学
  • 8篇子通道
  • 8篇离子通道
  • 8篇钾离子
  • 8篇钾离子通道
  • 6篇蛋白
  • 6篇电针
  • 6篇电针内关
  • 6篇心病
  • 6篇缺血
  • 6篇瘢痕灸
  • 6篇内关
  • 6篇冠心病
  • 6篇肝癌
  • 5篇心肌
  • 5篇针药
  • 5篇针药结合

机构

  • 69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沈阳市第七人...
  • 2篇沈阳市中医院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沈阳市第二中...
  • 1篇鞍山市肿瘤医...
  • 1篇丹东药业集团...

作者

  • 69篇王颖
  • 15篇戴俭宇
  • 12篇王列
  • 10篇李迪
  • 9篇张晓露
  • 8篇荆秦
  • 6篇陈以国
  • 6篇马铁明
  • 5篇王威
  • 5篇王熙
  • 4篇曹锐
  • 4篇关圣涛
  • 3篇于本性
  • 3篇包永睿
  • 3篇吴兆利
  • 3篇王巍
  • 3篇李梦迪
  • 2篇侯国亮
  • 2篇王帅
  • 2篇卜祥伟

传媒

  • 14篇实用中医内科...
  • 5篇中国中医药现...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当代医学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针刺研究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成药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9篇2017
  • 8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6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王颖针药结合治疗心阳不振型早搏经验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由于现代医学中,西医对于治疗心脏病中的早搏效果较为局限,而相对来说中医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小,于是总结王颖教授关于如何利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心阳不振型早搏的临床经验,以供后人学习参考。方法通过随诊观察王颖教授治疗心阳不振型早搏患者数例,分析其常用中药配伍、用药剂量和随证加减以及主要的针灸选穴和针刺方法,并记录患者服药后的身体状况,舌象,脉象以及自我感觉变化,总结临床经验。结果王颖教授常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兼以助阳化气药物并结合长针刺法治疗早搏,对早搏患者治愈率达98.5%,效果十分良好。结论王颖教授在临床中使用针药结合治疗早搏患者的疗效显著,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避免了西医治疗可能加大早博患者心脏负荷的风险,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更多早搏患者带来福音。
荐坤王颖
关键词:早搏针药结合中药配伍针灸选穴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20年
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且患病年龄逐渐趋向年轻化,我国的防治工作已初见成效,人民对此类疾病的预防认识也有一定的提高和深入,但其整体发病率仍在逐年升高,因而受到广大医疗研究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研究人员进行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不断的探究和寻找各种具有高效、安全、经济、方便等优势的治疗手段,在为减轻广大患者疾病痛苦的过程中不断作出努力。通过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结果查询和阅读发现,现今临床中,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手段,常见西医疗法主要分为药物治疗、溶栓治疗以及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此类疗法因其快速、高效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常见的中医疗法主要包括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的使用、中成药治疗、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疗法以及中医针灸治疗等方式,其最突出的临床优势为创伤性小,操作简单方便,材料易获取,治疗费用低,疗效突出而被广大患者接受和选择;每种疗法各有优势,临床中要根据患者发病情况和治疗需求的不同而选择最具针对性,最适合的治疗方式,从而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缓解患者的痛苦,挽救生命的目的。对上述各种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日后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选择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张柔王颖
关键词:心脏病胸痹心痛急性心肌梗死真心痛中医治疗西医治疗
CBL+CP教学在《中医针灸内科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ease.basedlearning,CBL)与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CP)相结合,在《中医针灸内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效果。方法将我校2013级针灸普通班60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班和试验班,每班30人。对照班以传统方式授课,试验班则采用CBL与cP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期末进行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借助SPSS17.0对两班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班理论成绩和实践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班,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和P=0.000)。结论《中医针灸内科学》教学中,CBL与cP相结合,不仅可提高学生理论成绩,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王颖张晓露许亚涵戴俭宇王威荆秦王熙王列于本性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改革
王颖三寸毫针深刺“曲垣”辨治颈肩综合征被引量:2
2016年
王颖教授认为颈肩综合征系脉络空虚或痹阻,深层肌肉受损,表现多介于颈椎病颈型与神经根型之间,并伴不同程度肩周肌肉张力增高,临床多误诊为肩关节周围炎。使用三寸毫针深刺局部穴位,使针体直达病所,加快得气速度,疏通经络,助气行血。王颖强调显效关键是得气,正乃"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肌痹无论病变部位大小,都需用深刺。特别指出适度深刺,可加速得气,提高针刺治疗效果;须熟知人体解剖结构,方可既提高针刺疗效又保证医疗安全,所谓"深浅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按"以痛为腧"原则,选肩颈部颈夹脊、风池、天柱、肩中俞、肩外俞、曲垣、肩井、秉风、肩胛缝周边阿是穴、胸椎周围阿是穴等;曲垣向内下斜刺,可刺及浅层斜方肌与菱形肌以及深层竖棘肌,提高针刺疗效。应尽量使针尖朝向压痛点或条索处适度深刺;压痛点常随疾病好转而改变,每次针刺前应重新找寻痛点,及时调整针刺部位;须专心体会针下感觉,缓缓刺入;留针禁止变换体位,以免发生气胸,即使患者体态较丰腴,亦不可加大肩部穴位针刺角度。
张晓露王颖
关键词:颈肩综合征肌痹深刺得气以痛为腧老中医经验
基于“脾虚生痰,痰瘀互结”理论探讨健脾化痰祛瘀调节内质网应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被引量:2
2024年
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沉积于血管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而导致血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的一种慢性炎症改变,其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造成较高病死率和致残率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跟内质网应激有很大的关系,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脂质和胆固醇的超负荷等刺激因素,均可引起内质网的紊乱,进而诱发内质网应激。持续性存在的内质网应激状态会进一步诱导细胞凋亡,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医理论认为,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日久生瘀,痰瘀互结阻于脉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本文基于“脾虚生痰,痰瘀互结”理论探讨健脾化痰祛瘀调节内质网应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为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周雪王颖丛珊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内质网应激瘀血
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针灸学课程改革探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基于混合教学模式,对针灸学课程教学进行探索与实践,总结方法与经验,提高教学效率。方法将120名学生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实验班,B组为对照班,在经过不同教学模式的培养后,比较两组学生针灸实践操作,病例分析,笔试答题等多方面能力。结果经过一学期不同模式下的教学活动后,A组学生各项测试的平均水平高于B组学生,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新针灸学课程教学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针灸学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戴俭宇王颖
关键词:混合教学针灸学教学改革
巴林特小组结合人物雕塑在针灸临床课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结合人物“雕塑”在针灸临床课中的运用,以提高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方法采取自愿参与原则选择针灸推拿专业学生10名,按照巴林特小组操作流程对临床案例进行讨论,讨论后,学生对案例中人物关系做出“雕塑”。结束后,应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于干预前后测评教学效果。结果实施干预后,学生的共情能力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林特小组结合人物“雕塑”可有效改善医学生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提高医学生的共情能力。
荆秦王巍吴兆利王颖王威王熙侯国亮
关键词:人物雕塑医学教育共情能力
复方木鸡颗粒对CCl_4诱导大鼠肝硬化的防治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复方木鸡颗粒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硬化的防治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0.1 mg/(kg·d)]组,复方木鸡颗粒高、中、低剂量[1.62、0.54、0.18 g/(kg·d)]组。腹腔注射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给药组动物按上述给药剂量,从造模第2周起连续灌服,并按体质量变化调整给药量。检测大鼠血清中转氨酶(ALT、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IV-C)及肝匀浆中羟脯氨酸(HYP)含有量。同时进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3周时,复方木鸡颗粒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较模型组有一定的改善,其中对血清中AST值、肝匀浆中HYP值的调节作用较为明显;5周及7周时,与模型组相比,复方木鸡颗粒组大鼠血清各项肝功指标均改善显著,其中对血清中AST、TP、ALB、TG、HA、IV-C值及肝匀浆中HYP含有量的改变作用最为明显。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3、5、7周时复方木鸡颗粒各给药组大鼠肝脏损伤程度均明显减轻。复方木鸡颗粒作用效果与用药时间呈正相关,用药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其中高剂量组治疗效果与秋水仙碱组相似。结论复方木鸡颗粒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硬化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推测其可能通过在不同时间不同程度地调节大鼠血清各项肝功能指标,发挥降酶保肝、抗纤维化形成等作用,从而起到防治肝硬化的作用。
王颖王帅包永睿李天娇孟宪生
关键词:复方木鸡颗粒肝硬化四氯化碳
电针内关穴及列缺穴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研究电针内关穴及列缺穴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内关组、列缺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采用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85 mg/kg)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针刺内关、列缺、非经非穴进行干预,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技术,观察电针前后各组大鼠心肌细胞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及蛋白激酶G(protein kinase G,PKG)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KA、PKC、PKG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和列缺组PKA、PKC、PKG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1,P<0.05),非经非穴组PKA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与内关组比较,列缺组、非经非穴组PKA、PKC、PKG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P<0.05);与列缺组比较,非经非穴组PKA、PKC、PKG表达量升高(P<0.01,P<0.05)。结论电针内关穴和列缺穴均可以降低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蛋白激酶的表达量,且内关穴的针刺效应优于列缺穴。
王颖李迪戴俭宇刘昱甫荆秦王熙王列
关键词: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G内关穴列缺穴
基于针刺调“气”思想治疗不寐被引量:5
2019年
不寐是临床常见疾病,目前通过针刺治疗不寐已经成为一种常用手段。《黄帝内经》指出针刺目的在于调气,而不寐与'气'密切相关。文章介绍通过针刺调理营卫之气以及脏腑气机治疗不寐,并且举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丁思元王琪格张志星王颖沈宇平安利君陈以国
关键词:调气针灸治疗不寐营卫脏腑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