璩向宁
- 作品数:57 被引量:245H指数:9
-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宁夏中部区域开发和生态变化的回顾与反思
- 宁夏中部地区北与宁夏平原为邻,南以麻黄山一罗山、黄家洼山南麓一线与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相隔,该区地处中国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年降水变率大,地表沙质疏松,春季少雨多风,加上过度的人为活动,以及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
- 璩向宁
- 关键词:生态环境农牧交错带土地承载力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
- 文献传递
- 宁夏沙湖历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水质污染是中国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防治水质污染已成为中国环境保护的一项紧迫的任务。以宁夏沙湖为研究对象,运用主分量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2000—2009年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了评价。绳索果发现:(1)2000—2009年沙湖水质整体上呈现逐渐好转的趋势;(2)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反映水质污染级别,主分量分析法则可以反映水质污染程度,将2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可以使水质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客观。
- 罗燕珠璩向宁
- 关键词:水污染模糊综合评价法
- 宁夏沙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被引量:2
- 2002年
- 探讨了宁夏沙区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宁夏沙区生态环境建设应注重生态系统生态学、仿自然原型和生态经济学的认识与运用 ,治理措施应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 ,符合客观自然规律 ,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 璩向宁
-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系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
- 大银川旅游区的区域旅游产业的优化被引量:4
- 2003年
- 大银川旅游区是宁夏旅游的首位区;分析了大银川旅游区的中心城市的资源优势及客源市场,提出了大银川旅游区的区域旅游产业的优化模式,依据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将整个区域合成一带,联合开发,优化该区的旅游产业。
- 张永香璩向宁
- 关键词:区域旅游产业客源市场
- 贺兰山东麓新构造运动特征初探被引量:7
- 1991年
- 本文根据贺兰山东麓断裂带和地貌特征,讨论了断裂带活动的方式、次数和力学性质,表明新构造运动在不同地段造成不同地貌,但又受断裂整体活动的控制具统一性。确定晚更新世以来经历4次剧烈的活动,具右旋性质,并且构造相对稳定时间呈缩短趋势。
- 单鹏飞温晋林璩向宁
-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
- “数字地球”时代的我国西部可持续发展
- 2002年
- “数字地球”作为新世纪信息时代的新目标和制高点,必将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出发,应用“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阐述了“数字地球”技术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和应用方向,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
- 李磊璩向宁
-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数字地球信息数据库电子地图地理信息系统
- 宁夏阅海湿地水质评价及其空间差异性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为了进一步查明水深、芦苇分布、进水口、排水口分布等因素对宁夏阅海湿地水质的影响程度,于2019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分别对阅海湿地水质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了14个水点采集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湿地水质的空间分布差异性特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阅海湖泊水质指标季节分布特征为,各水质指标大多介于Ⅲ~Ⅳ类水质。其中,5月水质最差,11月相对较好,8月居中。(2)阅海湖泊水质指标空间分布特征为,5月阅海水体在浅水区属于Ⅱ类水质,在芦苇区、入水口、深水区属于Ⅳ类水质;8月在深水区、芦苇区属于Ⅳ类水质,在入水口属于Ⅰ类水质,在其他区域均属于Ⅲ类水质;11月在入水口属于Ⅳ类水质,其余区域属于Ⅲ类水质。(3)阅海湖泊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与旅游活动、人工补水、鸟类栖息繁衍等外源输入、自然和人为原因对湖泊底泥的扰动有关。研究结果对阅海湿地等干旱区水资源的管理以及生态环境治理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杨蕾璩向宁马正虎张矞勋田媛何志润
- 关键词:水质
- 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被引量:15
- 1999年
-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土地评价纲要的分类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并给出了该地区的土地适宜性能、质量等级、数量分布及亚级的数量和分布特征.
- 张建明郁光磊璩向宁
- 关键词:土地适宜性土地利用
- 1987-2022年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24年
- 研究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的演变特征,对河道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文中基于1987-2022年8期Landsat卫星影像,利用修正的归一化水体指数对黄河河道进行提取,计算不同时期的河道宽度、河道面积、摆动幅度以及摆动速率,分析35年间黄河银川平原段的摆动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5年间,河道宽度平均减小0.36km,河段面积平均减小0.66km^(2)。河道左岸平均每年向右摆动0.10km,R1、R2、R3河段左岸向左向右的摆动速率之比分别为1:2.12:2.53和1:4.19:5.33;河道右岸平均每年向右摆动0.004km,R1、R2、R3段河道右岸向左向右平均摆动速率之比分别为1:0.82:2.16和1:1.90:3.19。河道整体呈萎缩趋势且向右偏移,黄河银川平原段下游摆动变化程度更为严重。河道在时间上的变化可能与自然因素与人类筑坝蓄水等人类活动相关,在空间上的变化可能受制于河道径流及河岸物质组成的差异。对于黄河银川平原河段,防护建设应重点关注在下游河段。
- 张伊婧璩向宁王磊王磊谭鹏
- 关键词:河岸堤岸防护黄河
- 内蒙古—新疆公路建设与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2001年
- 修建一条东起呼和浩特西至乌鲁木齐,沿中蒙边界延伸的公路。将会极大地改善新疆和内蒙古西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交通状况和通达条件,增强西北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 璩向宁
- 关键词:经济联系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