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先德
- 作品数:35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基于多项式拟合的侧扫声呐镶嵌成图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项式拟合的侧扫声呐镶嵌成图方法及系统,涉及声纳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获取原始数据,并对原始数据进行解码和特征提取;根据时间数据和回波强度数据构建瀑布图;根据定位数据判断原始数据中原始航迹点是否被...
- 孔敏杨锦坤郎诚王风帆田先德刘志杰刘玉龙余佳韦广昊
- 图像处理技术在位场数据边界识别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边界识别方法是重磁位场数据解释中非常重要的反演技术,是进一步深化解释工作的基础。在总结传统边界识别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图像处理技术在边界增强与边界拾取方面的应用现状,讨论了图像处理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最终指出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中的图像分割方法,可提升边界识别的效果与自适应能力,为位场解释技术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王风帆吴云帆孔敏田先德
- 关键词:重磁勘探图像处理
- 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数据分类与组织被引量:5
- 2019年
- 信息技术的快速变革,有效驱动海洋信息化的发展与创新。实现海洋信息资源的高效存储和管理,需要对海洋数据管理体系进行统筹规划。文章根据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数据特点,进行了数据层次分类研究,分析了数据标准化过程,确立了基于文件和数据库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数据存储策略,提出结构化事务型数据库、结构化分析型数据库(NewSQL)和非结构化计算型数据库(NoSQL)相结合的数据组织架构。该数据分类组织方案为实现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数据规范化管理、集约利用和共享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其他海洋数据分类与组织研究提供了参考。
- 刘志杰孔敏舒雨婷王风帆韩璐遥田先德
- 关键词:数据组织数据分类数据库
- 一种基于克里金插值的多台站远洋磁力勘探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克里金插值的多台站远洋磁力勘探方法,计算测区中心点经纬度坐标,获取磁力测量在测区作业的起止时间;设置搜索半径,获取半径范围内的地磁台站对应时间范围的日变曲线,设获取台站数量为n;确定距离最近台站并将其...
- 王风帆田先德余佳孔敏舒雨婷李维禄耿姗姗刘志杰
- 海洋地球物理资料整编技术规范
- 本文件确立了海洋地球物理资料整编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流程,规定了整编海洋地球物理资料的基本要求,并规定了整编重力资料、磁力资料、反射地震资料、海底地震资料、热流资料、元数据提取等方面所要求的内容、格式、整编报告和清单编制。本...
- 刘志杰孔敏田先德王风帆余佳舒雨婷李维禄
- 一种重力位场边界识别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位场边界识别方法及装置。首先对重力异常网格数据进行边界增强,以提取边界线;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再次对重力异常网格数据进行边界增强,以获得增强边界的极大值点,并利用极大值点对提取的边界线进行标定。本申请提...
- 王风帆杨锦坤霍永伟孔敏余佳田先德
- 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及其应用——以南海及其周边区域为例被引量:1
- 2018年
- 文章介绍最新的第12代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12)模型,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的日期,应用该模型提取和计算1997—2017年全球地磁正常场值并绘制平面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地磁正常场的总体结构较稳定,IGRF模型具有可靠性。以南海及其周边区域为例,应用IGFR-12模型,采用数据统计、图形展示和时间域对比的综合分析方式,分析其在不同时间段内地磁正常场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磁正常场值总体较低,变化较缓慢,呈增长趋势;地磁正常场总体北高南低且变化较大,同一纬度西高东低且变化较小;地磁正常场变化量由大到小的时间段依次为2012—2017年、2007—2012年、1997—2002年、2002—2007年,与IGRF-12中不同模型的差异相对应;IGRF模型中确定场模型数据的稳定性较优,预测场模型的可靠性较高但需进一步校正。
- 孔敏田先德王风帆李维禄张瑞端宋晓
- 关键词:国际地磁参考场
- 海底底质资料整编技术规范
- 本文件确立了整编海底底质资料的总则,规定了相应的通用要求,沉积物/岩石资料、悬浮体资料的整编内容、格式和过程,以及元数据提取、报告和清单编制、成果图件编制等方面所要求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海底底质沉积物、岩石和悬浮体等资料...
- 刘志杰余佳舒雨婷孔敏田先德李维禄王风帆王园君
- 数字深海“一张图”综合可视分析系统构建与运行
- 2024年
-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中国大洋资料中心基于深海大洋综合数据库,实现了对大洋航次调查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资料的综合管理。面向高效、可视、在线的“一张图”综合分析应用需求,以国内外多来源深海大洋数据资源为基础,面向深海空间数据管理和应用需求,紧密衔接综合数据库,对现有深海大洋数据进行必要的空间化矢量化改造,利用Java+SpringBoot、基于WebGL的Cesium等技术,开发了基于GIS的深海空间数据管理系统、综合展示与可视分析系统,研发了深海空间数据资源地图、深海态势分析、工作规划部署、资源潜力评估、装备效能分析和数据评估检验等专题应用分析功能,架构起数字深海“一张图”综合可视分析系统。该系统已部署在国家海洋通信专网并投入业务化试运行,为我国深海大洋矿产资源勘探、环境影响评价和相关科学研究活动提供数据和信息技术支撑。
- 杨锦坤韩春花田先德韦广昊郑兵
- 海洋沉积物黏土矿物相对含量不同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 2019年
- 海洋沉积物黏土矿物相对含量计算存在多种计算方法,并不统一,限制了异源黏土矿物的整合和使用。文章选取了两种较为常见的计算方法,即Biscaye和国标中规定的计算方法,分别对东印度洋109个表层样品黏土矿物的相对百分含量进行计算,分析对比了两种方法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种计算方法结果存在显著正相关,都能显示黏土矿物分布的变化趋势,4种黏土矿物相关系数由高到底分别为:蒙皂石0.986、伊利石0.974、绿泥石0.924、高岭石0.923。相对于Biscaye计算方法,国标计算方法会增加伊利石和高岭石的相对百分含量而降低蒙皂石和绿泥石的相对百分含量。两种计算方法黏土矿物的含量相关性较好,可以建立起相互数学转换关系式。但在不同的海区,由于矿物成因、结晶程度以及混层矿物的出现可能会使衍射峰形态发生改变,从而相关性系数和转换关系也会相应发生改变。
- 舒雨婷刘志杰余佳孔敏田先德刘升发
- 关键词:海洋沉积物东印度洋黏土矿物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