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国
- 作品数:250 被引量:44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生物学更多>>
- 一种识别颜色的光浮栅器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颜色的光浮栅器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光浮栅器件包括衬底、沟道层、光浮栅层、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沟道层覆盖在衬底的预设范围上,光浮栅层覆盖在沟道层上,其中,光浮栅层用于吸收不同波长的光;沟道层用于在不...
- 李媛陈旭东田建国林列
- 厚光学非线性介质非线性吸收的理论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通过将非线性光学厚介质进行切片 ,对厚介质的非线性吸收进行了理论分析 ,所得解析结果同样适用于强的非线性区域 .对近场情况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分析 ,获得了对于光限制器设计以及Z
- 臧维平刘智波周文远田建国张春平张光寅
- 关键词:Z扫描技术薄膜光学
- Z-扫描技术与非线性光学材料性质的测量被引量:7
- 2003年
- 介绍了Z-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Z-扫描技术在测量非线性光学介质的非线性折射率、非线性吸 收系数和光学限制器等方面的应用.以细菌视紫红质(bR膜)、碘的酒精溶液和偶氮材料CN2为例,分别介绍了它 们的测量结果.给出了提高Z-扫描灵敏度的改进方法,介绍了其发展装状况.
- 祁胜文杨秀琴陈宽张连顺王新宇许棠周文远张春平田建国
- 关键词:Z-扫描非线性光学折射率高斯光束
- 近top-hat光束Z扫描理论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利用快速Hankel变换的方法,对薄介质的Z扫描进行了理论分析。讨论了近top hat光束Z扫描曲线的特征,分析了闭孔近top hat光束下限制光阑半径与光束扩束半径之比(光阑束腰比)对归一化透射率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获得最佳测量灵敏度的光阑束腰比值.在最佳灵敏度的实验配置下分析了远场光阑的大小对归一化透射率的影响.
- 杨新江臧维平田建国刘智波周文远张春平张光寅
- 关键词:高斯光束Z扫描
- LD抽运Er^(3+),Yb^(3+)共掺磷酸盐玻璃被动调Q激光器的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被引量:8
- 2006年
- 研究了以Co^(2+)MgAl_2O_4晶体为饱和吸收体的LD抽运Er^(3+),Yb^(3+)共掺磷酸盐玻璃激光器.针对双掺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和Er^(3+)的多种跃迁过程,结合Co^(2+)MgAl_2O_4晶体中Co^(2+)离子的饱和吸收特性,给出了详尽的速率方程,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了输出镜透过率、激光介质长度、谐振腔长度、腔内往返损耗、饱和吸收体长度对激光阈值、峰值功率、单脉冲能量以及脉冲宽度的影响.
- 吴朝晖宋峰刘淑静蔡虹苏静田建国张光寅
- 关键词:被动调QER^3+速率方程
- 一种光纤预制棒的新型制作方法
- 一种光纤预制棒的新型制作方法,所用到的恒温浇铸设备包括玻璃棒浇铸炉和玻璃模具。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纤芯材料玻璃液注入到恒温浇铸设备中制成玻璃棒;(2)纤芯材料玻璃棒退火后,熔拉变细;(3)熔拉后的纤芯材料玻璃棒置...
- 宋峰程振洲邹昌光于晓晨张家祥蒋雪萍田建国
- 文献传递
- 利用扫描聚焦折射率显微镜测量微通道内单细胞折射率分布
- 将扫描聚焦折射率显微镜应用于细胞的定量研究领域.在棱镜的表面制作微通道,并使细胞在通道内流动,利用反射式的方法获得了单个细胞的折射率分布.扫描聚焦折射率显微镜的空间分辨率为1μm,小于聚焦光斑的尺寸;折射率精确度为0.0...
- 孙腾骞叶青王晓婉王槿邓志超梅剑春周文远张春平田建国
- 关键词:单细胞微通道
- 由细菌视紫红质测定高斯光束的束腰位置(英文)被引量:4
- 2004年
- 介绍并测量了细菌视紫红质 (bR)的透过光强随入射光强的变化特性 ,并提出利用bR的非线性透过特性测定高斯光束的束腰位置 ,测量结果与利用已知的高斯光束参数所计算的结果相一致。
- 陈桂英郭宗霞张春平田建国Q.W.SongMingchien Huang
- 关键词:细菌视紫红质高斯光束
- 聚焦全内反射法测量物质折射率分布
- 一种物质折射率分布的测定方法,基于全内反射原理,使用柱面镜将光线会聚,使光线聚焦在折射率已知的棱镜和待测物质的接触面的一条水平直线上,使用面阵电荷耦合器件测量反射光强分布,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采集、存储、处理数据,进而得...
- 叶青孙腾骞王槿邓志超张春平田建国
- 用细菌视紫红质膜实现多进制数字光学运算被引量:10
- 2004年
- 细菌视紫红质 (bR)膜对黄光和蓝光的透射具有互补调制特性 ,由解黄光、蓝光透射光强的速率方程而得到黄光和蓝光的互补抑制透射特性的解析表达式和图示结果 .提出了无进位和无退位的多进制数字光计算的矩阵加、减运算模型 ,构造了新型光计算的基本处理模式和计算结构 ,设计了多进制矩阵的加法和减法的最佳实验方案 。
- 顾立群陈桂英郭宗霞张春平田建国张光寅Q.W.Song
- 关键词:多进制光计算透射特性速率方程调制特性细菌视紫红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