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承华
- 作品数:33 被引量:194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便携式半自动收割装置
-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半自动收割装置,包括切割装置、扶正装置和控制箱,所述切割装置安装于控制箱右端,扶正装置连接于控制箱左端顶部,所述控制箱上设有滑槽面,切割装置和扶正装置通过滑槽面移动作业,所述控制箱内设有蓄电池和电机,...
- 高鹏平俊爱程庆军高海燕田承华张俊珍
- 文献传递
- 一种便携式自动收割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自动收割装置,包括伸缩杆和发动机,所述伸缩杆下端设有刀片,所述刀片上部设有挡草板,所述挡草板上方设有安全标识,所述伸缩杆中部设有U型把手,所述U型把手上设有一组对称的把手套,所述右手边的把手套上...
- 高鹏平俊爱程庆军高海燕田承华张俊珍
- 文献传递
- 系列玉米雄穗突变系的创制
- 2019年
- 通过对野生型玉米自交系(A378)离体花粉生殖细胞N-甲基-N亚硝基脲处理所得M1~M2群体的雄穗性状的筛查,创制出3种类型的玉米雄穗突变系。结果显示,与A378相比,第1类型雄穗突变系具有无分枝、主轴发育不良、无花粉的性状;第2类型雄穗突变系显示主轴退化、主轴与分枝上部分小穗雌化的性状;第3类型雄穗突变系具有正常发育的主轴与短小簇生的分枝。这些雄穗突变性状在M2群体中均出现表型分离现象。其中,1份雄穗雌化突变系具有显性性状,别的突变系均具有隐性性状。这些玉米突变系有望用于玉米雄性生殖器官发育与性状表达遗传机制的研究。
- 李南牛鹏飞闫枫田承华李珍姜建芳申晓慧栾鑫田怀东
- 关键词:玉米雄穗突变系
- 1970s-2000s中国高粱杂交种亲本遗传距离演变的SSR分析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对中国高粱不同时期主干品种的遗传背景进行分析,全面系统了解高粱杂交种及其亲本的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及种群间遗传距离的大小,可以减少亲本选配的盲目性,有效提高杂交育种工作的预见性。应用SSR标记技术分析高粱亲本及其F1的遗传差异,探讨中国高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高粱杂种优势利用以来的优势种群演变。【方法】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中晚熟区杂交种及其亲本进行SSR标记遗传距离分析,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中国高粱杂交种优势类群,研究高粱的育种进展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的演变特点。【结果】利用109对引物对55份材料进行扩增,结果表明,47对引物有较好的多态性,共得到等位基因变异373个,平均每个等位基因检测到多态性位点7.5个,多态性位点变化范围为2—14个。供试材料标记位点的PIC变化范围为0.0351—0.8836,平均为0.6085。55个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0889-0.9500,平均为0.6011。聚类分析将55份高粱材料聚成4类,聚类结果与根据地理来源、遗传背景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年代杂交种亲本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在1970-1980年代呈上升趋势,之后略有下降。对不同杂种优势模式亲本间的遗传距离进行分析,得出Durra种群不育系×中国高粱恢复系和倾中国高粱恢复系、Kafir-caudatum种群不育系×中国高粱恢复系和倾中国高粱恢复系遗传距离远,产量高,因此,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应以Durra高粱×中国、倾中国高粱,Kafir-caudatum高粱×中国、倾中国高粱模式为主。【结论】高粱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水平有较密切的关系,高粱亲本的选配应充分考虑遗传距离。
- 王瑞王金胜张福耀程庆军田承华凌亮
- 关键词:高粱SSR杂种优势
- 国内外高粱种质资源形态性状与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4
- 2015年
- 目前,我国收集保存了大量的高粱种质资源,但与玉米、水稻和棉花等相比,高粱在遗传研究方面还有很大欠缺,应该对高粱资源的多样性进行深层次研究,以满足高粱育种方向的需要。以来源于中国和美国等国家共207份高粱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形态性状进行遗传研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为高粱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千粒质量等农艺性状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98 7,穗形等形态性状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805 1,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形态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千粒质量与株高呈正相关,与穗长、穗宽呈负相关,在选育工作中应尽量选择株高较高、穗长和穗宽都较小的品种。
- 陈艳丽田承华田怀东
- 关键词:高粱种质资源形态性状农艺性状
-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高粱杂交组合进行综合评价被引量:2
- 2015年
- 我国高粱育种工作近几年来进展不大,其原因主要是遗传基础不够丰富,材料株型不理想、耐密性差,对高粱抗性育种没有足够重视,对高粱原始材料的基础研究和系统性统计分析较少。通过对杂交组合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发现对公顷产量影响重要性排序依次为穗长>穗宽>株高>千粒质量>实际密度>实际株数,对穗粒质量影响重要性排序依次为穗宽>穗长>株高>千粒质量>实际密度>实际株数。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着重选育穗长及穗宽有优势的新品种,保证新品种的单株产量以及总产量,并进行快速推广。
- 田承华程庆军高海燕高鹏郭睿张俊珍
- 关键词:高粱产量性状灰色关联分析
- 利用SSR荧光标记构建20个高粱品种指纹图谱被引量:31
- 2015年
- 为建立高粱种子纯度及真实性鉴定技术体系,构建高粱栽培品种DNA指纹图谱数据库是必要的。利用SSR荧光标记技术筛选出36对SSR荧光标记引物,构建我国高粱杂种优势利用以来中晚熟区主推的20个品种的SSR指纹图谱。3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23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等位基因检测到多态性位点7个,多态性位点变化范围为2~12个。20个高粱品种36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多态性信息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490~0.8813和0.3144-0.8696,平均值分别为O.6976和0.6571。从36对SSR引物中筛选到多态性丰富的2对引物作为高粱品种鉴定的特征引物,2对SSR特征引物组合可区分所有供试品种。20+高粱品种的SSR指纹图谱互不相同,可以作为各品种特定的图谱,为品种鉴别提供依据。
- 王瑞张福耀程庆军田承华凌亮
- 关键词:高粱SSR荧光标记指纹图谱
- 早熟多抗高粱品种晋杂29号的选育被引量:4
- 2015年
- 晋杂29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以自选高淀粉不育系209A为母本、自选抗病恢复系J768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属早熟品种,具有抗旱、抗病、丰产等特点,2011-2012年参加山西省高粱早熟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9669.0kg/hm2,比对照种晋杂15号增产13.5%。2013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一次会议认定通过.
- 程庆军高鹏高海燕田承华张俊珍郭睿张福耀
- 关键词:高粱丝黑穗病农作物品种审定穗粒重
- 早熟酿造高粱新品种晋杂49号的选育被引量:4
- 2021年
- 晋杂49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酿造高粱新品种,2020年通过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高粱(2020)140063。该品种生育期短、株高较低、抗倒伏、淀粉含量高、单宁含量适中,是早熟酿造专用高粱品种,适宜在山西省朔州市、忻州市、吕梁市等高粱春播早熟区机械化种植。
- 高海燕程庆军田承华高鹏张俊珍
- 关键词:早熟酿造高粱栽培技术
- 抗旱、抗病高粱新品种晋杂22选育报告被引量:10
- 2010年
- 晋杂2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育成的酿酒专用高粱新品种,该品种以抗病、抗旱雄性不育系A2SX44A为母本,恢复系SXR-30为父本组配而成,具有抗旱,对高粱丝黑穗病1、2、3号生理小种免疫,抗逆性强,产量高等特点。2008年通过山西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适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区种植。
- 高鹏张福耀程庆军田承华高海燕
- 关键词: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