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滔滔
- 作品数:27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宜昌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宜昌市育龄妇女风疹抗体水平调查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三峡地区不同地区育龄期(20~39周岁)妇女1 694人的风疹抗体水平调查,为制定防治育龄期妇女感染风疹和控制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分别对宜昌市辖区内不同地貌按平原、丘陵和山区育龄期妇女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采样(血),检测风疹抗体水平。结果 1 694人中风疹抗体阳性人数为1 488人,抗体阳性率为87.84%,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24岁组,为92.45%;最低的是32岁组,为82.80%。随年龄增大抗体阳性率下降,常住人口年龄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动人口年龄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地区和分职业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宜昌市育龄期妇女抗体阳性率较高,基于2002年调查地区曾发生风疹暴发并采取了应急接种,建议维持儿童风疹疫苗高接种率,对15岁以上人群接种1剂风疹(或含风疹疫苗成分)疫苗,才能有效控制孕期风疹感染和CRS的发生。
- 佟荟潘会明严毅马静余枫华陈刚田滔滔梅红刘军肖海涛黄卫东杨荣
- 关键词:育龄妇女风疹抗体流行病学分析
- 2006—2016年宜昌市城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了解宜昌市城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特征,为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6年宜昌市城区网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6年宜昌市城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8起,累计发病数1 625例,死亡4例,无重大或较大事件发生,事件类型主要是CO中毒、水痘、流感及流感样病例事件。传染病事件主要发生在3~5月和9~11月,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12月~次年3月;56.41%的事件发生在学校,学校事件中95.45%为传染病事件;非职业性CO中毒事件的危害最大;88.46%的事件由基层级综合医疗机构报告;事件报告的时间越晚,事件持续的时间越长(r=0.548,P<0.001)。结论宜昌市城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为学校呼吸道传染病事件,应进一步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报告,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加强城郊及农村地区的安全管理。
- 田滔滔张慧琦吴周志赵鑫
- 关键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 宜昌市2006-2012年急性脑炎/脑膜炎患者的病毒学检测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了解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病毒感染病原谱构成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宜昌市选取4家城区和2家周边区县医院作为哨点医院,收集2006—2012年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血清和脑脊液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脑病毒(JEV)、柯萨奇病毒(COX)、埃可病毒(ECHO)、单纯性疱疹病毒I/Ⅱ型(HSV)、腮腺炎病毒(MuV)的IgM抗体。结果2006—2012年共检测病例2085份,JEV感染率呈逐年缓慢波动下降趋势,而Mu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7~8月为病毒感染高峰。血清和脑脊液中JEVIgM抗体阳性率为2.49%(53/2085)。在698份患者血清标本中MuV、HSV、COX、ECHO的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63%,18.77%,10.17%,8.60%。结论MuV、HSV、COX、ECHO是宜昌市6所哨点医院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病毒性感染的主要病原,应加强此类病例的监测,特别是实验室病原学检测。
- 马静马蓓蓓涂玉梅余枫华吴谨呈田滔滔
- 关键词:急性脑炎脑膜炎ELISA病毒IGM抗体
- 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宜昌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季节性规律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分析宜昌市2006—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季节性集中趋势,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7年间宜昌市流腮发病的数据资料,应用Rayleigh’s检验圆形分布法探索发病的高峰日和高峰期,应用Watson—William检验法分析各年的季节性集中趋势是否一致。结果宜昌市流腮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每年自2、3月起发病逐渐上升,至4—6月发病数达到当年最高水平,自7月起出现下降趋势,至9、10月间达到最低。7年间流腮发病均存在明显的高峰日和高峰期(P〈0.05),但各年的高峰日和高峰期不相同或不全相同(F=176.225,P〈0.01),总高峰日在5月15日,总高峰期在2月11日至8月18日。结论宜昌市流腮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高峰,高峰日多集中在4—5月间,高峰期为1月中旬至8月下旬,就此特点应开展宣传教育、接种疫苗等切实可行的预防控制措施。
- 蒋静严毅田滔滔徐英佟荟
-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 农村乙型肝炎家庭中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感染模式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了解宜昌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项目后,农村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现状,以明确HBV感染的模式,降低母婴传播率。方法基于预防接种信息平台,按"分散选点,整群抽样"的原则,随机抽取3个县市,每县市3个乡镇的乙肝家庭学龄前儿童399名为实验组,对照组按1∶2匹配正常家庭同年龄同性别学龄前儿童758名;采集全血标本3ml,分离血清送检。流行趋势分析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HBV感染阳性率比较用配对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0.05。结果共调查1 157名学龄前儿童,HBV感染率为1.12%(13/1 157),其中HBsAg阳性率为0.78%。HBsAg阳性率有随年份推移而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二者呈现负相关,相关性检验分析r=-0.948 (P<0.05)。实验组抗-HBs阳性率为70.93%(283/399);对照组抗-HBs阳性率为62.27%(472/758),实验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P<0.05)。学龄前儿童HBV血清标志物模式以单项HBsAb阳性表达模式为主(65.25%),其余模式所占比例较低。正常家庭学龄前儿童HBV感染模式单一,但乙肝家庭学龄前儿童HBV感染模式呈现多样化特征,调查结果显示有6种感染模式(HBsAg·HBsAb;HBcAb;HBsAg·HBcAb;HBsAb·HBcAb;HBsAg·HBeAb·HBcAb;HBsAg),少数儿童的感染模式提示有较强的传染性。结论宜昌市全面实施乙肝母婴阻断项目,落实孕产妇乙肝筛查,对筛检出乙肝感染者的新生儿针对性开展乙肝联合免疫措施,及早干预使得高风险新生儿乙肝感染水平得以有效控制。但仍需加强农村乙肝家庭成员乙肝宣传与健康管理,降低家庭成员聚集性感染风险。
- 徐英张培刘建华鲁芳芳田滔滔吴周志段强李山鹰杨小英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阳性率
- 湖北省宜昌市2013年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了解湖北省宜昌市急性脑炎/脑膜炎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分析病原谱构成。方法在湖北省宜昌地区开展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哨点监测,对纳入的监测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血清和脑脊液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结果总共监测病例299例,监测病例以大于45岁年龄组患者居多,夏季为高发季节。实验室检测确诊的病毒性病原构成比居前两位的为腮腺炎病毒(55.17%)和肠道病毒(32.76%);细菌性病原构成以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最高(42.86%),其次为肺炎链球菌(35.71%)。急性脑炎/脑膜炎实验室确诊病例与临床诊断病例符合率较低,临床上存在很大程度的误诊。结论急性脑炎/脑膜炎防控应集中在夏季,高年龄组是脑炎/脑膜炎的高危人群,开展脑炎/脑膜炎的早期病原学检测,可明确诊断、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 彭延邹文菁吕静李国民田滔滔马静潘会明
- 关键词:脑炎脑膜炎疾病监测
- 2007—2014年湖北宜昌地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实验室确诊病例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了解湖北宜昌地区肺炎链球菌(Sp)脑膜炎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在宜昌地区选取4家城区和2家周边区县医院作为哨点医院,对2007—2014年6月报告的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急性期血液和脑脊液,采用细菌培养、乳胶凝集、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Sp。结果 2007—2014年6月报告的2 726例脑炎/脑膜炎病例,2 180份标本中检测到Sp特异性基因27株(其中4份分离到肺炎链球菌,2份乳胶凝集阳性),27例全部为住院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1(18/9),平均年龄30.55岁。男性阳性率为1.42%(18/1268),女性阳性率为0.99%(9/912);0~、5~、15~、25~和≥50岁等年龄组检出病例数分别为4、4、3、8和8例,标本阳性率分别为1.50%、0.90%、0.95%、1.11%和1.84%;≥5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春、夏、秋、冬四季阳性率分别为1.43%(8/559)、0.83%(6/726)、1.20%(6/501)和1.78%(7/394),冬春季略高,秋季次之。不同性别、年龄、季节之间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性别=0.50,χ2年龄=2.15,χ2季节=2.12,P均〉0.05)。所有病例均无Sp疫苗接种史,81.48%的病例在标本采集前使用了抗生素,平均每个病例伴有5种以上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平均每个病例住院22d。结论 Sp脑膜炎病例主要分布在机体抵抗力较低的人群(特别是高龄及低龄人群),四季散发,临床症状严重,Sp相关疫苗接种率低。建议将Sp相关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特别是高发人群。
- 杨红梅邹文菁吕静李国明马静田滔滔
- 关键词:脑膜炎流行病特征
- 基于季节指数、移动平均法的季节趋势模型与ARIMA乘积季节模型对丙类传染病进行定量的预测预警研究
- 刘继恒白春林张皓刘军朱彬彬蒋静徐勇刘晓俊方敏王早霞徐承中禹莎贺圆圆黄英周红雨田滔滔
- 课题来源:季节趋势模型与ARIMA乘积季节模型对丙类传染病进行定量的预测预警研究(编号:KJ2014A023)(三峡大学青年科学基金,三峡大科〔2014〕34号)。背景:历史上传染病曾对人类造成极大伤害。人类有记载的鼠疫...
- 关键词:
- 关键词:丙类传染病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11种免疫规划相关疾病抗体水平监测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本文对宜昌市城区1~14岁儿童11种免疫规划疫苗相关疾病进行了抗体水平监测,为制定科学免疫策略提供依据。对796名儿童采微量末稍血,分别用酶标法检测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甲肝、流脑、乙脑、风疹、腮腺炎等10种疾病的IgG抗体阳性率,金标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体。11种疾病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73%、94.78%、91.83%、74.75%、89.49%、55.17%、77.01%、67.69%、70.75%、63.73%,乙肝抗体阳性率最低为44.85%。及时完成全程基础免疫,扩大免疫规划疫苗3岁后加强很有必要,是建立儿童免疫屏障的最佳保障。
- 佟荟马静杨秀青严毅田滔滔赵露
- 关键词:疫苗接种抗体监测阳性率
- 宜昌市2005-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与评估被引量:1
- 2013年
-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儿童免疫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最有效和最有成本-效益的公共卫生预防措施之一[1、2]。虽然每种疫苗都有它的副作用,但疫苗带来的效益却远远超过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带来的风险[3]。宜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系统自2005年7月建立并运转,对全市预防接种安全性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徐英刘军潘会明严毅徐耘田滔滔赵露
- 关键词:预防接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