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磊
- 作品数:59 被引量:300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B型脑钠肽及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危险评分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关系。方法 ACS患者317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49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测定血浆BNP水平,并进行GRACE危险评分,分析不同组别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血浆BNP水平及GRACE危险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GRACE危险评分低、中、高危患者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GRACE危险评分高危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中、低危组(P<0.01)。GRACE危险评分与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r=0.26,P<0.01)。结论 GRACE危险评分和血浆BNP水平对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郑虹米树华赵全明田磊贾淑杰杨红霞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评分B型脑钠肽
- 代谢综合征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大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特需医疗科门诊或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47例,其中伴MS 80例,不伴MS 67例。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测量腰围、心率、血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应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测定系统测量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评价大动脉弹性。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病病史、心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C和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MS组患者的BMI、腰围、空腹血糖、TG水平及C-FPWV较不伴MS组均升高(P<0.05),HDL-C水平较不伴MS组降低(P<0.05)。C-FPWV与腰围(r=0.32,P=0.00)、空腹血糖(r=0.12,P=0.03)、TG(r=0.26,P=0.02)均呈正相关,而与BMI(r=0.18,P=0.45)、HDL-C(r=-0.09,P=0.22)无直线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围与C-FPWV有回归关系(R2=0.39,P<0.05)。结论 C-FPWV与腰围呈正相关,MS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大动脉弹性功能。
- 杨红霞米树华贾淑杰田磊郑虹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高血压脉搏波传导速度
-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炎性相关因子的研究
-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的炎性指标的关系,为明确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新的思维。方法冠心病组为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十七病房住院的30-70岁的冠心...
- 陶红米树华陈瑞田磊杨晓梅
- 文献传递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替格瑞洛治疗后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出现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HPR)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PCI术的ACS患者446例,均于PCI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次,1次/d)联合替格瑞洛(90 mg/次,2次/d)治疗1个月。采用光比浊法测量腺苷二磷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聚集率≥46.0%为残余HPR。根据患者服用替格瑞洛1个月后是否发生残余HPR将其分为HPR组(45例)和非HPR组(401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病变和手术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残余HPR的影响因素。结果HPR组患者高龄(年龄≥65岁)、糖尿病、缺血性卒中的比例均大于非HPR组[44.4%(20/45)比28.2%(113/401)、42.2%(19/45)比27.4%(110/401)、15.6%(7/45)比6.0%(24/4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组其他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比值比=2.47,95%置信区间:1.21~5.06,P=0.01)、糖尿病(比值比=2.12,95%置信区间:1.07~4.23,P=0.03)和缺血性卒中(比值比=3.26,95%置信区间:1.20~8.86,P=0.02)是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替格瑞洛治疗后残余HP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合并糖尿病及缺血性卒中是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替格瑞洛治疗后残余HPR的影响因素。
- 王悦刘倍倍陈蕾蕾王越田磊王志强张晓江陈青吴小凡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系统性红斑狼疮肺和胸膜改变45例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田磊米树华周芸高明哲
- 关键词:红斑狼疮肺疾病胸膜疾病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后血糖波动与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功能关系的研究
-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急性期入院后血糖波动的特征以及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1)选择1 24例老年ACS患者按照有无糖尿病史分为两组,记录其基线时资料、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igh...
- 苏工米树华李昭陶红杨红霞郑虹周芸田磊
-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首次接受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的的冠心病患者78例,对病变部位进行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根据其特征分为易损斑块组(49例)及稳定型斑块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HCY水平并对冠状动脉病变部位IVUS图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与稳定斑块组相比,易损斑块组HCY水平显著增加(P<0.01);其病变处血管面积(EEMA)、斑块面积(PA)、斑块负荷(PB)、偏心指数(EI)、正性重构及脂质斑块均显著增加(P<0.05);负性重构更多见于稳定斑块组(P<0.01)。HCY与EEMA、PA、PB、EI、正性重构及脂质斑块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加冠心病患者病变血管斑块的不稳定性,联合IVUS检查有助于对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判断。
- 陈青米树华张晓霞戴文龙苏工张涛田磊赵全明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冠状动脉造影易损斑块稳定斑块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左心室重构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后左心室重构状况及心脏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40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采集住院期间临床资料,查阅出院后门诊电子病历,记录用药情况、化验、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患者出院6个月后左心室重构状况,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心脏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54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率87.2%,平均随访时间6.2个月。247例患者接受早期再灌注治疗。出院6个月后103例患者发生心脏扩大。心脏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住院期间心脏扩大、心电图Q波导联数及UCG室壁运动异常节段数目较多,住院期间心功能较差(killip分级),ACEI/ARB终剂量低于指南建议起始剂量的2倍。结论:尽管实施了有效PCI治疗,仍有部分患者发生心脏扩大,理想药物治疗应引起重视,尤其对于高危患者。
- 张晓霞米树华池喆田磊陈青戴文龙李菁
- 关键词:心室重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 250例分为血糖正常组344例、空腹血糖受损组146例、糖耐量受损组312例与2型糖尿病组448例,观察男、女性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并采用Gensini积分法等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女性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77.8%,高于男性的70.9%(P<0.05);女性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高三酰甘油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总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比例高于男性患者(P<0.05),单支病变比例及支架内再狭窄率高于男性患者(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及病变范围积分低于男性患者(P<0.05)。结论女性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多见,多个冠心病危险因素并存,病变程度严重、架内再狭窄率高。
- 田磊米树华周芸苏工郑虹
- 关键词:冠心病女性糖代谢异常支架内再狭窄
- 肺栓塞三例误诊分析
- 2001年
- 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slim, PTE)作为常见的肺血管疾病,近年来正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因其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加之临床医师对此认识不足,故漏诊、误诊病例时有发生.
- 田磊周芸米树华
- 关键词:肺栓塞PTE误诊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