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白玉玮

白玉玮

作品数:37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手术
  • 13篇麻醉
  • 8篇全麻
  • 8篇插管
  • 6篇术后
  • 6篇气管
  • 6篇芬太尼
  • 6篇拔管
  • 5篇血流动力学
  • 5篇镇痛
  • 5篇七氟烷
  • 5篇氟烷
  • 5篇腹腔
  • 4篇血流
  • 4篇瑞芬太尼
  • 4篇深麻醉
  • 4篇气管插管
  • 4篇老年
  • 4篇腹腔镜
  • 3篇心率

机构

  • 36篇邯郸市中心医...
  • 5篇邯郸市第一医...
  • 3篇邯郸职业技术...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邯郸市传染病...

作者

  • 36篇白玉玮
  • 21篇陈永学
  • 13篇苑进革
  • 8篇王新波
  • 7篇李建华
  • 5篇侯俊德
  • 5篇卫晓娜
  • 5篇张伟
  • 4篇李金柱
  • 3篇王华
  • 3篇迟晓慧
  • 3篇李书河
  • 3篇杨晓彬
  • 3篇赵宏娟
  • 3篇郭亚宁
  • 2篇吕航宇
  • 2篇王志刚
  • 2篇杨丽萍
  • 2篇甄书青
  • 1篇李东兴

传媒

  • 22篇现代中西医结...
  • 4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1篇2010
  • 2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锯肌深平面阻滞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评价前锯肌深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和前锯肌深平面阻滞组,每组45例。前锯肌深平面阻滞组于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深平面阻滞,确定阻滞平面后麻醉诱导;全身麻醉组直接进行麻醉诱导。记录2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和术后3 d内需氟比洛芬酯补救镇痛率。于术后1 d、3 d、7 d使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记录2组POCD发生率。麻醉诱导前、术毕、术后24 h和72 h采集静脉血,采用ELISA检测血清S100β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别在单肺通气即刻、单肺通气30 min、拔管前、入麻醉恢复室(PACU)30 min抽取桡动脉血做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记录术后30 min、24 h、72 h的静息和咳嗽时疼痛VAS评分。结果前锯肌深平面阻滞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全身麻醉组(P均<0.05),需氟比洛芬酯补救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术后7 d内,前锯肌深平面阻滞组POCD发生率为11.1%(5/45),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的28.9%(1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锯肌深平面阻滞组术毕、术后24 h血清IL-6水平及术毕、术后24 h、术后72 h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全身麻醉组(P均<0.05);2组各时点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锯肌深平面阻滞组静息状态下术后30 min、6 h、24 h与咳嗽状态下术后30 min、6 h、24 h、72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全身麻醉组(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前锯肌深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有助于减少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同时可减轻炎症反应和术后疼痛程度,但对氧合指数无明显影响。
王志刚苑进革侯俊德白玉玮张凯陈永学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老年人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拔管在妇科腹腔镜全麻手术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通过妇科腹腔镜全麻手术,探讨BIS监测对妇科腹腔镜全麻手术拔管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择ASA评级为I级,年龄18~50岁女性患者60例,分为BIS指导拔管组(Ⅰ组)和自主呼吸拔管组(Ⅱ组).观察两组入室安静状态下(t1)、手术结束时(t2)、拔管前(t3)、拔管后(t4)、出手术室时(t5)的MAP、HR、BIS值、苏醒时间以及拔管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在t1-t5各时点MAP、HR、BIS值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拔管前后的t3、t4时间点MAP、HR、BI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苏醒时间较Ⅱ组明显延长,Ⅰ组呛咳患者较Ⅱ组患者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BIS值的变化做为拔管指证是安全、可行的,但对于复杂患者、复杂手术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白玉玮卫晓娜贺曼曼高杨董丽蕴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全麻拔管
深麻醉下双腔气管导管拔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对比开胸食管癌手术患者在清醒与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情况,为深麻醉下拔管提供依据。方法择期开胸食管癌手术患者40例ASA I或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丙泊酚(B组),每组20例。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毕分别在清醒和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观察2组在入室后(T1)、手术结束时(T2)、气管拔管前5 min(T3)、气管拔管时(T4)、气管拔管后5 min(T5)、10 min(T6)的SBP、DBP、HR、SpO2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患者血压、心率在T3、T4及T5时,与B组及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6例舌后坠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胸食管癌手术患者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可有效抑制拔管时心血管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但应注意呼吸道管理。
侯俊德白玉玮杨丽萍
关键词:双腔气管导管拔管深麻醉丙泊酚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泵注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泵注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手术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F组静脉泵注芬太尼,泵速调整至2~4μg/(kg.h);R组静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浓度设定为2~4μg/L。2组均同时复合吸入七氟烷。术中间断应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比较2组麻醉过程中血压、心率、呼吸变化及拔管时间、疼痛评分。结果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苏醒时间R组短于F组。结论术后镇痛可以及早使用舒芬太尼泵注,减轻患者疼痛。
王新波陈永学白玉玮苑进革
关键词:瑞芬太尼芬太尼七氟烷靶控输注
控制呼吸和保留自主呼吸的静吸全麻用于先天性双侧唇裂手术的安全性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控制呼吸和保留自主呼吸的静吸全麻用于先天性双侧唇裂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将择期先天性双唇裂手术患儿随机分为气管插管控制呼吸组(K组)30例和气管插管自主呼吸组(Z组)30例。记录2组患儿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15 min(T2)、气管拔管前即刻(T3)以及气管拔管后5 min(T4)的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手术时间和术毕清醒拔管时间。结果Z组患儿在T2、T3时点PETCO2和心率均显著高于K组(P均<0.05),K组术毕清醒拔管时间显著长于Z组(P<0.05)。2组患儿术中Sp(O2)、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控制呼吸和保留自主呼吸的静吸全麻均可用于先天性双侧唇裂手术。控制呼吸的静吸全麻术中患儿生命体征较平稳,但要进行必要的肌松监测,注意术毕肌松残留问题。而保留自主呼吸的静吸全麻术中应监测PETCO2,必要时给予手控辅助呼吸。
李建华赵宏娟白玉玮李金柱陈永学
关键词:静吸全麻双侧唇裂
胃癌根治术后舒芬太尼不同镇痛方式效果的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不同给药途径用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A组为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jB组为舒芬太尼静脉镇痛,C组为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组,每组15例。记录VAS评分、Ramsay评分、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与总按压次数之比,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术后VAS评分、Ramsay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与总按压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舒芬太尼硬膜外混合罗哌卡因以及单纯静脉患者自控镇痛比较,舒芬太尼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用于胃癌根治术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更为有效、安全,较少发生不良反应。
李钊苑进革白玉玮刘华琴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舒芬太尼疼痛镇痛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腹部手术后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腹部手术后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择期进行腹部手术患者103例,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凭麻醉组(A组,51例)和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52例),比较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氧化应激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Th1/Th2细胞水平变化。【结果】A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术后6h、24h的单胺氧化酶A(MAOA)、Th2、单核细胞表明抗原(CD14)、CD8+表达水平较B组患者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72h两组患者MAOA、Th2、CD14、CD8+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A组6、24h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Th1、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25)、CD3+、CD4+表达水平高于B组(P〈0.05),术后72h后两组GsHPx、SOD、Th1、CD25、CD3+、CD4+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凭静脉麻醉较单纯全凭静脉麻醉能明显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缩短苏醒时间及导管拔除时间。
白玉玮陈永学
关键词:麻醉麻醉氧化性应激免疫
七氟烷用于小儿唇腭裂修复手术的麻醉体会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的麻醉诱导、维持及苏醒的临床效果。方法136例唇腭裂患者,6岁以下患儿采用七氟烷吸入量浓度5%-7%吸入氧6 L/min快速吸入麻醉诱导,6岁以上患儿静注芬太尼1μg/kg,同时吸入七氟烷,待疼痛消失后,经口异型管气管插管。术中七氟烷吸入量浓度维持2%-3%+吸入氧1-3 L/min,保持患儿自主呼吸存在。结果睫毛反射消失时间(45.8±11.5)s,疼痛反射消失时间(144.0±21.5)s,苏醒时间(3.92±1.25)min。烦躁5例。无一例术后恶心呕吐。插管时MAP和HR稍有增快,插管后恢复诱导前水平;Sp(O2)无显著改变。结论七氟烷气味芬芳,诱导迅速,术中可不需肌松弛剂,麻醉维持平稳,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是较好的吸入麻醉剂。
杨晓彬白玉玮陈永学
关键词:七氟烷吸入麻醉小儿唇腭裂手术
直接喉镜与纤支镜经鼻插管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苑进革王新波陈永学白玉玮李建华
关键词:直接喉镜纤支镜鼻插管血压心率
米库氯铵用于老年患者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米库氯铵用于老年患者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以及麻醉诱导期间患者心率(HR)和动脉平均压(MAP)的变化。方法将年龄65~75岁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分为米库氯铵组(M组,20例)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组(S组,20例),依托咪酯血浆药物浓度(1μg/mL)靶控诱导,M组静注米库氯铵0.2 mg/kg,S组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注射时间30 s,TOF值为0时气管插管。记录患者麻醉前(t_0)、静注肌松药后1 min(t_1)、2 min(t_2)、插管前即刻(t_3)、插管后即刻(t_4)的MAP、HR、BIS、血清HIS和NE浓度,肌松药的起效时间、静注肌松药至TOF恢复25%的时间,声门暴露、插管情况及组胺释放临床体征。结果 2组患者声门暴露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肌松药的起效时间显著快于S组(P<0.05),静注肌松药至TOF恢复25%的时间显著短于S组(P均<0.05);M组t_4时间点MAP、HR、BIS、NE显著低于S组(P均<0.05);M组t_1、t_2、t_3、t_4时间点HIS明显高于S组(P均<0.05),但无组胺释放临床体征。结论米库氯铵用于老年患者气管插管,肌肉松弛效果和顺式阿曲库铵相同,但起效时间和肌肉松弛恢复时间均短于后者,虽有组胺释放,但未出现相应的临床体征,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
白玉玮徐贯杰卫晓娜王华郭亚宁陈永学
关键词:气管插管组胺麻醉诱导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