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勇
- 作品数:15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辣椒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被引量:3
- 2011年
- 总结了辣椒炭疽病的发病症状,介绍了其发病规律,并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辣椒种植户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 石勇朱宏建雷湘华高必达
- 关键词:辣椒炭疽病症状
- 穿心莲内酯对黄鳝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为研究穿心莲内酯对黄鳝生长性能及免疫的影响,并探索其机制,本研究共开展了两个实验。实验一:以初始体重为(25.00±0.15)g的黄鳝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组为基础饲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75、150、225和300...
- 石勇
- 关键词:穿心莲内酯黄鳝免疫屏障抗氧化能力
- 文献传递
- 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丝尾鳠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24年
- 设计蛋白质水平(34%、38%、42%)和脂肪水平(5%、8%、11%)的3×3交互实验,共配制9种实验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29.96±0.08) g的丝尾鳠(Hemibagrus wyckioides)幼鱼8周,探究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丝尾鳠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丝尾鳠平均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随饲料蛋白和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42L11组增重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但与P38L8、P38L11、P42L8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P38L11组蛋白质效率最高,但与P34L11、P38L8、P42L8、P42L11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11%脂肪组丝尾鳠平均脏体比、体脂肪含量及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最高,显著高于5%脂肪组(P<0.05)。油红染色结果表明,11%脂肪组出现肝脏脂肪蓄积,且血清平均谷丙转氨酶活性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5%和8%脂肪组(P<0.05)。肠道平均消化酶活力、肝脏抗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随着饲料蛋白和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综上所述,适度提高饲料蛋白和脂肪水平能够增加丝尾鳠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42%蛋白水平下虽然能够获得更高的增重率,但会导致蛋白质效率降低,高脂肪水平则会引起肝脏脂肪异常沉积和肝损伤。因此,在此实验条件下,丝尾鳠饲料的最佳蛋白水平在38%左右,不宜超过42%;最佳脂肪水平在8%左右,不宜超过11%。
- 张姚铮泰谢凯石勇李新平肖调义胡毅戴济鸿
- 关键词:脂肪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丝尾鳠
-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性能、微量元素沉积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以初始体重为(40.05±0.05)g的草鱼为研究对象,共计720尾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ON组)饲喂不添加微量元素的基础饲料,无机微量元素添加组(IT100组)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草鱼微量元素需要量的100%无机微量元素铜、铁、锌、锰的试验饲料,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添加组(OT25组、OT50组、OT75组和OT100组)饲喂以25%、50%、75%和100%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等比例替代IT100组饲料中无机微量元素的试验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养殖8周。结果表明:1)不同组之间草鱼的存活率、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与CON组相比,IT100组、OT75组增重率显著升高(P<0.05),而饲料系数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OT50组和OT75组显著降低(P<0.05)。2)与CON组相比,IT100组、OT50组、OT75组、OT100组肠道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OT25组肠道的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3)根据草鱼脊椎骨微量元素沉积量的二次回归方程,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内元素分别在添加水平为铜67.53%、铁58.22%、锌58.68%、锰56.07%时到达100%无机微量元素效价。4)与CON组相比,IT100组的血清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补体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显著降低(P<0.05)。与CON组比较,OT各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OT100组血清总胆固醇、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OT75组和OT100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OT100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上升(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适宜比例的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能提高草鱼生�
- 龙辛宇郭勇石勇柳远香陈开健胡毅王赏初钟蕾
- 关键词:草鱼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血清生化指标
- 不同养殖密度下牛磺酸对青鱼幼鱼生长及免疫的影响
- 为研究不同养殖密度下牛磺酸对青鱼生长及免疫的影响。牛磺酸水平设置为:0、0.1%,养殖密度设置为:50、100和200尾/箱,共6个处理,在水库网箱中养殖16周。结果表明:青鱼幼鱼的WGR随着密度的升高均有下降趋势,在同...
- 石勇胡毅田芊芊刘艳莉钟蕾车常宝
- 关键词:青鱼牛磺酸养殖密度免疫应激
- 文献传递
- 低鱼粉高脂饲料添加大豆卵磷脂对黄鳝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4
- 2024年
- 试验旨在研究低鱼粉高脂饲料中添加大豆卵磷脂对黄鳝(Monopterusalbus)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降低黄鳝鱼粉使用量提供依据。以初始体重(20.03±0.01)g黄鳝为研究对象,以含有42%鱼粉、22%豆粕、6%粗脂肪的饲料为正常鱼粉组,另以含有22%鱼粉、52%豆粕和9%粗脂肪的饲料为低鱼粉高脂组,分别在低鱼粉高脂组中添加1%和2%的大豆卵磷脂,进行为期56d的养殖试验,于室外池塘进行网箱养殖,日投喂1次,喂量为黄鳝体重3%—5%。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低鱼粉高脂组黄鳝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饵料系数与肝体比均显著增加(P<0.05),但添加2%大豆卵磷脂后黄鳝增重率显著提高(P<0.05),而饵料系数与肝体比显著降低(P<0.05);(2)对比正常鱼粉组,低鱼粉高脂饲料组黄鳝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氨、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酸性磷酸酶与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添加2%大豆卵磷脂使黄鳝血清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与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低密度脂蛋白、血氨、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酸性磷酸酶与免疫球蛋白M水平显著下降(P<0.05);(3)与对照组相比,低鱼粉高脂组黄鳝后肠绒毛高度与杯状细胞显著降低(P<0.05),而添加2%大豆卵磷脂后黄鳝后肠绒毛高度与杯状细胞数目上升;(4)与对照组相比,低鱼粉高脂组不动杆菌属与考克氏菌属相对丰度上升,而与低鱼粉高脂组相比,添加2%大豆磷脂后黄鳝肠道群落的丰富度与多样性显著增加(P<0.05),且显著提高了肠道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并显著减少不动杆菌属与考克氏菌属的丰度(P<0.05)。由此得出,在试验条件下,2%大豆卵磷脂可促进脂肪代谢和提高机体免疫性能,并修复肠道组织结构与维持菌群稳态,进而缓解低鱼粉高脂饲料�
- 汤哲林东晓蔡明浪张俊智朱波石勇钟蕾胡毅
- 关键词:大豆卵磷脂血清生化指标肠道菌群黄鳝
- 放线菌株ND045的分离、鉴定与发酵条件优化
- 目前,植物病害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化学农药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生物防治是可持续农业中植物病害防治的首选手段。为了探寻辣椒尖孢炭疽病的生防药剂,从而控制该病在辣椒生产上的扩散。以辣椒尖孢炭疽病菌(Colletotr...
- 石勇
- 关键词:放线菌生物防治拮抗作用
- 文献传递
- 不同养殖密度下鱼粉水平对青鱼幼鱼生长及免疫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为研究鱼粉水平和养殖密度对青鱼(Mylopharyngodon plceus)幼鱼生长及免疫的影响,试验采用鱼粉水平(10%、20%)×养殖密度(50、100和200尾/箱)的双因素设计,将青鱼幼鱼(2.50±0.02)g分为L50、L100、L200、H50、H100和H2006组,每组3个重复,养殖试验在水库网箱(1.5 m×1.5 m×1.5 m)中进行。结果显示:(1)生长性能:实验中期(第8周),青鱼的增重率随养殖密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H200组的青鱼增重率在养殖中期与L200组相比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实验后期(第16周)显著低于L200组(P<0.05);L200的存活率低于L50组(P>0.05),养殖密度和鱼粉水平对青鱼存活率与增重率有交互效应(P<0.05)。(2)免疫应激指标:在实验中期,低鱼粉组青鱼的溶菌酶(LSZ)、血糖(GLU)随密度的升高先下降后上升,肠道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有提高的趋势;H200组的LSZ、补体4(C4)、免疫球蛋白M(IgM)、S-IgA和皮质醇(COR)含量均高于L200组,GLU低于L200组(P>0.05)。在实验后期,高低鱼粉组的C4随密度的增加均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H200组的IgM和COR含量均高于L200组,GLU低于L200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实验条件下,实验中期高密度养殖会使青鱼幼鱼生长性能有降低趋势,对机体免疫、抗应激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增加鱼粉水平有一定改善作用,实验后期高密度养殖降低了低鱼粉饲料组青鱼的存活率,提高鱼粉水平对高密度组青鱼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无改善作用。
- 胡毅刘艳莉田芊芊田芊芊钟蕾石勇
- 关键词:青鱼养殖密度鱼粉免疫应激
- 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对不同养殖密度下青鱼幼鱼生长、免疫及抗胁迫能力的影响被引量:9
- 2019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养殖密度下牛磺酸对青鱼幼鱼生长、免疫及抗胁迫能力的影响。以初重为(2.50±0.02) g的青鱼幼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牛磺酸添加量×养殖密度),设置2个牛磺酸添加量[0(不添加)、0.10%(添加)]和3个养殖密度[50(低密度)、100(中密度)、200尾/网箱(高密度)],共形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在水库网箱(1.5 m×1.5 m×1.5 m)中养殖,养殖试验持续16周,分别在第8、16周采样。结果显示:同一牛磺酸添加量下,青鱼幼鱼的增重率(WGR)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饲料系数(FCR)的变化趋势则与其相反,在第16周时,牛磺酸添加量为0时高密度组的FCR显著低于低、中密度组(P<0.05)。在同一养殖密度下,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可提高青鱼的WGR,降低FCR,且能显著提高第16周时高密度组的WGR和血清中生长激素(GH)含量以及显著降低FCR(P <0.05),但牛磺酸和养殖密度对青鱼幼鱼WGR和血清中GH含量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在第8周时,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有下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有上升的趋势;在同一养殖密度下,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可提高第16周时血清中IgM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第8周时,牛磺酸和养殖密度对血清中溶菌酶(LSZ)活性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在第8周时,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可显著降低高密度组血清中皮质醇(COR)的含量(P<0.05);在第16周时,牛磺酸添加量为0时中密度组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低于低密度组(P<0.05),牛磺酸添加量为0.10%时中、低密度组血清中TG含量显著低于高密度组(P<0.05)。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可不同程度提高各密度组血清中COR含量,且低密度组血清中COR含量显著提高(P <0. 05)。牛磺酸和养殖密度对血清中TG含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 <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养殖密度在100尾/网箱时最适合青鱼幼�
- 石勇胡毅胡毅刘艳莉田芊芊谢骏周建成
- 关键词:青鱼牛磺酸养殖密度免疫应激
- 血根碱对LPS诱导后黄鳝免疫应激及肠道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为探讨血根碱是否具有缓解黄鳝(Monopterusalbus)由脂多糖(LPS)诱导后引起的免疫应激及炎症反应作用,本实验设置对照组(基础饲料)和实验组(基础饲料+750μg/kg血根碱),每组3个重复,养殖实验持续8周,结束后每个重复随机取30尾规格一致的黄鳝经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在注射前0 h和注射后3 h、6 h、12 h、24 h和48 h进行采样。结果显示,在0 h时,实验组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中葡萄糖(GLU)、皮质醇(COR)、IgM、C4、碱性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和肝脏中SOD在腹腔注射LPS后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3 h或6 h达到峰值,肝脏中丙二醛(MDA)的变化趋势与其相反;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清中AKP、IgM、C4的含量和肝脏中SOD活力在注射LPS后上升幅度更大,GLU和COR的含量上升幅度慢,并且GLU、COR、AKP、IgM、C4、GOT和GPT恢复至正常水平速度更快。肠道中炎症相关基因IL-1β、IL-10、IL-12β、IL-15、TGF-β1和TGF-β2表达量在腹腔注射LPS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6 h或12 h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下调了IL-1β和IL-12β基因表达量,上调了IL-10、IL-15、TGF-β1、TGF-β2和TGF-β3基因表达量。综上所述,在本研究条件下,腹腔注射LPS诱导黄鳝产生了免疫应激及炎症反应,在3~6 h时出现高峰,而饲料中添加750μg/kg血根碱能够有效改善黄鳝由LPS诱导产生的免疫应激及炎症反应。
- 石勇胡毅刘艳莉车常宝钟蕾
- 关键词:黄鳝脂多糖免疫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