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栋梁

作品数:124 被引量:1,091H指数:20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9篇农业科学
  • 19篇生物学
  • 8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32篇刨花
  • 32篇刨花楠
  • 22篇物量
  • 21篇生物量
  • 17篇植物
  • 16篇异速生长
  • 16篇海拔
  • 15篇细根
  • 13篇性状
  • 13篇幼苗
  • 13篇阔叶
  • 13篇翅荚木
  • 12篇土壤
  • 11篇氮磷
  • 10篇养分
  • 10篇叶片
  • 10篇常绿
  • 9篇生物量分配
  • 9篇海拔梯度
  • 8篇生长速率

机构

  • 124篇福建师范大学
  • 28篇福建省湿润亚...
  • 19篇枣庄学院
  • 10篇闽江学院
  • 5篇江西农业大学
  • 4篇福州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吉安县林业局
  • 1篇广东省林业科...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武夷学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庆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省水土保...

作者

  • 124篇程栋梁
  • 109篇钟全林
  • 51篇徐朝斌
  • 19篇常云妮
  • 13篇张天宇
  • 13篇余华
  • 12篇靳冰洁
  • 12篇李曼
  • 11篇胡波
  • 11篇马玉珠
  • 10篇郑媛
  • 9篇胡松竹
  • 9篇张中瑞
  • 8篇孙俊
  • 7篇张佩生
  • 7篇孙俊
  • 6篇孙晓媚
  • 6篇伍伯妍
  • 6篇詹永亮
  • 6篇郑文婷

传媒

  • 19篇生态学报
  • 16篇应用生态学报
  • 9篇应用与环境生...
  • 6篇植物生态学报
  • 6篇安徽农业大学...
  • 4篇林业科学
  • 4篇沈阳大学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植物资源与环...
  • 2篇林业调查规划
  • 2篇亚热带资源与...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 4篇2024
  • 7篇2023
  • 11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13篇2018
  • 16篇2017
  • 9篇2016
  • 11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氨水复合干扰下不同类型植物资源权衡策略
植物资源权衡策略一直以来都是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通常,植物可利用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植物对构建某一类功能性状的资源投入过多,必然会减少构建其他功能性状的资源投入,植物在功能性状之间进行"此消彼长"似的资源优化配置即...
张中瑞钟全林程栋梁吴永宏李静邓兴宇郑跃芳裴盼
关键词:功能性状生活型氮素利用效率
江西武夷山不同海拔梯度黄山松细根性状及生物量变化研究
细根根通常指直径≤2mm的根,包括菌根,尽管它的生物量在树木根系总生物量中的比例仅占不到30%,但却占森林净初级生产力的3%-84%.细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决定植物的生长和存活,是根系中最活跃、最敏感的部分,其生产...
郭炳桥钟全林卢宏典李曼郑媛程栋梁
关键词:海拔梯度
氮磷叶片喷施对未郁闭刨花楠人工幼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以福建省顺昌县2.5年生未郁闭刨花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的氮(N)、磷(P)叶面喷施添加处理,于3月、6月、9月与12月调查其地径、株高、冠幅等生长指标,并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N、P喷施处理与季节对刨花楠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单施N时,刨花楠地径总生长量以中N处理的效果最好,株高与冠幅总生长量均以高N处理的效果最好;在单施P时,地径、株高、与冠幅总生长量均以高P处理的效果最好;在N、P配施时,地径、株高以低N处理的效果最好,冠幅年总生长量以高N处理的效果最好;全部处理中,以高P处理为最好,高P处理下的生物量在各个季节及年总生物量上都最大.(2)除单施P对叶片碳(C)含量,高N且N、P配施对叶片P含量和低N且N、P配施对叶片C、P含量有显著影响外,其它叶面N、P喷施处理对叶片C、N、P含量都表现为影响不显著.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揭示刨花楠造林初期对养分需求的特征及养分添加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机制,并为人工林培育和早期养分管理技术等提供理论指导.
裴盼钟全林程栋梁徐朝斌张中瑞
关键词:刨花楠
武夷山不同海拔黄山松根系生物量季节变化特征被引量:8
2017年
为揭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以江西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黄山松为研究对象,探讨该地5个海拔梯度(1 200、1 400、1 600、1 800、2 000 m)的黄山松根系生物量(根的直径d≤5 mm)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江西武夷山黄山松细根(d≤2 mm)年度内的平均生物量为158.76 g/m^2,中根(2 mm
杨福春郭炳桥孙俊孙俊孙蒙柯范瑞瑞郭英荣袁荣斌程林钟全林程栋梁
关键词:黄山松根系生物量海拔梯度
中国南方5个地区木本植物根及叶片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氮(N)、磷(P)是维系植物生长发育的两种重要的基础营养元素。区域尺度范围的N、P元素化学计量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尺度格局变化。同时,与植物体内各个器官之间(如根叶之间)的N、P含量密切相关,使其能够快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调节生长速率,使生物体达到最适生长。选取西双版纳、贡嘎山、鼎湖山、武夷山和尤溪5个中国南方地区的木本植物(以乔木为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物根、叶器官内部以及器官之间的N、P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上述5个地区相同器官的N、P含量变幅较大,造成地区间养分含量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土壤养分、温度和降水。同一地区植物不同器官的N、P含量都是叶大于根。根或叶内部的N-P、N-N:P以及P-N:P基本呈现等速比例关系,表明在各器官内部N、P含量相互促进的作用明显。根、叶之间的N含量、P含量以及N:P则呈现异速比例关系。说明不同器官之间对某种养分的分配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卢宏典靳冰洁钟全林马玉珠郭炳桥郑媛李曼程栋梁
关键词:氮磷比木本植物
武夷山黄山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模式被引量:9
2022年
土壤细菌是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土壤细菌沿海拔梯度分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差异较大的海拔梯度上,而在不同海拔相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构和功能的分布规律仍有待探究;另外,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之间如何联系尚不清楚。本研究以亚热带武夷山不同海拔(1200、1400、1600、1800和2000 m)黄山松林为对象,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探究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多样性、结构和功能)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0~10和10~20 cm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呈非线性分布,其群落结构在较高海拔(1800、2000 m)与较低海拔(1200、1400、1600 m)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功能预测分析共得到6类一级生物代谢通路,包括46个二级代谢通路功能,表现出功能上的丰富性,且丰度较高的预测功能基因在海拔梯度上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辅因子与维生素代谢,转化和折叠、分类与降解等的相对丰度随海拔升高呈增加的趋势;而氨基酸代谢、生物降解与代谢、膜转运、信号传导、细胞运动、细胞生长与死亡、药物抗性和环境适应等则相反;(3)不同海拔土壤细菌二级代谢通路预测基因相对丰度的变化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相对丰度的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土壤细菌预测功能基因组成的差异随细菌群落结构而变化,反映出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可能具有密切的联系;(4)土壤温度和pH是影响0~10 cm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预测功能基因的关键因素,而在10~20 cm土壤中,其关键的影响因素为pH和可溶性有机碳。本研究揭示了武夷山黄山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模式及其驱动因素,为进一步认识土壤细菌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以及亚热带山地森林土壤生态�
林惠瑛周嘉聪曾泉鑫孙俊李锦隆刘苑苑谢欢吴玥张秋芳崔琚琰程栋梁陈岳民
关键词:海拔梯度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亚热带10种蕨类植物光响应模型拟合及光合特性研究被引量:24
2022年
通过合适的光响应模型来准确计算植物光合参数是研究植物光合特性的重要手段。为深入了解亚热带蕨类植物的光合特性,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等4种常用光响应模型分别对10种亚热带蕨类植物进行光响应曲线拟合。通过分析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暗呼吸速率(R_(d))和表观量子效率(AQE)等9种参数,探讨亚热带蕨类植物的光响应模型拟合效果及其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本研究10种亚热带蕨类植物的拟合效果较好,其中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LSP拟合效果最好,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的拟合精度最高。光合参数的聚类分析和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综合评价法表明,10种亚热带蕨类植物的光合特性既具有相似性又存在物种特异性。黑鳞耳蕨(Polystichum makinoi(Tagawa)Tagawa)的耐阴性能力最强,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glanduligera(Kunze)Ching)的耐强光能力最强,乌蕨(Stenoloma chusanum Ching)的光合潜能最大。综上所述,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较适用于亚热带蕨类植物的光响应曲线拟合,10种亚热带蕨类植物在耐阴性能力、耐强光能力和光合潜能等3种光合特性方面表现出了相似性和物种特异性。
李雪琴卢艺苗黄爱梅袁荣斌李锦隆胡丹丹钟全林程栋梁
关键词:蕨类植物光响应模型光合特性亚热带
不同海拔典型竹种枝叶大小异速生长关系被引量:27
2019年
为了分析竹子枝-叶大小间的权衡关系,本研究对武夷山不同海拔典型竹种(毛竹、箬竹、肿节少穗竹、毛竿玉山竹和武夷山玉山竹)小枝的叶片总质量、茎质量、单叶质量和出叶强度等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5个竹种间小枝上总叶质量与茎质量的异速生长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竹种内,毛竹、箬竹和肿节少穗竹总叶质量与茎质量在不同海拔上均拥有共同异速生长指数(分别为0.94、0.85、0.84).毛竿玉山竹和武夷山玉山竹的叶茎质量也存在共同异速生长指数(0.79).除武夷山玉山竹外,竹子单叶质量与出叶强度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5个竹种的单叶质量和出叶强度之间存在共同异速生长指数-1.12.总之,竹类植物的小枝总体上倾向于在低海拔环境中着生更多的叶片,而在高海拔生境下则投资更多的生物量到茎的构造上.尽管竹种间小枝的茎投资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但其基于茎质量的出叶强度策略取决于叶片大小的构建而不是海拔生境差异.
孙俊王满堂程林吕敏孙蒙柯陈晓萍钟全林程栋梁
关键词:异速生长竹子海拔叶质量
不同种子处理对种子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据研究,大多数种子都有休眠特性,播种前对种子做适当的处理,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提高田间出苗率、壮苗率、种子的活力指数,还可以使种子发芽提前,缩短发芽周期。本文阐述几种常用的种子处理技术对种子活力的影响,为农林生产提供借鉴。
张晓芳钟全林文雅香程栋梁
关键词:种子处理种子活力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小枝生物量分配被引量:17
2018年
小枝是木本植物的重要组成单元,研究其生物量分配策略有利于了解不同物种对环境的响应。本文以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群落中19种木本植物的小枝为研究对象,采取标准化主轴回归(standardized major axis,SMA)的方法分析小枝的叶重、叶片面积、叶柄重、茎重、叶数量等性状特征,研究在群落水平上和不同生活型上,常绿阔叶林群落木本植物的小枝生物量分配格局。结果表明:群落水平上小枝重、总叶重和茎重三者间均呈等速生长关系。同样的,在乔木和灌木不同生活型分类中,茎重和总叶重也呈等速生长关系。但是,小枝重和总叶重、茎重之间的关系却不一致:小枝重和总叶重在乔木、灌木中分别呈等速生长关系和异速生长关系;小枝重和茎重在乔木、灌木中分别呈异速生长关系和等速生长关系;此外,单叶重和出叶强度在群落水平上呈负等速生长关系。然而,这种负等速生长关系并不存在于不同生活型的植物中。小枝水平上,总叶柄重和小枝重、总叶重均呈小于1的异速生长关系,即随叶的增大,小枝需要分配更多生物量用于运输组织和支撑结构(叶柄)的构建。因此,叶柄投资是限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当年生枝和叶增大的重要因素,对于小枝和叶大小的优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孙蒙柯程林王满堂李曼孙俊陈晓萍钟全林程栋梁
关键词:小枝生物量分配异速生长常绿阔叶林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