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庆学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波形齿夹具锚
  • 2篇载力
  • 2篇碳纤维布
  • 2篇纤维布
  • 2篇锚固
  • 2篇框架柱
  • 2篇混凝土梁
  • 2篇极限承载
  • 2篇极限承载能力
  • 2篇钢筋
  • 2篇钢筋混凝
  • 2篇钢筋混凝土
  • 2篇承载力
  • 2篇承载能力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养护
  • 1篇养护方案
  • 1篇应力
  • 1篇预应力
  • 1篇预应力混凝土

机构

  • 6篇重庆大学

作者

  • 6篇章庆学
  • 4篇李唐宁
  • 3篇周密
  • 3篇卓静
  • 1篇李磊
  • 1篇李国荣
  • 1篇李洪
  • 1篇华建民
  • 1篇康明

传媒

  • 4篇建筑结构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波形齿夹具锚与碳纤维布U形箍锚固作用的对比试验被引量:13
2006年
对抗弯加固的碳纤维布,其一端采用波形齿夹具锚锚固,另一端采用碳纤维布U形箍锚固,进行了4根抗弯加固梁的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碳纤维布加固量较小的情况下,碳纤维布U形箍的锚固效果对纵向碳纤维布的强度发挥是有效的;但在碳纤维布加固量较大的情况下,碳纤维布U形箍被剪断,纵向碳纤维布的强度不能充分发挥。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碳纤维布U形箍仅相当于一种柔性的约束,而波形齿夹具锚的锚固相当于一种较刚性的约束。对比试验结果充分表明,波形齿夹具锚的锚固效果优于碳纤维布U形箍。
卓静李唐宁章庆学周密
关键词:波形齿夹具锚碳纤维布锚固
锚固多层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为了进一步验证采用波形齿夹具锚锚固碳纤维布可以完全避免碳纤维布端部的剥离破坏,分别对采用粘贴4,6,8,10层碳纤维布加固的4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抗弯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采用了波形齿夹具锚作为碳纤维布的端部锚固措施,尽管粘贴的碳纤维布层数较多,并且碳纤维布的粘贴质量也较差,然而抗弯加固的碳纤维布都没有出现端部的剥离失效问题,并且碳纤维布的强度也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
卓静李唐宁章庆学周密
关键词:碳纤维布波形齿夹具锚锚固
双向设预应力筋孔道的框架柱轴向承载力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对 4个双向设有预应力筋孔道的框架柱 (两个未灌浆和两个已灌浆 ,箍筋分别为 | ○6 5 @10 0 ,| ○6 5@75 )和一个没有留设预应力筋孔道的框架柱 (箍筋 | ○6 5 @10 0 )进行了轴心受压状态下极限承载能力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筋孔道面积不超过柱截面面积的 2 5 %时 ,在轴心受压状态下 ,双向留设的预应力筋孔道在灌浆饱满后对框架柱的极限承载能力影响不大。节点区箍筋加密到一定程度再提高配箍率 。
章庆学李唐宁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极限承载能力
双向留设预应力筋孔道框架柱轴向受力时截面承载力试验研究
双向留设预应力筋孔道给预应力框架柱造成较大的截面削弱,这种情形下的截面削弱对预应力框架柱的承载能力是否存在不利影响?节点区箍筋加密是否有利于框架柱承载能力的提高?对四个双向留设预应力筋孔道的框架柱(两个未灌浆和两个已灌浆...
章庆学
关键词:极限承载能力
混凝土结构施工期性能研究及控制技术
李洪章庆学李国荣张洪明华建民李磊康明
项目研究的总体思路为:以实体工程为依托,以施工期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及变形性能为研究核心,以试验室材料性能试验和现场原位试验为主要研究方式,以有限元模拟为主要对比手段,实现施工期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分析,提出施工期混凝土结构...
关键词:
关键词: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板支撑系统养护方案
波形齿夹具锚锚固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被引量:21
2005年
在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试验中,首次采用波形齿夹具锚对碳纤维布进行锚固。研究证实这种端部锚固方法能够阻止片材由于弯剪斜裂缝引起的剥离向端部发展,将片材的剥离限制在局部区域内;在加载的中后期,锚具承担了碳纤维布中大部分拉力,防止了片材与混凝土之间粘结树脂过大的剪切变形,有效地防止了片材的剥离破坏;采用波形齿夹具锚对碳纤维布进行锚固,对提高片材的利用率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特别是当碳纤维布层数较多、厚度较大时。
卓静李唐宁章庆学周密
关键词:波形齿夹具锚加固技术混凝土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