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帝林

作品数:71 被引量:219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X线
  • 15篇多层螺旋CT
  • 11篇体层摄影
  • 10篇肿瘤
  • 10篇X线计算
  • 10篇X线计算机
  • 9篇CT
  • 8篇CT表现
  • 7篇体层摄影术
  • 7篇成像
  • 5篇结核
  • 5篇灌注
  • 4篇多平面重建
  • 4篇外伤
  • 4篇腺肿瘤
  • 4篇脑室
  • 4篇机体
  • 4篇计算机体层
  • 4篇CT诊断
  • 3篇多平面重组

机构

  • 46篇广州医学院
  • 15篇深圳市沙井人...
  • 12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广东省人民医...
  • 4篇广东医学院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惠州市中心医...

作者

  • 69篇罗帝林
  • 39篇杨茂洪
  • 39篇赵志清
  • 25篇吕永革
  • 22篇专庆春
  • 21篇王建华
  • 19篇谭永良
  • 18篇黄春元
  • 15篇许朝璇
  • 15篇侯瑜
  • 12篇吴冬
  • 12篇郑可国
  • 9篇侯瑜
  • 9篇吴倩红
  • 8篇叶定开
  • 6篇刘顾岗
  • 5篇郑锐标
  • 5篇梁焕莲
  • 5篇陈素云
  • 5篇赵志清

传媒

  • 6篇实用医技杂志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原医刊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4篇中华全科医学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影像诊断与介...
  • 3篇暨南大学学报...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2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9篇2009
  • 10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2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椎间盘突出X线平片与CT诊断对照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患者的腰椎平片与CT表现的影像学特点,旨在提高腰椎平片对该病的诊断。方法总结4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突出或膨出53个,均作腰椎平片和椎间盘CT扫描。结果腰椎平片出现椎间盘后缘轮廓征28个,占突出总数的52.8%,且27个此征的垂直距离≥0.2cm,占其比率96.4%。结论腰椎平片显示椎间盘后缘轮廓征,且距离≥0.2cm可以作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的一个重要征象。
罗帝林专庆春杨茂洪吴冬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X线平片CT
MSCT灌注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MSCT灌注测量对乳腺肿块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体检或钼靶检查发现乳腺肿块性病变者(28个)行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使用Dynamic CT perfusion system软件包,对生成的动态图像数据和图像强度随时间变化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考察各种与灌注相关的参数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癌组血流量(BF):(36.34±15.28)ml/(min·100g),血容量(BV):(14.56±8.43)ml/100g,平均通过时间(MTT):(28.58±13.45)s;血管表面通透性(PS):(17.23±11.54)ml/(min·100g),良性肿块组BF:(16.63±9.76)ml/(min·100g);BV:(4.95±3.14)ml/100 g;MTT:(26.12±10.18)s;PS:(4.15±2.38)ml/(min·100g),2组BF、BV、PS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恶性肿块的血流量和血容量明显高于良性肿块,在乳腺肿块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王建华赵志清罗帝林候瑜杨茂洪专庆春
关键词:乳腺肿瘤MSCT灌注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大剂量等渗甘露醇和泛影葡胺口服液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ultislice CT Enterography,MSCTE)表现,总结MSCTE的最佳造影剂。方法60例正常体检者随机分配成二组,一组30例服用2000ml浓度2.5%甘露醇口服液,另一组30例服用2000ml浓度2.5%泛影葡胺口服液,二组均肌注20mg山莨菪碱(654-2),15~20min后行螺旋CT扫描,通过对比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图像(mul-tiplanar reform ation,MPR),测量二组小肠肠腔宽度、肠壁厚度及肠壁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组体检者反映甘露醇口感甜,容易服用,泛影葡胺口感略涩。在小肠肠腔宽度的比较上,二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甘露醇组与泛影葡胺组的肠腔宽度无明显差别。在肠壁厚度的比较上,二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肠壁厚度均在3mm左右。在肠壁密度的比较上,二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露醇比较真实反映肠壁密度,泛影葡胺容易形成伪影造成肠壁密度偏高。结论2.5%等渗甘露醇溶液能充分扩张小肠肠管,较好地显示肠壁厚度及真实反映肠壁的密度,是比较理想的MSCTE造影剂。
吕永革莫金潮郑锐标吴冬梁焕莲专庆春赵志清罗帝林
关键词:对比剂甘露醇泛影葡胺小肠螺旋CT
多层螺旋CT对胸膜结核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胸膜结核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胸膜结核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膜结核瘤13例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后处理图像表现。结果单发胸膜结核瘤10例,多发3例,CT表现为紧贴胸膜并突入肺内的乳头状结节5例,圆形、椭圆形结节6例,不规则形结节2例,多数病灶密度均匀,少数可见低密度坏死区或高密度小钙化灶,病灶边缘光整,增强后病灶多数无强化或轻度强化,邻近胸膜多有局限性增厚、黏连和钙化,9例并有胸腔积液,10例伴有肺内结核灶,7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钙化。多层螺旋CT后处理图像可更全面的、直观的、立体的显示病变特征。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弥补了轴位CT图像的不足,在诊断胸膜结核瘤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提高胸膜结核瘤的诊断准确性。
赵志清罗帝林谭永良侯瑜许朝璇杨茂洪吴冬黄春元郑可国
关键词:结核螺旋计算机
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诊断颅内脂肪瘤的价值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对颅内脂肪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颅内脂肪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多平面重建图像表现。结果:颅内脂肪瘤多层螺旋CT特征性表现为中线及附近的脂肪密度影,CT值-25~-120Hu,平均-61.6Hu,病灶边界清楚,无明显占位效应。多平面重建图像能清楚显示肿瘤形态、大小、合并的畸形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能全面、立体地显示病变特征。结论: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诊断颅内脂肪瘤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多平面重建技术可以任一平面重建图像,能与MRI相媲美,弥补了轴位CT图像的不足。
赵志清罗帝林吕永革王建华吴冬许朝璇杨茂洪郑可国
关键词:颅内脂肪瘤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
脑淀粉样血管病并脑出血的CT诊断与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脑淀粉样血管病所致脑出血的CT表现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总结15例脑淀粉样血管病(CAA)引起的脑出血患者的CT表现,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及最新病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CAA性脑出血有以下特征:多病灶,多形态,多脑叶,多次反复发作(新旧病灶交替),多位于脑皮质或皮髓质交界区,以颞顶枕额叶多见,血肿可破入脑室、蛛网膜下腔等。结论:CAA性脑出血有一定的CT表现特点及临床特点,总结其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影像诊断。
专庆春吕永革赵志清王建华罗帝林杨茂洪候瑜
关键词:出血CT
围产期心肌病2例报告
2002年
刘顾岗罗帝林黄春元
关键词:X线诊断X线片围产期心肌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平片椎间盘后缘轮廓征的诊断意义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平片特点,旨在提高腰椎平片椎间盘后缘轮廓征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X线表现特点,以腰椎间盘CT扫描结果作为参照标准进行分析。结果:60例腰椎CT检查显示椎间盘突出共68个,其中向后54个(77.4%)。60例腰椎平片出现椎间盘后缘轮廓征37个,占CT所示椎间盘向后突出总数的68.5%(37/54),且35个此征的垂直距离≥0.2cm,占其比率94.6%。结论:腰椎平片显示椎间盘后缘轮廓征具有较大价值,且距离≥0.2cm可以作为X线平片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一个重要征象。
罗帝林专庆春杨茂洪吴冬侯瑜谭永良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X线摄影体层摄影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CT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CT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CT特征,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30~54岁,平均年龄46.7岁,病史长0.5~10.0年余。结果 9例功能性岛素瘤位于胰头部4例,胰颈部2例,胰体部2例及胰尾部1例。肿瘤形态4例呈圆形,5例呈椭圆形。肿瘤直径为9~20 mm,平均直径为15.6 mm,CT平扫病灶多数呈等密度,边界清楚,5例瘤体部分突出胰腺轮廓外,使胰腺局部轻度隆起。增强扫描后动脉期全瘤明显均匀强化,此期肿瘤与周围组织对比最显著,病灶显示最清晰,静脉期呈高或稍高密度6例,等密度3例。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瘤有完整包膜4例,胰周及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均为胰岛素瘤。结论 CT增强扫描对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价值较大,可为外科医师术前提供重要信息。
赵志清罗帝林叶定开杨茂洪谭永良张建文黄春元李建胜
关键词: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多层螺旋CT在诊断子痫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CT对子痫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和CT资料完整的22例子痫性脑病患者。全部病例行CT检查和复查。结果 17例患者CT主要表现双侧额顶枕叶脑白质密度对称性减低,1例左基底节区小血肿,1例左额叶脑梗塞,3例未见异常。经对症处理后复查示所有病变几乎完全吸收消失。结论子痫性脑病的特征性CT表现为双顶枕叶的对称性低密度影,正确认识子痫性脑病对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谭永良赵志清罗帝林杨茂洪陈素云吴倩红曾剑兵吕永革
关键词:子痫脑病CT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