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毅波

作品数:86 被引量:1,199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生物学
  • 30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5篇兰科
  • 33篇植物
  • 22篇兰科植物
  • 13篇石斛
  • 13篇传粉
  • 8篇菌根
  • 7篇兰属
  • 6篇兜兰
  • 6篇英文
  • 6篇物种
  • 5篇铁皮石斛
  • 5篇菌根真菌
  • 5篇贝母
  • 5篇贝母属
  • 5篇濒危
  • 4篇药用
  • 4篇野生
  • 4篇生境
  • 4篇五唇兰
  • 4篇兰花

机构

  • 83篇中国科学院植...
  • 10篇北京林业大学
  • 8篇海南大学
  • 8篇黄龙国家级风...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全国兰科植物...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重庆市中药研...
  • 3篇华南热带农业...
  • 3篇南昌工程学院
  • 3篇西南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热带农业...
  • 3篇深圳市兰科植...
  • 2篇贵州大学
  • 2篇南昌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国家林业局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85篇罗毅波
  • 16篇陈心启
  • 12篇宋希强
  • 6篇安德军
  • 6篇刘红霞
  • 5篇寇勇
  • 4篇明兴加
  • 4篇黄宝强
  • 4篇余文刚
  • 4篇葛颂
  • 4篇程瑾
  • 4篇李鹏
  • 3篇唐思远
  • 3篇柯海丽
  • 3篇洪德元
  • 3篇赵纪峰
  • 3篇金辉
  • 2篇刘京晶
  • 2篇斯金平
  • 2篇上官法智

传媒

  • 23篇植物分类学报
  • 15篇生物多样性
  • 6篇生态学报
  • 6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大自然
  • 2篇Acta B...
  • 2篇广西植物
  • 2篇云南植物研究
  • 2篇园艺学报
  • 2篇植物研究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中国林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菌物学报
  • 1篇生命世界
  • 1篇中国蜂业
  • 1篇中国园艺文摘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0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12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兰科舌喙兰属的研究
对舌喙兰属的研究表明,该属具下列独特的特征:具一枚着生于茎基部的叶;叶片肉质、几乎贴地表;花具硕大而伸出的蕊喙;药室基部延伸成花药管.该属花部器官在发育早期表现为典型的红门兰亚族特点,但在发展后期出现一些特有的性状.尽管...
罗毅波
关键词:兰科花部形态分子系统
文献传递
海南岛兰科植物区系的组成及其特征被引量:18
2007年
海南岛是我国兰科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目前已发现有78属214种。其中,中国特有种31种(包括海南特有种14种),非中国特有种但在中国仅见于海南岛的有20种。种数在10种以上的属有羊耳蒜属(Liparis)、石斛属(Dendrobium)、毛兰属(Eria)、石豆兰属(Bulbophyllum)和兰属(Cymbidium)。海南岛兰科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2个分布型和变型,其中热带亚洲成分占总属数的51.3%,热带分布属有71属,占绝对优势。海南岛兰科植物的生活型多样,附生兰有43属,地生兰有32属,腐生兰5属(其中羊耳蒜属和兰属中存在附生和地生2种生活型)。多个种在叶型和花色上变异较大,可作为优良育种材料。与邻近地区相比,海南岛兰科植物与西双版纳共有属最多(为56属),其次依序为台湾、广东、广西和福建。虽然海南岛与台湾和西双版纳同处热带北缘,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但其兰科植物在属、物种和特有种的数量上比后两者要少。总的说来,海南岛的兰科植物区系较为多样,与亚洲热带兰科植物区系亲缘关系密切。
余文刚金志强罗毅波宋希强
关键词:兰科植物区系组成地理分布
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区域的优先性被引量:27
2006年
兰科是显花植物中的一个大类群,世界约有800属25000种,全世界所有野生兰科植物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是植物保护中的“旗舰”类群。中国是野生兰科植物最重要的多样性中心之一,约有171属1247种。作为中国的典型热带地区,海南岛具有丰富的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该文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信息,以海南岛19个行政县为基本分布区,构建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数据库,采用特有性简约分析(Parsimonyanalysisofendemicity)和互补分析(Complementarityanalysis)两种方法,探讨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最低保护区组合和区域保护优先序问题。结果表明:海南岛约分布有野生兰科植物77属202种(30个中国特有种),其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为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基于物种相似性,两个区域被建议作为优先保护区域:一个是以保亭、三亚和陵水为代表的区域,另一个区域以昌江和乐东为代表;基于互补性原理,最低保护区组合为10个分布区,按照其保护优先序依次排列为保亭、三亚、五指山、陵水、白沙、乐东、琼中、东方、昌江和琼山等地,其中陵水、保亭、琼中、乐东、三亚和五指山等6个分布区就包含了30个特有科在内。我们认为,基于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建立优先保护区域,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优的保护,是一个较为合理、科学和高效的保护策略。
余文刚罗毅波金志强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中国兰科植物的保护策略被引量:24
2003年
罗毅波
关键词:兰科植物
国兰产业现状和发展
罗毅波
蚂蚁在高山鸟巢兰中的传粉作用被引量:11
2008年
蚂蚁和被子植物之间存在广泛、普遍和多样的关系,但蚂蚁为被子植物传粉的现象却比较少见。在中国四川省黄龙寺自然保护区黄龙沟内发现了一个蚂蚁传粉现象。蚂蚁(包括细胸蚁Leptothorassp.和立毛蚁Paratrechinasp.)是黄龙沟内高山鸟巢兰Neottialisteroides最主要的传粉者,其单花访问次数、携粉次数以及授粉次数在所有的访问昆虫中是最高的。黄龙沟内高山鸟巢兰居群水平的花期可持续40天,大量开花期(~60%)在7月中下旬。该植物具暴露的花蜜,花蜜位于唇瓣中央不明显的蜜槽内,但花蜜量很小。蚂蚁沿唇瓣蜜槽取食花蜜,到达唇瓣基部后,一般情况下蚂蚁头部不能接触到蕊喙先端,只有当蚂蚁头部向上抬起,才能触碰到蕊喙,花粉团通过蕊喙先端释放的黏滴粘在蚂蚁头部最顶端。蕊喙先端被触碰后,立即向下运动盖住柱头,17-24h后重新抬起至药帽位置。蕊喙的这种运动可以避免蚂蚁重复访问引起自花授粉。繁育系统实验表明,高山鸟巢兰是自交亲和的,但必须依靠昆虫进行传粉。自然条件下,高山鸟巢兰的自然结实率为19.77%。由细胸蚁和立毛蚁作为主要传粉者形成的高山鸟巢兰传粉系统传粉效率不高,可能是由于高山鸟巢兰与细胸蚁和立毛蚁之间形态上的不完全适应造成的。虽然2007年两种蚂蚁是高山鸟巢兰最有效的传粉者,但与这两种蚂蚁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可能只是在特定时间,在黄龙这样一个独特生态环境中形成发展的,在其他时间、其他地区高山鸟巢兰是否同样主要由蚂蚁传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王淳秋罗毅波台永东安德军寇勇
关键词:花蜜传粉效率
四川黄龙沟森林植被中兰科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联结和相关分析被引量:18
2007年
四川黄龙沟内分布着十分丰富的兰科植物(19属30余种),并且部分种类在沟内形成优势群落。目前尚不清楚在群落中这些兰科植物种之间作用关系。运用种间关联分析和相关分析对黄龙沟森林植被兰科植物群落中的24个优势种的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相近,表明黄龙沟优势兰科植物可以分为两组。一组包括无苞杓兰(Cypripedium bardolphianum)、黄花杓兰(C.flavum)、二叶红门兰(Orchis diantha)、广布红门兰(Orchis chusua)、少花虾脊兰(Calanthe delavayi)和西藏杓兰(C.tibeticum),主要分布在光线充足但又具有一定遮荫条件的环境中;另一组包括筒距兰(Tipularia szechuanica)、沼兰(Malaxis monophyllos)、珊瑚兰(Corallorhiza trifida)、小斑叶兰(Goodyera repens)、布袋兰(Calypso bulbosa)、小花舌唇兰(Platanthera minutiflora)和小叶对叶兰(Listera smithii),它们主要分布于荫蔽的环境中。这些兰科植物在组内大多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组间大多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黄龙沟兰科植物在资源利用方式上可能产生了分化。
黄宝强罗毅波于飞海唐思远董立安德军
关键词:兰科植物种间关系
国外野生兰科植物种群动态评估及对我国野生兰科植物保护的启迪被引量:5
2010年
由于受到来自生境破坏和土地利用地改变以及过度采集等方面的威胁,世界上野生兰科植物的数量正在日益减少。为了使野生兰科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应建立野生兰科植物种群动态监测点,对野生兰科植物进行长期的监测。评估野生兰科植物受威胁的程度可采用标本材料法和种群动态的研究方法。基于生活史阶段模型的种群动态研究方法,不仅能够揭示种群当前所处的状态,还能揭示对种群增长率影响最大的生活史阶段以及对该阶段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可为制订野生兰科植物合理保护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黄宝强罗毅波唐思远台永东
关键词:兰科植物种群动态监测
矮牡丹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及其与该种濒危的关系被引量:34
1999年
研究了矮牡丹PaeoniajishanensisT.HongetW.Z.Zhao的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的形成。矮牡丹花药具4个小孢子囊,药壁结构属双子叶型,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多为四面体形,少左右对称形,成熟花粉为2细胞。对芍药属木本类型的雄性发育进行了全面研究,还对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和单核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异常现象进行了观察,对能育花粉与不育花粉的百分比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能育花粉为45.03%~84.18%,它们在不同花中,不同花药中,甚至同一花药的不同花粉囊中表现都不完全一致。联系矮牡丹的致濒原因进行了讨论,认为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并不是导致矮牡丹濒危的主要因素。
潘开玉温洁罗毅波周世良
关键词:矮牡丹雄配子体发育
濒危植物独花兰的传粉生物学初步观察(英文)被引量:10
2003年
独花兰(Changnienia amoena Chien)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近年因生境破碎化和过度采挖,其野生资源日渐减少.迄今对独花兰极为有限的研究表明,其结实率很低或根本不结实,其传粉媒介也一直未被发现.2002年3~4月,我们对神农架2个移植居群和5个天然居群进行了传粉生物学的定点观察,发现雌性三条熊蜂(Bombus(Diversobombus)trifasciatus Smith)、仿熊蜂(Bombus(Tricornibombus)imitator Pittion)和蜜蜂均访问独花兰,但只有三条熊蜂身体粘有花粉块,是独花兰的有效传粉者.三条熊蜂的访问频率很低,在113 h的观察中只有9次访问,但在一个天然居群(population 3)中曾观察到一天4次的最高访问频率;访问主要在12:00~15:00出现,但在花上停留时间很短,不超过10 s.在未被授粉的情况下,独花兰花朵大约3周后自然枯萎,但受粉后3、4 d内即出现一系列形态和颜色的变化,包括花梗逐渐伸长,子房在花梗逐渐停止伸长后开始膨大等,表明花梗伸长可作为结实(授粉成功)的指标.人工授粉实验表明,自花、异花受粉后花梗均伸长,而套袋隔离花的则花梗不伸长,说明独花?兰是自交亲和的异交种,需要昆虫传粉.根据传粉者的访问频率、居群中果实的分布,尤其是花距内无花蜜等特征,我们认为独花兰是种欺骗性传粉的兰花.相对于其他欺骗性传粉的兰花,独花兰的自然结实率并不很低(26.98%),这与居群规模小会提高欺骗性传粉兰花结实率这一观点吻合.花粉块的输出数远高于结实数,这说明独花兰存在一定的花粉浪费.
孙海芹罗毅波葛颂
关键词:独花兰传粉生物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