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青勉 作品数:72 被引量:410 H指数:14 供职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衡水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金纳多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3 2016年 目的探讨金纳多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早期诊断指标的影响。方法2010年10月至2015年3月入住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救医学部59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以发病6h乳酸清除率的高低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10%)和低乳酸清除率组(≤10%)。所有入选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h、24h不吸氧条件下抽取动脉血,检测动脉血乳酸,同时计算乳酸清除率。同时采静脉血3mL检测Copeptin、BNP、cTnI。随机数字表法将186例DEACMP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A组:高压氧治疗、甘露醇、胞磷胆碱、脑细胞营养剂治疗;B组:大剂量胞磷胆碱3.0g治疗;C组:大剂量胞磷胆碱3.0g联合金纳多70mg静滴综合治疗;治疗后7d复查BNP、MDA、LPA、AP,比较两组患者DEACMP临床疗效。结果低乳酸清除率组和高乳酸清除率组比较,昏迷时间、接触CO时间、初始血乳酸、6h的乳酸清除率和Copeptin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乳酸清除率组24hCopeptin水平(2.52±0.58)与6hCopeptin水平(7.31±0.95)差值比较低乳酸清除率组24hCopeptin水平(13.08±1.96)与6hCopeptin水平(2.65±0.57)差值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乳酸清除率组24hBNP(2576.20±84.84)、cTnI(2.74±0.53)水平与6h(2085.34±56.20)、(1.22±0.41)差值比较高乳酸清除率组24hBNP(2323.18±94.73)、cTnI(1.86±0.19)水平与6h(2114.30±60.93)、(1.24±0.23)差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DEACMP发生率41.16%较高乳酸清除率组11.39%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A、B、C三组间BNP、MDA、LPA、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与治疗前比较,BNP、MDA、LPA、A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7d,C组BNP(4 王维展 李敬 马国营 朱保月 肖青勉 高珣 张谨超 王岚 李雅琴 王璞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乳酸清除率 和肽素 脑钠肽 金纳多 大黄为主组方治疗百草枯中毒及防纤维化临床研究 王维展 李敬 马国营 李娜 王璞 肖青勉 李百艳 刘永建 王岚 李雅琴 百草枯有很强的毒性,急性中毒后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死率高。在中医辨证基础上,研究出以大黄为主组方研究出百草枯中毒解毒一、二号方,对2012年3月—2015年10月该院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毒物...关键词:关键词:解毒方 MHR和SII早期联合检测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中变化,探讨其早期联合检测对ACOP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评估。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救医学部收治的ACOP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中毒组30例、中度中毒组35例和重度中毒组55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情况分为DEACMP组17例和预后良好组10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对照组于体检时,检测MHR、SII、白细胞介素-18(IL-18)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记录患者60 d内DEACMP发生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ACOP发生DEACMP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MHR和SII对ACOP患者发生DEACMP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院时,不同中毒程度患者MHR、SII、IL-18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中度高于轻度,重度高于中度、轻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DEACMP发生率分别为0,5.71%和27.27%,有统计学差异(χ^(2)=14.777,P=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COP患者中毒程度与DEACMP发生率呈正相关(r=0.648,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HR、SII水平升高均是ACOP患者发生DEACMP的危险因素(OR=7.757、5.169,均P<0.01)。入院时MHR、SII、IL-18、CRP及MHR+SII预测发生DEACMP的AUC分别为0.840、0.862、0.771、0.706和0.899,MHR和SII联合应用预测能力优于MHR、SII、IL-18和CRP(P<0.05)。结论MHR和SII是ACOP患者发生DEACMP的独立危险因素,MHR和SII早期联合检测有助于ACOP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 齐洪娜 李佳 宫平 米晓璐 王园园 肖青勉 王维展 王璞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早期脑电双频指数监测联合乳酸清除率与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分析早期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联合乳酸清除率(LCR)与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SCMP)迟发性脑病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于2020年3月,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96例ASCM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60 d,按患者转归分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组与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入院24 h BIS均值及治疗24 h LCR,根据24 h LCR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高LCR组(LCR>15%)及低LCR组(LCR≤15%),分析BIS均值、LCR与DEACMP的相关性及两者单独及联合对DEACMP的预测价值,比较高LCR组与低LCR组患者临床资料。BIS、LCR及两者联合对DEACMP预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与预后良好组比较,DEACMP组患者入院24 h BIS均值和治疗24 h LCR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LCR组比较,高LCR组患者DEACMP患病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BIS均值、LCR与DEACMP均呈负相关性(r=0.760、0.546,P<0.01),BIS均值、LCR及两者联合对DEACMP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0.847和0.902。结论临床可通过早期BIS与LCR联合检测为ASCMP患者预后评估提供有效指导。 刘永建 刘桓 王双豹 肖青勉 孙爱慧 李雅琴 王维展关键词:中毒 脑电双频指数 乳酸清除率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急性 迟发性脑病 PI联合Pv-aCO_(2)/Ca-vO_(2)在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 2025年 目的:探索外周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联合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比值(Pv-aCO_(2)/Ca-vO_(2))在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EICU 2021年8月—2024年8月7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初始复苏3 h PI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PI≥1.4,B组PI<1.4;A组患者依据Pv-aCO_(2)/Ca-vO_(2)再分为A1和A2两个亚组:A1组Pv-aCO_(2)/Ca-vO_(2)≤1.23,A2组Pv-aCO_(2)/Ca-vO_(2)>1.23。比较3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氧代谢参数、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group,LCR)、入ICU时及第3天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in,SOFA)及28 d病死率。结果:B组第3天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28 d病死率均高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T3 d APACHEⅡ评分、T3 d SOFA评分、28 d病死率均高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1组3 h LCR高于A2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I与LCR呈正相关(r=0.507,P<0.001),Pv-aCO_(2)/Ca-vO_(2)与LCR呈负相关(r=-0.536,P<0.001)。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初始液体复苏3 h PI、Pv-aCO_(2)/Ca-vO_(2)与乳酸清除率相关,PI联合Pv-aCO_(2)/Ca-vO_(2)可初步评估预后,复苏3 h PI≥1.4,Pv-aCO_(2)/Ca-vO_(2)≤1.23预后最佳。 刘倩 王啸 袁会敏 肖青勉 王维展 王璞D-二聚体与白蛋白比值联合乳酸评价EICU脓毒症患者近期预后的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与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D-dimer to albumin ratio,DAR)联合乳酸(lactic acid,Lac)与EICU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4年6月入住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救医学部EICU的符合脓毒症诊断条件的患者202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个人史及既往病史等情况,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的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及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血常规、D-D、ALB、La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根据2016年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与欧洲重症医学会(ESICM)联合发布脓毒症3.0定义及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97例)和脓毒性休克组(10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炎性指标、组织灌注指标以及DAR,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随访28 d,根据存活与否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DAR对该类患者群的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MedCalc软件比较常规观察指标与DAR评估的差异性。结果:与脓毒性休克组比较,脓毒症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更多见(79.4%,P<0.01);与脓毒症非休克组相比,脓毒性休克患者的DAR、Lac、PCT、以及SOFA评分均明显升高;脓毒症患者入EICU 24 h内的DAR与Lac、PCT均有一定的正相关,其中与SOFA评分相关性最强(r=0.512,P<0.001)。绘制DAR及Lac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预后的ROC曲线,结果显示,DAR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预测价值较高(AUCDAR=0.660,AUCLac=0.618);经MedCalc软件分析,DAR评价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灵敏度为85.5%,特异度为47.4%,最佳界值为0.47(Youden index=0.229);与Lac联合检测并未发现预测价值有明显提高(AUC联合=0.663,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DAR≥0.47的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明显高于DAR<0.47组(χ^(2)=9.503,P=0.002),且EICU住院时间、接受机械通 韩永燕 杨俊礼 孟会敏 姚皓 王璞 肖青勉 王维展关键词:脓毒症 D-二聚体 白蛋白 预后 氯解磷定致抽搐1例 被引量:2 2013年 患者,女,25岁,农民。主因口服“氧化乐果”100ml后恶心、呕吐1小时于2011年4月1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1小时前口服“氧化乐果”100ml后出现恶心、呕吐、大汗等不适,逐渐出现意识模糊,未经治疗急送我院。既往体健。 肖青勉 王岚 刘汝茜 高珣 李百艳 张建军 王维展关键词:中毒 抽搐 有机磷化合物 解磷定化合物 可溶性CD14亚型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病情评估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又称Presepsin)与急性百草枯中毒(acuteparaquatpoisoning,AP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入住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急救医学部的82例APP患者,其中根据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20例、中度中毒组36例、重度中毒组26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28例和死亡组5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APP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2h、7d抽静脉血10mL,对照组于体检时抽取静脉血3mL,用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Presepsin浓度;抽取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同时观察治疗前、治疗后72h、7d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1I评分,多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检测指标的变化,采用x2检验比较28d病死率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APP患者血Presepsin水平与其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72h、7d,不同程度中毒组患者Prespsin、CRP、TNF-α、IL-6水平和APACHE1I评分升高,IL-10水平降低,且中度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和中度中毒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72h、7d死亡组较存活组血Presepsin、CRP、TNF-α、IL-6水平和APACHEII评分升高,IL.10水平降低(P〈0.05);不同程度中毒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25.00%、69.44%和92.31%,且中度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和中度中毒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P患者人院时血清Prespsin水平和APACHEII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2、0.731,Prespsin对APP患者28d 王维展 齐洪娜 高珣 肖青勉 朱保月 李伟 刘永建 李敬 王璞 马国营关键词:急性百草枯中毒 病情评估 预后 老年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SII和MHR与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cute sever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SCMP)患者血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和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 count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MHR)与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7年2月—2022年12月收入院的老年ASCMP患者(老年组)116例,其中合并心血管不良事件56例(不良事件组),无不良事件(无事件组)60例;另选取非老年ASCMP患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0 h)及入院12 h、48 h,检测SII、MHR,同时记录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分析SII、MHR和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II、MHR及两指标联合检测对老年ASCMP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院时及入院12 h、48 h,老年组SII、MHR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组高于无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II、MHR水平与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呈正相关(r_(入院时)=0.744、0.758,r_(12 h)=0.813、0.830,r_(48 h)=0.759、0.807,均P<0.001),以入院12 h相关性最高。入院后12 h,老年ASCMP患者SII、MHR及两者联合预测发生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0.819和0.868,灵敏度分别为0.813、0.804和0.850,特异度分别为0.786、0.767和0.821。结论:SII、MHR可作为老年ASCMP患者发生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早期预测指标,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佳 齐洪娜 宫平 王园园 肖青勉 王维展关键词: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心血管不良事件 老年 早期脑氧利用率联合脑电双频指数对老年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研究早期脑氧利用率(O_(2)UCc)与脑电双频指数(BIS)联合监测对老年人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救医学部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SCMP)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预后分为DEACMP组25例和预后良好组65例,将两组患者旱期不同时刻O_(2)UCc,BIS进行比较,了解O_(2)UCc,BIS与发生DEACMP的相关性,并分析两者单独及联合对发生DEACMP预测的临床意义。结果﹑入院0、6、12、24 h DEACMP组O_(2)UCc高于预后良好组、BTS低于预后良好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O_(2)UCc与DEACMP呈负相关(r_(0h)=-0.482、r_(6h),=-0.534、r_(12h)=-0.587,r_(24 h)-0.514,均P<0.01);BIS与DEACMP呈正相关(r_(0h)=0.348、r_(6h)=0.583、r_(12h)=0.679、r_(24h)=0.489,均P<0.01),且12 h相关性最强;以12 h时O_(2)UCc,BIS及两者联合为DEACMP的预测因子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O_(2)UCc,BIS及两者联合对DEACMP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5,0.850和0.909,灵敏度分别为78.5%、90.8%、96.9%,特异度分别为80.0%、76.0%、84.0%。结论早期O_(2)UCc,BIS对预测ASCMP发展为DEACMP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两者联合效果更佳。 肖青勉 李佳 刘倩 刘永建 高珣 王璞 王维展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 一氧化碳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