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华
- 作品数:117 被引量:43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腺病毒重组体的构建及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达被引量:1
- 2004年
- 为探讨构建能表达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腺病毒重组体的方法,以及这种腺病毒重组体能否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将含有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片段的质粒用限制内切酶酶切,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得到目的基因片段;将它用DNA连接酶插入至腺病毒穿梭质粒中,并用限制内切酶鉴别插入方向,得到插入方向正确的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用限制内切酶酶切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和表达载体,使它们线性化;以电转化方法使它们共转化至BJ5183细胞中进行同源重组,构成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腺病毒重组体。以脂质体为转染介质,将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腺病毒重组体转染到人胚肾细胞中进行包装,使病毒复性具有感染能力。用包装后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腺病毒重组体感染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印迹检测发现肝细胞生长因子呈现过表达。此外,酶切及测序发现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腺病毒重组体是正确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对重组体在人胚肾细胞中的包装及包装后感染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了荧光示踪。结果提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腺病毒重组体构建成功,为血管疾病转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冯宗承胡新华于彭孙达欣辛世杰张强
- 关键词:基因重组肝细胞生长因子腺病毒载体同源重组血管平滑肌细胞绿色荧光蛋白
- 血糖及血脂与腹主动脉瘤腔内血栓的关系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糖、血脂及其他临床因素与腹主动脉瘤(AAA)腔内血栓(IL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2014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51例AAA患者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与AAA中ILT的相关因素。结果:151例AAA患者中,有ILT者132例,无ILT者19例。与非ILT组比较,ILT组的男性患者比例及周围动脉疾病患者比例增高,以及甘油三酯(TG)、肌酐(Cr)、D-二聚体(D-D)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ILT厚度方面,男性患者ILT厚度明显高于女性,有糖尿病(DM)患者ILT厚度小于无DM患者(均P<0.05);按ILT厚度分组比较显示,薄ILT组AAA瘤径明显小于厚ILT组,DM患者比例及空腹血糖(FBG)浓度高于厚ILT组,而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D-D水平则低于厚ILT组(均P<0.05)。相关分析提示,ILT厚度与TC(r=0.206,P=0.018)及LDL-C(r=0.227,P=0.009)均呈正相关。结论:血脂是ILT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血糖及DM对ILT的影响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 蒋珊珊胡新华吴孟然李楠李晓东陈康周瑶景云天王鉴张健辛世杰
- 关键词:血栓形成血糖血脂
- 腰疝5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腰疝是一种临床比较罕见的腹外疝,常见于年老消瘦的男性患者,可能由于腰背部肌肉筋膜先天发育异常、腰部外伤、腰背部手术及其他非外伤因素所致。它可以从腰上三角或腰下三角突出,以腰上三角突出为主[1]。本文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例腰疝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周瑶陈康李晓东王鉴胡新华
- 关键词:腰疝手术
- SCF对体外转染pEGFP-C1/Akt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kit、Akt及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克隆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Akt表达载体,观察其在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的表达和定位,并探讨干细胞因子(SCF)通过PI3-Akt途径对转染pEGFP-C1/Akt的MSCs中c-kit、Akt和VEGF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酶切法将Akt重组于GFP表达载体中,经酶切序列鉴定后,将该重组质粒GFP/Akt及GFP空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骨髓MSCs;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转染及在细胞中的分布;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EGFP-C1和pEGFP-C1/Akt转染MSCs后对c-kit、Akt及VEGF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pEGFP-C1/Akt转染MSCs后不同浓度SCF对c-kit、Akt及VEGF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GFP/Akt基因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后确认构建成功,并在MSCs中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见pEGFP-C1转染后,绿色荧光均匀分布于整个细胞中;pEGFP-C1/Akt转染后,绿色荧光分布于细胞质中。与pEGFP-C1组相比较,pEGFP-C1/Akt转染组Akt及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c-kit mRNA和蛋白表达则无明显变化(P>0.05)。加入SCF后其能增强实验组(SCF+pEGFP-C1/Akt)和对照组(SCF+pEGFP-C1)中c-kit、Akt及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且随着SCF的浓度增高该作用则越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c-kit mRNA和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而Akt和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则明显增强(P<0.01)。结论成功构建GFP/Akt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在MSCs中表达,可诱导Akt及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SCF可能通过PI3/Akt途径刺激c-kit、Akt及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
- 霍鑫唐海燕孔宏亮刘英张宏伟王欣胡新华张强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KT基因
- 单中心近10年腹主动脉瘤1246例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10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腹主动脉瘤(AAA)病人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研究近10年AAA流行病学变化趋势,以及为AAA的进一步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自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1246例AAA病人的病案资料,回顾性分析包括病人年龄、性别、就诊时间、就诊科室、首发症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式选择等信息,分析近10年AAA流行病学变化特点。结果入院病人平均年龄为(66.9±10.5)岁,男女占比约为4∶1。男性AAA病人以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为主,女性以血脂升高为主。AAA病人的主要合并症为3级高血压(41.9%)、冠心病(31.1%)和合并髂动脉瘤(25.8%)。男性AAA合并髂动脉瘤比率明显高于女性(27.8%vs.17.8%,P<0.01)。72.7%的AAA病人首诊原因为体检发现,其次是AAA破裂(18.7%)。AAA病人急诊与门诊就诊例数呈逐年升高态势,急诊与门诊就诊占比约为2∶3。65~69岁为现阶段住院病人主要年龄段。各年份男性占比约为80%,年龄段65~69岁为男性占比可达近90%。各年份腔内修复术(EVAR)是AAA的主要治疗方式,行EVAR治疗病人的例数和比例总体趋势逐年增加,行EVAR治疗的占比随病人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大。近10年AAA病人的病死率呈降低趋势,2015年后病死率总体维持在2%~3%,以男性为主,年龄段70~74岁的病死率最高为5.8%。AAA病人平均住院(17.0±16.4)d,平均住院费用为(11.3±10.7)万元。结论近10年AAA住院病人有逐年增高趋势,主要患病人群为年龄>60岁男性,男女临床特点有较大差异。采用EVAR治疗的占比逐年增加。对于老年AAA人群,尤其是年龄段65~69岁男性AAA病人,在AAA的防治过程中应给予更多关注。
- 辛世杰张珈玮张健付凌雨杨昱马文峰宋清斌罗英伟王传疆胡新华张赞松杨栋周宝森胡海地史潇兮程帅刘远霖段志泉
-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流行病学
- 甲状腺胸腺样分化癌: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 2012年
- 以1例甲状腺胸腺样分化癌(CASTLE)女性患者为例,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该病的临床表现、肿瘤的组织分化来源与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和目前对甲状腺胸腺样分化癌的治疗方法等。
- 王君鹏胡新华曹辉李珺邵旸王喆段志泉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病理学免疫组化
- RNA干扰沉默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基因表达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及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构建靶向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的 RNA 干扰表达载体,研究其对离体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活性及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大鼠 mTOR 基因的短发夹环 RNA(shRNA)序列和对照序列,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IN,转染包装细胞获得重组的病毒载体。感染 VSMC,Northern 杂交和免疫蛋白印迹检测 mTOR及其下游底物4E-BP1和 p70s6k 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 VSMC 增殖周期的变化,MTT 法检测VSMC 增殖活性的改变。建立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54只,随机分成转基因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术后7 d、14 d、28 d 取材,常规 HE 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蛋白印迹检测 mTOR 表达,TUNEL 法检测 VSMC 凋亡。结果 shRNA 序列插入 pLXIN 载体,成功包装并且感染 VSMC,证实针对mTOR 基因的 pLXIN-shRNA 能够显著抑制 mTOR 表达,mTOR 通路下游的 p70s6k 表达减少,而4E-BP1的表达却显著增加;被感染 VSMC 的分裂、增殖过程受阻,更多细胞停滞在 G_0/G_1期;局部感染移植血管能够显著减少 mTOR 基因的 mRNA 及蛋白质产物表达(均 P<0.01),内膜增生程度亦较其他组明显减轻(P<0.01),凋亡细胞增多(P<0.01)。结论成功构建靶向 mTOR 基因的 RNA 干扰表达载体,沉默 mTOR 基因表达能够抑制 VSMC 分裂、分化和增殖,减轻内膜增生,增加 VSMC 凋亡。
- 胡新华张强杨军刘程伟张志深杨德华
- 关键词:基因表达血管内膜
- 转染survivin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研究survivin基因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对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0只,建立自体静脉移植模型,术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survivin ASODN 50μg组,200μg组,正义对照组,lipoectin+pluronic组。分别施加不同的处理因素,在移植后1,2周取材。用组织形态学方法比较内膜增生程度;用半定量RT-PCR检测survivin基因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基因的蛋白产物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urvivin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TUNEL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结果静脉移植1~2周内膜增生明显,局部转染50μg survivin ASODN后明显抑制内膜增生(P〈0.05),200μg组受抑制程度较50μg组更为显著(P〈0.05)。静脉移植后,对照组survivin的mRNA及蛋白产物表达显著增加,而survivin ASODN组却显著减少(P〈0.05),VSMC中PCNA表达也同时减少,而TUNEL阳性细胞明显增加。结论survivin ASODNs可显著抑制移植静脉的内膜增生;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survivin的基因及蛋白产物表达,促进VSMC凋亡而实现的。
- 杨军胡新华刘程伟张志深张强
- 关键词:静脉移植
- 表达谱基因芯片筛选大隐静脉曲张致病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曲张大隐静脉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选取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病人隐 股交界瓣膜区静脉 6条 ,取 6条正常静脉作对照。提取血管组织总RNA ,纯化mRNA后逆转录制备目标序列 ,应用含有 4 0 96种人类基因cDNA的表达谱芯片进行差异表达谱分析。结果 :在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基因表达谱中差异表达基因共有 16 8条 ,上调基因 96条 ,下调基因 72条 ,共存性差异表达基因 39条 ,其中上调基因 2 8条 ,下调基因 11条。差异表达基因中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基因等多种基因。这些基因可能与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有关。结论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大隐静脉曲张的致病相关基因 ,可能为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 杨军胡新华张强
-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基因表达基因芯片
- 核转录因子κB decoy寡核苷酸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 研究核转录因子κB (NFκB)decoy寡核苷酸 (decoyODNs)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Wistar大鼠 72只 ,建立自体静脉移植模型 ,术后随机分为 :对照组 ,NFκBdecoyODNs 5 0 μg、2 0 0 μg组 ,杂码decoyODNs 5 0 μg、2 0 0 μg组 ,lipofectin +pluronic组等 6个组 ,施加不同的处理方法 ,在移植后 1、2周取材。组织形态学方法比较内膜增生程度 ,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1的mRNA表达 ,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6 5、ICAM 1的蛋白产物表达。 结果 移植后 1、2周内膜增生明显 ,局部应用 5 0 μgNFκBdecoyODNs明显抑制内膜增生 ,抑制率为 2 2 %~ 31% ;2 0 0 μg组受抑制程度更为明显 ,抑制率达 4 1%~ 5 3% ,其他组内膜增生无明显变化。NFκBdecoyODNs能够抑制ICAM 1mRNA表达 ,p6 5和ICAM 1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各对照组 ,抑制率为 30 %~ 5 7%。 结论 NFκBdecoyODNs可显著抑制移植静脉的内膜增生 ,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黏附分子的基因转录及蛋白产物表达而实现的。
- 胡新华杨军张强张真发张滔段佩琰段志泉
- 关键词:血管内膜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