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玉喆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DCCA
  • 1篇樟子松
  • 1篇樟子松林
  • 1篇松林
  • 1篇年龄结构
  • 1篇种群
  • 1篇种群结构
  • 1篇子流域
  • 1篇岷江上游
  • 1篇泾河流域
  • 1篇历史研究
  • 1篇流域
  • 1篇流域径流
  • 1篇径流
  • 1篇环境解释
  • 1篇河岸带
  • 1篇河流域
  • 1篇TWINSP...

机构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3篇胡玉喆
  • 2篇葛剑平
  • 2篇熊颖
  • 1篇毕晓丽
  • 1篇王兮之
  • 1篇索安宁
  • 1篇王辉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DCCA在黄土高原流域径流环境解释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6年
以黄土高原腹地泾河流域12个水文特征指标为“物种”,选取对流域径流有影响的9个环境因子,采用DCCA排序方法定量分析河流径流特征沿环境因子梯度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DCCA排序的前3轴分别与退化草地比率、降水量、降水强度、植被指数、平均坡度显著相关;(2)河流径流特征沿环境梯度可明显分为输沙量极大的北部黄土丘陵区;平均含沙量极高的中北部黄土沟壑区;径流量大、输沙量小的山地-沟壑过渡区;侵蚀模数极高、径流年内变化极大的中部黄土残塬区;产流量大、年含沙量极低的南部山地区。
索安宁王兮之胡玉喆熊颖葛剑平
关键词:子流域径流DCCA泾河流域
红花尔基地区樟子松林干扰历史研究
干扰是影响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的重要因子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不同的干扰状况对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林木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可反应森林的干扰状况,帮助重建森林的干扰史。...
胡玉喆
关键词:樟子松年龄结构种群结构
文献传递
岷江上游河岸带土地覆盖格局及其生态学解释被引量:12
2007年
针对岷江上游干流河岸带的土地覆盖状况,将该区沿河流主干分为68个样方,结合空间信息及环境因子,对这些样方及流域内的12种土地覆盖类型,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o_wayindicatorspeciesanalysis,TWINSPAN)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etrendedcanonicalcorrespondenceanalysis,DCCA)对种类和样方进行分类和排序,以揭示其生态学意义及环境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研究区土地覆盖可分为高植被覆盖、中度植被覆盖和低/非植被覆盖3种类别,各类别在流域不同位置分布状况不同,整个流域以中度植被覆盖为主。2)所取样方可分为8个类群,各自拥有相似的土地覆盖组成,呈聚集分布。3)根据土地覆盖特征,河岸带可分为上、中、下3段,流域上段河岸带植被覆盖度较高;中段以中度植被覆盖类型为主,占总面积最大;下段集中了大部分人工土地覆盖类型。4)气温、海拔是影响岷江上游干流河岸带土地覆盖格局的最重要因素,此外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其也有影响。除干旱河谷区外,顺流自上而下,海拔逐渐降低,水热条件逐渐改善,同时人类干扰强度也逐渐增加,是造成流域3段截然不同的土地覆盖格局的原因。5)干旱河谷特殊的土地覆盖格局是水、热共同作用造成的。总之,岷江上游河岸带土地覆盖呈现出一定的梯度变化特征,自然条件的制约是形成这一格局的主要原因。
周睿胡玉喆熊颖王辉葛剑平毕晓丽
关键词:河岸带TWINSPANDCCA岷江上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