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曼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癫痫
  • 3篇睡眠
  • 3篇综合征
  • 2篇电生理
  • 2篇多导睡眠图
  • 2篇癫痫患者
  • 2篇脑电
  • 2篇急性
  • 1篇低钾
  • 1篇低钾型
  • 1篇低钾型周期性...
  • 1篇电生理表现
  • 1篇电生理特点
  • 1篇电生理研究
  • 1篇电图
  • 1篇动态脑电
  • 1篇动态脑电图
  • 1篇动态脑电图检...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机构

  • 9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香港大学深圳...

作者

  • 9篇苏曼
  • 7篇童晓欣
  • 1篇肖小华
  • 1篇韩曼夫
  • 1篇吴萍
  • 1篇陈婷
  • 1篇林志坚
  • 1篇刘海玲
  • 1篇曾文双
  • 1篇张海鸥

传媒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连枷臂综合征1例报道被引量:1
2010年
苏曼童晓欣
关键词:连枷臂综合征运动神经元病临床亚型运动神经病电生理表现电生理特点
急性脑血管病与睡眠呼吸障碍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与睡眠呼吸障碍(SDB)的关系。方法 利用多导睡眠图(PSG)对8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睡眠全程监测,并选择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BMI)相当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睡眠结构紊乱,表现为睡眠效率降低、深睡期和快速眼动(REM)睡眠时间减少、浅睡时间延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 01);同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夜间鼾声指数和呼吸紊乱指数(RDI)明显增高(均为P<0. 01),氧减指数(ODI)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明显降低(均为P<0. 01),其中58例(67. 44% )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研究组中睡眠发病率明显高于清晨觉醒后和活动时(均为P<0. 01)。结论 睡眠呼吸障碍,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密切,既是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又是其结果;早期诊治睡眠呼吸障碍对于脑血管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有重要意义。
童晓欣苏曼彭波武豫冬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导睡眠图
难治性癫痫的24小时脑电监测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24h脑电(AEEG)监测对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连续24hAEEG监测。结果AEEG痫波阳性率为64.29%,与常规EEG的28.21%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且痫样放电与睡眠密切相关。96例患者中捕获41例(42.71%)临床发作,其中31例确诊为癫痫发作;2例癫痫合并假性发作;3例假性发作;3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2例癫痫合并SAS。结论24hAEEG携带方便,监测期间自然睡眠不受环境改变的影响,显著提高了临床癫痫发作和痫样放电阳性率,还可作为难治性原因之一SAS的筛查检测,有助于难治性癫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童晓欣苏曼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痫样放电假性发作AEEG环境改变自然睡眠
睡眠相关性癫痫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原因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睡眠相关性癫痫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原因。方法对22例睡眠相关性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夜间睡眠癫痫发作主要表现为嗜睡和睡眠障碍以及常规EEG检查无痫样放电,为本组病例的主要误诊原因。结论对于睡眠障碍的患者,应常规行24h脑电和多导睡眠图监测,以便尽早诊断和鉴别诊断。
童晓欣苏曼
关键词:癫痫误诊睡眠异常脑电描记术误诊原因分析癫痫患者睡眠相关多导睡眠图监测
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神经电生理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早期诊断及疾病预后判定中的意义。方法:选取35例SCD患者,分别进行脊髓MRI、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正中神经SEP、视觉诱发电位(VEP)和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比较上述检查阳性率的差异,探讨不同检查的诊断敏感性及其对应神经结构受累的时序差别。结果:本组30例SCD患者接受脊髓MRI检查,其中有12例(40%)发现异常,35例接受胫后神经SEP、正中神经SEP、VEP、NCV检查,分别有32例(91%)、23例(66%)、7例(20%)和15例(43%)发现异常。PT-SEP与脊髓MRI的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PT—SEP、MN—SEP、VEP、NCV的阳性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O.05)。结论:①神经电生理检查在SCD的诊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SCD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②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反映sCD神经结构受累的范围及时序,对SCD的疾病预后判定有一定帮助。
曾文双童晓欣苏曼
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常规与动态脑电图检查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常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与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的特点。方法观察40例急性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病灶分布、范围、癫痫发作形式及频数,所有病例作EEG及AEEG检查,将检查结果分为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及重度异常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例研究对象的病灶分布主要在颞叶、额叶及丘脑,癫痫发作类型主要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EEG检查异常的比率为47.5%,其中轻度异常占异常总数的52.6%,中度和重度异常占47.4%;AEEG检查异常的比率为80%,其中轻度异常占异常总数的12.5%,中度和重度异常占87.5%,AEEG较EEG检查的异常比率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AEEG可显著提高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的脑电异常检出率,其检查结果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肖小华吴萍苏曼杨春水陈婷韩曼夫
关键词: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
脑干脑炎叠加吉兰-巴雷综合征一例
2006年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1岁,因头晕,双下肢及右上肢无力半个月于2005年10月17日入院,患者半个月前全身酸痛,双足底针刺样疼痛,伴发热,体温高达39℃,无咳嗽及腹泻,在当地医院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2d。体温恢复正常,双足底疼痛减轻,但出现并头晕、视物旋转,双下肢及右上肢无力,不能行走,无复视、饮水呛咳。
林志坚张海鸥苏曼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脑干脑炎足底疼痛体温恢复饮水呛咳右上肢
运动诱发试验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运动诱发试验(exercisetest,ET)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中的诊断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门诊确诊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30例患者,在发作期检查肌力、血清钾(K^+)、肌酸激酶(CK)、甲状腺功能,发作间期复查肌力、K^+、CK值,并进行ET测定。同时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发作期K^+值的高低与肌力改变呈正相关,与CK值的高低呈负相关。发作间期行ET,30例患者波幅逐渐下降(45.56%±19.91%),其波幅减低百分比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ET波幅变化百分比与肌力、K^+、CK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ET可作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发作间期的重要辅诊方法。ET阳性与发病机制有关,与起病形式、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刘海玲苏曼童晓欣
关键词:低钾型周期性麻痹血清钾肌酸激酶肌力
锂-匹罗卡品致痫模型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应用锂-匹罗卡品致痫动物模型研究急性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及继发性慢性自发性发作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缝隙连接的改变。方法 60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应用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诱发大鼠急性SE。实验组又分为8个亚组,分别为出现急性SE后2、12、24h,3、7、15、30、60d组,分属急性期(急性SE24h内)、静止期(急性SE后3~15d)和慢性期(急性SE后30~60d),应用尼氏染色观察各期大鼠海马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检测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以了解各期大鼠海马各区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及其缝隙连接的改变。结果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后,诱发大鼠急性SE持续6~30h后进入静止期,存活大鼠30~45d后出现慢性自发性发作。尼氏染色显示致痫后12~24h可见明显海马神经元损害,7d后海马各区开始出现反应性胶质细胞增多,以后持续性加重,到观察终点60天最明显。致痫后7dGFAP免疫阳性反应开始增强,30d时较前更明显,60d最明显。CX43在对照组大鼠海马显示散在分布免疫阳性细胞;致痫后2h,CA1区与CA3区的分子层与起层出现散在曲张静脉状阳性突起;12h突起增多增粗,24h最明显(P<0.05),CA1、CA3区比齿状回明显(P<0.05),进入静止期3~7d逐渐下降,15d与对照组无区别,慢性期30~60d未见有明显阳性细胞及突起。结论急性SE星形胶质细胞的缝隙连接增强,有助于维持胞外微环境的稳定;慢性颞叶癫痫动物模型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缺陷,可能是引起慢性自发性发作的因素之一。
苏曼童晓欣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