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贤梁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无形之手
  • 2篇公平
  • 1篇大学生
  • 1篇大自然
  • 1篇灯火
  • 1篇熊掌
  • 1篇一专多能
  • 1篇有感
  • 1篇市场社会
  • 1篇私营经济
  • 1篇自发秩序
  • 1篇无形
  • 1篇可知论
  • 1篇剥削
  • 1篇剥削问题
  • 1篇必然性
  • 1篇不可知论

机构

  • 6篇广西财经学院

作者

  • 6篇莫贤梁

传媒

  • 3篇理论界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市场论坛
  • 1篇广西财经学院...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现——从化恶为善到化私为公的自发秩序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首先诠释曼德维尔"私恶即公利"这一"无赖之语"中所包含的深刻自发秩序思想,并用"化恶为善"一语概括其内容,然后阐述斯密与休谟对他的批评与发展。斯密提出的无形之手的神奇功效可用"化私为公"一语来概括。从曼德维尔的化恶为善到斯密与休谟的化私为公,是自发秩序理论的修正和发展。最后,阐述化私为公的实现过程与必要条件。本文诠释了他们的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发现,即基于人性论视角的自发秩序思想:在无形之手引导下,人们从利己天性出发追求其私利最大化的同时,却出乎意料地实现了社会公利的结果,一种化私为公的市场秩序就自发地形成了。本文旨在阐明,在他们的自发秩序思想中所蕴含的基于人性论视角的利己人假设所推演出实现化私为公的可能性之逻辑,并通过对其诠释而作出理论的重构。
莫贤梁
关键词:自发秩序无形之手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2006年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大中专教育应重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训练。为此,建议采取开放式办学,注重参加社会实践以及在社会“大课堂”里的实际知识的传授,克服在学校“小课堂”里的命题知识传授的偏颇,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所需要的综合能力,达到一专多能,从而提高学生择业竞争力。
莫贤梁
关键词:大学生一专多能
市场社会的鱼与熊掌——效率与公平兼得的理论图景被引量:1
2010年
文章首先诠释效率与公平的概念,并阐明树立正确公平观的重要性;然后阐述一种实现效率与公平兼得的可能性思路:在微观经济中的初次分配领域,充分发挥"无形之手"的基础作用以实现效率;在宏观经济中的再分配领域,运用"有形之手"进行纠偏以实现公平。在市场社会中,"有形之手"只是一种政治家的审时度势、权衡利弊、需付代价的权宜之策,"无形之手"才是经济得以正常有效运行的基础,前者为后者提供服务是前者存在的理由。最后,阐述了一种在上述两只"手"协同作用下实现效率与公平兼得的理论图景。
莫贤梁
关键词:公平无形之手
大自然的隐蔽计划——斯密与康德的无形之手思想诠释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认为,斯密与康德是18世纪欧州最为耀目的思想双星;康德深受斯密的影响;他们在理论洞识上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康德所谓的"大自然的隐蔽计划"以及"森林之喻",可以说是哲学版的无形之手。本文诠释了他们的基于不可知论与人性利己论视角的无形之手思想: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人们从利己本性出发追求其私利最大化的同时,却出乎意料地实现了社会的繁荣与和谐,这是一个化私为公与由恶向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得以成为现实的必要条件,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与宪政共和体制。斯密与康德的一个伟大贡献,就是其无形之手思想中所蕴含的人类走向化私为公和由恶向善好结果的可能性与走向普遍贫穷和极权政治坏结果的必然性之逻辑,而本文的任务仅在于通过对其诠释而作出理论的重构。
莫贤梁
关键词:无形之手不可知论
观察剥削问题的新视角——读晏智杰《灯火集》有感被引量:1
2011年
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之一就是要消灭剥削。然而,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政治经济学教材都认为,现实中大量存在并得到政府支持鼓励发展的私营经济是具有雇工剥削性质的经济形式。显然这样定性私营经济,是不利其发展的。对此,晏智杰先生从新的视角出发,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和界定剥削。经过重新定义的剥削,就是指对某种资源的垄断性占有,无偿地占取社会或他人的劳动成果。私营企业主凭借其占有的生产资料,合法地雇工经营所得利润收入,不但不能视之为剥削加以消灭,相反,对这种合理合法所得应予保护,不容侵犯。社会主义所要首先消灭的是那种垄断性地占有经济以至政治上的资源从而无偿地占取社会或他人劳动成果的剥削现象。
莫贤梁
关键词:剥削私营经济
该出什么手——效率与公平兼得的可能性与双失的必然性
2013年
文章首先阐明亚当·斯密提出的无形之手(简称无形手)的逻辑:基于人性利己论与不可知论视角的无形手引致效率与公平兼得的可能性与双失的必然性;然后阐明树立正确公平观的重要性与运用凯恩斯提出的有形手调节分配不公的必要性;正确认识无形手与有形手的关系及其正负效应以对症下药;该出之手应是斯密的无形手与有限政府体制内的有形手而非体制外的暴力之手与无限政府的掠夺之手。文章旨在阐明于何种条件下导致效率与公平兼得的可能性与双失的必然性之逻辑:在缺失法治及宪政的条件下,来自民间的暴力之手与无限政府的掠夺之手都必将导致效率与公平的双失;同时着重阐述了一种基于市场宪政体制框架内,在无形手与有形手的协同发挥基础与纠偏作用下,以和平改良的渐进方式实现效率与公平兼得之可能性的理论图景;最后指出构建这一理论图景的意义:只有追求不可能的东西才得到可能的东西;而可能的东西是否成为现实,我们只能尽人事以听天命。
莫贤梁
关键词:公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