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湛

作品数:36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肿瘤
  • 7篇X线
  • 6篇CT
  • 5篇血管
  • 5篇影像
  • 5篇细胞
  • 5篇螺旋CT
  • 5篇成像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 3篇低剂量
  • 3篇影像学
  • 3篇影像学表现
  • 3篇影像诊断
  • 3篇造影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细胞癌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机构

  • 29篇广东医学院附...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东医学院
  • 2篇湛江市妇幼保...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东莞市第二人...

作者

  • 31篇葛湛
  • 7篇何学军
  • 7篇谢长浓
  • 6篇夏俊
  • 6篇黄斌
  • 4篇陈东
  • 4篇唐震
  • 3篇刁胜林
  • 3篇黄泽光
  • 3篇冯友权
  • 3篇潘恒
  • 2篇史文婷
  • 2篇林民辉
  • 2篇郁成
  • 2篇韩浩
  • 2篇刘文慈
  • 2篇吴永峻
  • 2篇周仲佑
  • 1篇吴剑波
  • 1篇龙列明

传媒

  • 10篇广东医学院学...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影像诊断与介...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CT和M...
  • 1篇现代保健(医...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4
  • 3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胸腺增生的X线和CT诊断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 提高对胸腺增生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避免误诊。材料与方法 报道 9例胸腺增生 ,主要讨论胸腺增生的影像学表现、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结果 X线表现 :圆形或椭圆形 2例 ,略呈分叶形 3例 ,三角形 2例 ,仅表现为一侧纵隔增宽 2例。CT表现 :四边形或梯形 3例 ,三角形或帆形 2例 ,分叶状 1例 ,椭圆形 1例 ,不规则形 2例。 9例密度均匀 ,强化不明显。结论 胸腺增生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CT以及MR等影像学征象 ,年龄和病史在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但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经皮穿刺活检有一定价值。
唐震邱国华林建勤葛湛刁胜林
关键词:胸腺增生X线诊断CT儿童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及输卵管再通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探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和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4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进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再通术。结果 40例共70条输卵管经介入再通术后58条再通,总再通率82.9%,其中间质部与峡部阻塞再通率为91.4%,壶腹部与伞部阻塞再通率为25%。术后随访12个月,40例中妊娠14例。结论 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尤其对近端输卵管阻塞,复通率高。
陈爱兰葛湛史文婷
关键词:输卵管阻塞不孕症介入治疗
螺旋CT成像后处理在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探讨螺旋CT成像后处理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例腰椎峡部裂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重建(SSD)重建图像的CT表现。结果MIP和MPR显示峡部裂良好,20例38处均能显示,前者更清晰;SSD图像显示椎体滑脱良好,16例椎体滑脱均能显示;峡部断裂断端骨赘形成7例,纤维组织增生或骨痂形成6例,侧隐窝狭窄6例,黄韧带肥厚3例,椎间盘突出5例,椎间孔狭窄12例,斜轴位或矢状位MPR均能很好显示。 结论 “断翼征”、“断柄征”、“断颈征”、“环裂征”是腰椎峡部裂特征性的CT表现,螺旋CT的多系列重建图像对峡部裂的诊断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冯友权夏俊葛湛
关键词:腰椎峡部裂螺旋CT椎体滑脱MPR纤维组织增生多平面重组
各种肝病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IV型胶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1999年
目的:探讨各种肝病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IV型胶原(IV-C)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115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IV型胶原(IV-C)水平及肝功能指标(ALT、A/G、Bil)。结果:各种肝病时LN、HA、IV-C三者皆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其值在肝硬化时达最高峰。同时将其三者检测结果与肝功能指标(ALT、A/G、Bil)做直线相关分析,在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轻度组无显著相关性;在慢性肝炎重度组、肝硬化组与Bil呈正相关(P< 0.05);与A/G比值呈负相关(P> 0.05)。结论:各种肝病患者,当血清胆红素升高,A/G比值低下,应及早行血清LN、HA、IV-C的检测,当二者超过正常值时即应抗纤维化治疗。
黄静葛湛赵玉兰张武英龙列明冯冰
关键词: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
软组织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软组织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esmoid-type fibromatosis,DF)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其的认识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0年经病理证实的15例发生在软组织的DF15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8例,女7例,平均发病年龄(24.77±17.75)岁;发生于腹腔及腹膜后2例,腹壁2例,腹壁外11例。结果 X线平片多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少数可出现骨骼受压或侵犯。CT及MRI可清楚显示灶体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少数病例可出现"爪"状侵犯、"碟"形皮质缺损或骨骼受累呈"叶"状改变等较有特征性的征象,增强扫描CT及MRI均表现为进行性延迟强化的特征。结论软组织DF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以青少年好发。发生部位多见于腹壁外,其次为腹壁,较少发生于腹腔内。CT及MRI表现均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清晰显示病灶形态及侵犯范围,有助于术前诊断和手术方案的制定;X线平片对于诊断软组织DF作用不大,但对于观察受侵犯的相邻骨骼有一定帮助。
葛湛潘恒谢长浓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韧带样型纤维瘤病影像诊断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
2009年
目的探讨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和诊断。结果6例肿瘤位于胰头2例,胰体、尾部4例。6例瘤体均为囊、实混合性,增强后实质部分均有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特征性表现为"浮云征"。肿瘤大部分位于胰腺,多有完整包膜,不伴有胆总管扩张。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CT检查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夏俊葛湛林民辉何学军黄斌
关键词:胰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脑星形细胞瘤CT增强扫描的特征及分型对鉴别其恶性程度的价值
2004年
目的 :观察脑星形细胞瘤CT增强扫描特征与其恶性程度的关系 ,研究CT对星形细胞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117例经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CT增强扫描特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T增强扫描肿瘤强化的形态分 6型 :( 1)囊性伴壁结节型 ,占 2 0 %;( 2 )假囊伴壁结节型 ,占 14 %;( 3 )实质型 ,占 9%;( 4 )环型 ,占 16%;( 5 )多环型 ,占 15 %;( 6)混杂型 ,占 2 6%。囊性伴壁结节型及实质型为Ⅰ级和Ⅱ级星形细胞瘤 ,两者约各占 5 0 %;多环型为Ⅱ Ⅳ级星形细胞瘤 ,假囊伴壁结节型、环型及混杂型绝大部分为Ⅱ Ⅳ级星型细胞瘤 ,分别占 92 .9%、81.3 %、92 .3 %,其余为Ⅰ级星形细胞瘤。结论 :根据CT增强扫描肿瘤强化的特征 。
冯友权葛湛陈红辉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CT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CT再评价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观察肝海绵状血管瘤的 C T表现特征。方法:研究63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海绵状血管瘤,采用延迟扫描技术,对结节样强化的增强程度、分布进行观察。结果: C T典型征象表现为:(1)平扫出现低密度区;(2)增强后立即出现边缘性强化;(3)延迟扫描后出现等密度。82.6% 的病灶显示结节样强化。结论: C T 在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当不典型时,结节样强化可作为一种特征性征象。
郁成葛湛陈春浩梁立华
关键词:肝肿瘤血管瘤CT
螺旋CT在胸段食管癌术前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螺旋CT在胸段食管癌术前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经病理证实的胸段食管癌,术前均作了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与术后病理相对比。结果术前C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I期符合率为50.0%,Ⅱ期为94.9%,Ⅲ期为90.1%,Ⅳ期为91.7%。螺旋CT对周围大血管、心包、气管/支气管、椎体侵犯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1.1%、90.0%、90.0%和92.2%,但在判断淋巴结转移方面仍存在不足,准确性仅为60.0%。结论螺旋CT可显示食管癌的发病部位,累及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远处转移等,在食管癌术前治疗措施的制定、手术方式、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谢长浓黄泽光葛湛
关键词:螺旋CT胸段食管癌
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对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对27例经临床证实的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常规进行平扫,肾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增强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MPR)及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仿真内镜(VE)等重组及三维重建。结果术前CT对25例肾盂输尿管移行上皮癌做出正确诊断。诊断准确率92.59%,对肿瘤分期准确率84%。三维重建有助于明确病变范围、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使得病灶形态显示更为全面和直观。结论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于肾盂输尿管移行上皮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肿瘤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葛湛韩浩黄斌
关键词:螺旋CT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