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宁欣 作品数:28 被引量:136 H指数:6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研究基金 上海市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利用ERCP后留置管行CTVE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ERCP后利用留置管进行螺旋CT仿真内窥镜 (CTVE)检查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2 6例行ERCP术后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和CTVE重建 ,分析CTVE图像显示病变的能力。结果 :CTVE图像显示 ,胆管、胆囊未见明显异常 5例 ,表现为胆管内径匀称 ,壁光整 ;胆系结石 14例 ,见胆管或胆囊内光整的隆起性改变 ,临近管壁光整 ;胆系癌肿 5例 ,表现为腔内隆起性改变 ,表面不光整 ,周围管壁凹凸不平 ;胆总管炎性狭窄 2例 ,表现为胆总管腔渐进性狭窄。结论 :ERCP后CTVE较为满意地显示了胆系疾病腔内改变的细节 ,可获得类似于内窥镜效果的图像 ,对临床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詹松华 董宁欣 郑少强 杨振燕 吴元佐关键词:胰胆管造影 螺旋CT 仿真内窥镜 连续低剂量X线照射对孕鼠子代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孕期连续受低剂量X线照射对子代Sprague-Dawley大鼠海马回1区(CA1)锥体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揭示造成影响的相关机制。方法确定受孕SD大鼠25只,抽签法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H组、M组、LI组及12组,分别接受0.09mGy/d、0.06mGy/d、0.03mGy/d、0.015mGy/d剂量的X线照射,照射18d,无间隔)及对照组(C组,接受假照射),每组5只,仔鼠分组同孕鼠。通过HE染色、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处理系统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学进行观测(锥体细胞层次宽度及细胞密度变化)及胞质内细胞外信号反应激酶(ERK)1和(或)ERK2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1)孕期连续受到低剂量X线照射可以促进子代海马CA1区锥体层次宽度的增加,H组、M组、L1组及L2组的锥体层次宽度(像素)分别为129.620±38.491、116.217±1.161、118.343±20.916、122.066±13.036,高于C组(89.797±3.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475、33.42、14.395、44.955;p值分别为0.002、0.048、0.030、0.012);但H组锥体细胞排列稀疏、松散,单位面积锥体细胞密度低于其他各组(0.1249±0.0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4.466,P值为0.017)。(2)L1组、L2组大鼠海马CAl区ERK1和(或)ERK2阳性细胞平均吸光度值(A值)(0.3082±0.0240、0.3125±0.0412)高于C组(0.2457-t-O.0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561、4.103,P值分别为0.044、0.035);M组及H组阳性细胞A值分别为0.2287±0.0228和0.2326±0.0331,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326、0.174,P值分别为0.888、0.951)。结论孕期连续受到低剂量X线照射可以促进子代海马CAl区锥体细胞发生增殖性改变,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内ERK1和(或)ERK2蛋白表达增加来实现的,达到一定剂量时� 张炜 王培军 姜文霞 董宁欣 李铭华 张静 江虹 陈双庆 高晓龙关键词:电离 SPRAGUE-DAWLEY 海马 锥体细胞 全流程数字化思维模式下的临床研究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实践探讨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总结建设基于全流程数字化思维模式下的临床研究信息管理平台的经验。方法 打通立项审批、启动准备、项目实施、质量监管和结题环节,结合各级临床研究的指导规范,实现全流程的信息化、规范化。结果 临床研究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提供了高质量数据资产,为医院数字化转型提供助力。结论 基于数字化的临床研究管理平台极大地规范了临床研究的过程,实现了临床研究的高效管理,对医疗质量、医疗科研的探索、临床学科建设与发展起到促进意义。 郑云硉 董宁欣关键词:药物临床试验 质量管理 螺旋CT容积扫描数据资料仿真重建技术的应用研究 詹松华 杨振燕 张蕾 郑少强 汤如勇 毛新清 董宁欣 宋国红 王国良 焦锐 徐卫国 陆影 该课题研究成果,较系统的阐明了人工造影方法CT容积扫描后的数据进行多种方法重建显示较细小管道脏器病变的价值,客观地评价实际应用的优缺点,对CTVE技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的螺旋CT拥有量正在不断...关键词:关键词:螺旋CT 钼靶、磁共振及核素显像诊断乳腺癌准确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对钼靶(mammography,MG)、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及核素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SPECT)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按照循证医学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标准筛选1986-2006年PubMed、OVID、Medline数据库中有关MG、MRI及PET/SPECT诊断乳腺癌的文献资料,对筛选文献中3种诊断方法的相关数据和指标分别进行Meta分析,比较各自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共筛选出30篇文献,包含41组研究,其中14组关于MG(2 941个病灶),10组关于MRI(1 428个病灶),17组关于PET/SPECT(2 247个病灶)。Meta分析结果表明:MG、MRI、PET/SPECT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2%、86%和87%;特异度分别为69%、65%和82%;S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4、0.89和0.90;Q*值分别为0.77、0.81和0.88。3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相似,无显著差异;PET/SPECT的特异度高于MG和MRI(P〈0.05);PET/SPECT和MRI的综合诊断效能大于MG。结论:MG仍然是目前乳腺癌初诊较合适的影像方法,年轻女性可优先考虑MRI检查,PET/SPECT可在其他检查疑似乳癌但不能明确诊断的情况下适当选用。 张静 王培军 袁小东 田建明 董宁欣 徐卫国关键词:乳房X线摄影术 放射性核素显像 META分析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特征的超声图像肾脏纤维化分类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特征的超声图像肾脏纤维化分类系统,通过对肾脏超声图像进行小波变换获取特征数据,特征数据包括小波LHH一阶特征偏斜度、小波LHH灰度依赖矩阵归一化灰度不均匀性以及小波HHH灰度游程矩阵归一化灰度不... 余晨 张颖莹 赵丹 吴晓芬 王秀艳 董宁欣临床研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被引量:4 2023年 为确保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nvestigator-Initiated Trials,IIT)的规范化实施,增强管理效能,医院设计并建设临床研究信息化管理系统(Clinical 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s,CRMS),其包括3大功能模块,涵盖IIT项目全部管理流程,实现多类别项目一体化高效、准确、留痕的审查模式,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的集成整合,临床研究质量的中心化动态监管,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决策指导以及必备文件的电子化归档。CRMS保障了IIT项目的合法、合规性,提升了临床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张卿 朱天翼 宣淼 董宁欣 吴晓芬 高源 张力利用ERCP后留置管行CTVE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ERCP后利用留置管进行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VE)检查对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6例行ERCP术后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和CTVE重建、分析CTVE图像显示病变的能力.结果:CTVE图像显示,胆管... 詹松华 董宁欣 郑少强 杨振燕 吴元佐关键词:胰胆管造影 仿真内窥镜 胆系疾病 文献传递 ERCP后螺旋CT仿真内窥镜在胆系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ndoscopicretra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后应用螺旋CT仿真内窥镜 (CTvirtualendoscopy ,CTVE)在胆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螺旋CT对 2 6例行ERCP术后的患者行SCT扫描 ,对扫描所得的数据行后处理再进行CTVE重建。结果 选择适当的阈值应用CTVE技术观察 ,胆管、胆囊未见明显异常 5例 ,表现为胆管内径匀称 ,壁光整 ;胆系结石 1 4例 ,表现为胆管或胆囊内的光整的隆起性改变 ,病变周围的管壁亦光整 ;胆系癌肿 5例 ,表现为表面不光整的腔内隆起性改变 ,周围管壁凹凸不平 ;胆总管炎性狭窄 2例 ,表现为胆总管腔渐进性狭窄 ,内壁光整。结论 ERCP后CTVE较为满意地显示了胆系疾病的腔内改变的细节 ,获得类似于内窥镜效果的图像 ,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董宁欣 杨振燕 詹松华 郑少强 戴工华关键词:胆系疾病 仿真内窥镜 CT 计算机辅助图像处理 MRI与解剖对比研究:视神经-眼平面脑外段视神经的表现 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评价正常成人视神经—眼平面(NOP)视交叉以外段颅神经的MRI表现并与尸解测量结果对照,建立正常标准。方法:随机选择正常成人志愿者100例,采用GE1.5TMRIecho speed plus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及相控阵头线圈,成像序列包括自旋回波T1加权成像(SE-T1WI),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SE-T2WI)和脂肪抑制序列(fs-TSE-T2WI);扫描方位以NOP平面为基准扫描。对20例无眼部疾患的成年尸体以NOP平面为中心进行轴位断层解锯。分别测量两组视神经眼球后神经膨大段直径、眶内段视神经直径、长度,管内段视神经直径及该段视神经起始至同侧视交叉的长度,后者与眶内段视神经长度之和即代表颅外段视神经的长度。结果:NOP平面上,正常人眼球后神经膨大段直径为4.2±0.56mm,眶内段直径为3.1±0.45mm、长度为24.6±2.88mm,管内段视神经直径为3.2±0.49mm,至同侧视交叉的长度为18.7±2.40mm,颅外段视神经的长度为43.3±3.83mm;尸解上述部位指标依次为3.9±0.30mm、3.8±0.40mm、23.9±3.00mm、3.4±0.39mm、17.4±1.37mm、41.2±3.00mm。统计分析,正常成人组内性别和年龄、双侧视神经之间无显著差异,正常人组和尸解组眶内段视神经、管内段视神经直径存在差异(P=0.000和P=0.021,均小于0.05)。正常成人组与尸解组的其余四项测量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OP平面评价视神经有很大优势,MRI可以很好显示视神经的形态,是研究其解剖和疾病的有效检查手段;但是MRI的部分视神经数据与尸解数据还存在差异。 毛青 王培军 包颜明 李铭华 焦锐 张静 董宁欣关键词:视神经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