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董磊

董磊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液态发酵
  • 1篇脂肪酶
  • 1篇脂肪酶产生菌
  • 1篇资源化
  • 1篇资源化研究
  • 1篇泔脚
  • 1篇微生物技术
  • 1篇酶学
  • 1篇酶学特性
  • 1篇酶学性质
  • 1篇垃圾
  • 1篇固态发酵
  • 1篇红树
  • 1篇红树林
  • 1篇发酵
  • 1篇产生菌
  • 1篇厨余
  • 1篇厨余垃圾

机构

  • 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篇郑天凌
  • 2篇董磊
  • 1篇丛利泽
  • 1篇杨彩云
  • 1篇李姜维
  • 1篇谢忠
  • 1篇林光辉
  • 1篇田蕴

传媒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红树林土壤中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被引量:5
2010年
从福建龙海红树林区土壤中分离获得9株产脂肪酶的细菌,经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分别属于红球菌属(Rhodococcus)、库克菌属(Kocur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胞杆菌属(Bacillus)和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对9株细菌所产的脂肪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这些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在25~35℃、最适作用pH值在8~10,其中L13菌株所产脂肪酶(L’13)具有适应温度和pH范围较广、对多种金属离子耐受性强、能有效降解不同底物等特点,在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董磊李姜维杨彩云田蕴林光辉郑天凌
关键词:红树林脂肪酶酶学特性
基于微生物技术的厨余垃圾资源化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针对厨余垃圾营养元素丰富、有害物质少,既易于专门收集又易于发酵的特点,提出了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通过生物发酵处理技术,实现了厨余垃圾循环再利用.潲水经过液态发酵得到菌体蛋白14.4 g/L,潲水中的COD、NH_3-N等均可被降解,转化为菌体生长所需营养成分.潲水的COD由32 300 mg/L降低到7 100 mg/L,去除率达78%.潲水的液态发酵在获得菌体蛋白的同时避免了潲水直接排放而污染水体,并且从源头上杜绝了潲水油(即地沟油)的产生.泔脚经过固态发酵,产品的粗蛋白含量由原来的22.75%提高到45.06%.经该工艺处理的厨余垃圾可全部实现无害化并且创造了经济效益.
丛利泽董磊谢忠郑天凌
关键词:厨余垃圾液态发酵固态发酵泔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