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艳芳
- 作品数:37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额骨合并眉弓轮廓缺损修复重建术被引量:3
- 2006年
- 张春阳王飞石瑞成冯士军董艳芳
- 关键词:修复重建术眉弓额骨颅脑损伤骨性结构
- 血清外泌体miRNA在癫痫发作中潜在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对血清外泌体miRNA在健康对照组、药物控制组和癫痫发作组中的差异性表达及潜在作用进行研究,并探讨血清外泌体miRNA对癫痫发作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癫痫患者及同期来医院体检的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将入组对象分为健康对照组、药物控制组、癫痫发作组,每组各15例。提取入组对象的血清外泌体并鉴定。利用二代测序检测3组血清外泌体miRNA的表达情况,并对其在癫痫发作中的潜在作用进行研究。使用Real-time PCR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随后以药物控制组和癫痫发作组为分析人群,对差异miRNA进行ROC曲线分析,探讨血清外泌体miRNA对癫痫发作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通过测序分析和Real-time PCR验证,发现了与谷氨酸能突触相关的血清外泌体miRNA的表达在3组中有差异,在癫痫发作组中miR-99a-5p、miR-338-3p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miR-29b-1-5p、miR-196a-5p在癫痫发作组中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差异miRNA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均> 0. 8。结论 miRNA可能通过调节谷氨酸能突触参与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血清外泌体miRNA对癫痫发作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能成为癫痫发作的诊断性生物标志物。
- 高岩高岩张春阳张晓璐王孟辉叶小健吴启润董艳芳
- 关键词:癫痫发作外泌体MIRNA生物标志物
- 海马有病损的颞叶内侧癫手术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海马有病损的颞叶内侧癫的手术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5例伴有海马病损颞叶内侧癫患者。均经详细了解发作症状学、附加蝶骨电极的长程视频脑电图及颅脑磁共振等检查;经正规而详尽的术前评估,行前颞叶切除术,术后随访至少半年以上。结果术后依据Engel分级,显效(Ⅰ级和Ⅱ级)占80.0%(12/15)、好转(Ⅲ级)占20.0%(3/15)、无效(Ⅳ级)为0.0%。结论颞叶内侧癫手术效果确切,是基层医院开展癫手术的理想选择。
- 董艳芳程景丽张玲杨建华韩建国
- 关键词:海马
- 经蝶切除垂体腺瘤手术前后血清皮质醇变化与激素应用的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共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20~76岁,平均48岁。病例选择:患者术前无垂体功能低下表现,血清皮质醇水平正常,均经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术中注意保护垂体柄及正常垂体组织。临床表现:闭经、泌乳12例,肢端肥大3例,视力、视野障碍5例,乏力、纳差5例,性欲减退8例,皮肤痤疮、向心性肥胖2例,头痛5例,腋毛阴毛稀少13例,伴高血压1例,糖尿病1例。
- 董艳芳张春阳魏少波张安龙石瑞成王伟志张俊朋王飞苏里
- 关键词:皮质醇变化激素应用垂体腺瘤垂体功能低下垂体瘤切除术经单鼻孔入路
-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合并海绵状血管瘤1例被引量:1
- 2006年
- 董艳芳冯士军张春阳
- 关键词: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病变头颅CT病理证实
- 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围手术期使用激素的探讨
- 2009年
- 目的探讨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前后是否应常规使用激素的问题。方法比较37例单鼻孔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术前及术后1、3、7 d血清皮质醇浓度。结果术后第1、3 d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第7 d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除2例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外,均未常规使用激素且疗效满意。随访2年无垂体功能低下表现。结论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前后无常规使用激素的必要,是否使用激素应视临床症状及检验结果而定。
- 董艳芳张春阳梅小龙赵志军冯士军苏里赵立军
- 关键词: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激素水平
- 颅脑损伤与NO、SOD关系的研究
- 2000年
- 张春阳冯士军张宁董艳芳
- 关键词:颅脑损伤NOSOD
- 侧方扩散波在原发性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中的意义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侧方扩散波在原发性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将60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实施常规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B组为常规手术中在判断责任血管垫入垫棉时使用术中电生理监测,指导手术。比较两组术后一周治愈率;将B组中病人分为LSR消失组和LSR未消失组,比较术后一周治愈率。将LSR消失组分为眼轮匝肌LSR消失组,颏肌LSR消失组和眼轮匝肌和颏肌LSR同时消失组,比较各组术后一周治愈率。结果 A组中19例治愈率63.33%。B组中26例治愈率86.67%。两组间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37,P<0.05)。B组23例侧方扩散波消失病例中22例治愈,治愈率95.65%;7例侧方扩散波未消失中4例治愈,治愈率57.14%,两组间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87,P=0.031,P<0.05)。23例侧方扩散波消失组中,7例为眼轮匝肌消失,6例治愈,1例未愈,治愈率85.71%;16例为眼轮匝肌和颏肌均消失,16例均治愈,治愈率100%;未发现颏肌消失。眼轮匝肌LSR消失组与同时消失组两组间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90,P=0.304,P>0.05)。结论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使用侧方扩散波监测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 李通梅小龙孙建营张春阳董艳芳
- 关键词:面肌痉挛责任血管
- 外泌体及其介导的微小RNA与癫痫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癫痫是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可对患者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目前癫痫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外泌体因具有参与细胞间通讯和物质运输的功能而成为了医学研究的热点。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外泌体及其携带的微小RNA等内容物在癫痫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外泌体及其介导的微小RNA在癫痫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癫痫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癫痫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
- 高岩王孟辉叶小健吴启润张春阳董艳芳
- 关键词:癫痫外泌体微小RNA
- 物理测量正常儿童头颅相关数据探讨颅骨修补的手术时机
- 2021年
-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儿童三维重建头颅CT的相关数据测量,了解儿童颅脑生长发育规律及特点,探讨颅骨修补的手术时机。方法:筛选2018年9月~2019年9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正常儿童头颅CT影像数据954例,进行头颅CT三维重建后测量颅腔体积、颅骨骨体积、头皮体积,建立颅脑相关组织体积生长曲线图,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测量区域颅腔体积、颅骨骨体积、头皮体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2)相同年龄段相同组织测量数值在性别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测量区域颅腔体积14岁以前每一年较上一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岁以后每一年与上一年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测量区域颅骨骨体积、头皮体积不同年龄段较上一年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头颅的生长存在一定规律及特点,儿童颅骨修补的手术应择机尽早实施。
- 齐帅吉瑶高岩张春阳董艳芳
- 关键词:儿童颅骨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