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丽凤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卫星
  • 2篇宽带
  • 1篇带通
  • 1篇调制
  • 1篇调制方式
  • 1篇调制方式识别
  • 1篇多相滤波
  • 1篇信道
  • 1篇信道化
  • 1篇星间链路
  • 1篇星星
  • 1篇性能参数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数字信道
  • 1篇数字信道化
  • 1篇通信
  • 1篇通信系统
  • 1篇转发器
  • 1篇网络

机构

  • 5篇中国空间技术...
  • 4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总参第六十三...

作者

  • 5篇蒋丽凤
  • 2篇张更新
  • 2篇张飞
  • 1篇左晓亚
  • 1篇王可青
  • 1篇苟亮
  • 1篇姚如贵
  • 1篇孔博

传媒

  • 2篇数字通信世界
  • 1篇信号处理
  • 1篇空间电子技术
  • 1篇第八届卫星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残差膨胀卷积结构下的多模态特征调制方式识别
2023年
自动调制方式识别技术在通信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在信号分类问题中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利用多维度特征的端到端双流膨胀卷积神经网络来对调制信号进行分类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利用原始采样信号,还利用输入信号的瞬时幅度和相位信息;原始IQ(In-phase and Quadrature,IQ)数据输入进神经网络后,网络首先通过内置的数据预处理模块对输入的IQ信号进行预处理,提取原始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信息,再将原始IQ信号和幅度相位两种特征信息分别通过两个并行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分别进行特征提取;本文所设计的双流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的膨胀残差网络分支利用卷积核的膨胀卷积特性,将膨胀卷积与残差网络结构相结合,在网络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使得卷积核具有更大的感受野,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结合上下文信息,另一个网络分支是将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相串联,然后将两个并行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出特征向量进行矩阵相乘达到两种特征信息融合的目的。整个识别过程是基于端到端的,数据预处理模块内嵌到神经网络内部,由神经网络完成对数据的预处理,只需将原始的IQ数据直接送入神经网络即可;仿真实验结果显示相比较于单分支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或者循环神经网络模型,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残差膨胀卷积的双流网络结构在数据集RML2016.10a上识别准确率有了极大地提升,识别准确率最高能够达到85%,同时对于单分支结构无法识别的16QAM和64QAM两种信号,本文模型也具有一定的分类能力。
左晓亚张俊杰姚如贵樊晔蒋丽凤
关键词:调制方式识别
英国高度适应性卫星(Hylas)及其关键技术
高度适应性卫星Hylas(Highly Adaptable satellite)是英国旨在为欧洲提供快速的宽带服务和卫星电视广播业务的通信卫星。本文从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个方面介绍了Hylas-1卫星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张飞蒋丽凤张更新
关键词:宽带业务性能参数
文献传递
欧洲GEO卫星星簇宽带通信系统——SkyLAN被引量:1
2013年
星簇概念克服了大容量通信卫星需要大平台的缺点,并通过模块化设计使空间段的开发使用能跟上需求的发展变化,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鲁棒性,同时它也减少了系统的初始投资,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SkyLAN是由欧空局(ESA)主导开发的一个GEO卫星星簇网络系统,它由一组较小的GEO卫星组成,卫星之间通过星间链路实现互联互操作,从而完成一颗大卫星功能。文章对SkyLAN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描述,介绍和分析了三种典型应用系统的发展概况,对我国星簇卫星系统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苟亮左鹏蒋丽凤
关键词:星间链路宽带通信
卫星空时协同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来,协同通信技术因其能显著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而吸引了大量的研究关注。编码协同可以在慢衰落环境下取得较好的性能,但在快衰落环境下性能较差,本文将研究卫星协同通信中引入Alamouti空时分组码,进行空时协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较未协同系统,卫星空时协同系统有较大的性能优势,虽然与MIMO系统性能有一定差距,但是其终端实现简单,在未来卫星移动通信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孔博张更新蒋丽凤
关键词:MIMO技术空时编码
卫星通信中柔性转发技术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文章介绍了柔性转发技术产生的应用背景和基本理论,分析了WGS柔性转发器的基本工作过程和原理,总结了实现过程中的主要关键技术,为解决卫星移动通信将面临大容量、多波束的连接任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将柔性转发器与传统转发器相比较,指出了柔性转发器具有高功率效率和高灵活性等优点,能够实现卫星信号和资源的灵活交换。
张飞张更新王可青蒋丽凤
关键词:数字信道化多相滤波WIDEBAN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