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希宏

作品数:13 被引量:177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疫情
  • 3篇源性疾病
  • 3篇食源
  • 3篇食源性
  • 3篇食源性疾病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流行性角结膜...
  • 2篇膜炎
  • 2篇结膜
  • 2篇结膜炎
  • 2篇回顾性队列
  • 2篇角结膜
  • 2篇角结膜炎
  • 2篇艾滋病
  • 2篇病毒
  • 2篇病原
  • 1篇队列研究
  • 1篇猩红热

机构

  • 13篇大连市疾病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卫生部医院管...
  • 1篇大连市甘井子...
  • 1篇大连市沙河口...
  • 1篇洛阳市疾病预...
  • 1篇郑州市疾病预...

作者

  • 13篇蒋希宏
  • 7篇李瑞
  • 4篇张磊
  • 4篇宋晓昀
  • 3篇郑晓南
  • 3篇张兴晖
  • 2篇佟伟
  • 2篇熊帮洁
  • 2篇赵志杰
  • 2篇王凡
  • 1篇倪大新
  • 1篇刘大鹏
  • 1篇冯子健
  • 1篇徐小冬
  • 1篇段晶晶
  • 1篇隋霞
  • 1篇刘丹红
  • 1篇王佳
  • 1篇高学谦
  • 1篇金连梅

传媒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2年大连市流行性角结膜炎疫情的病原鉴定与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鉴定一起大连市流行性角结膜炎疫情的病原体及型别。方法采用荧光PCR方法针对30份眼拭标本进行检测,确定病原,并针对特定片段扩增产物测序进行分子定型。结果 21份标本荧光PCR检测结果为腺病毒阳性,核苷酸序列与人腺病毒15、29、56及其重组型高度同源,多重序列比对后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上与人腺病毒56及其重组型位于同一分支。结论本次疫情的致病病原为D亚属人腺病毒,疑为人腺病毒56型或其重组型。后续需要开展对五邻体(Penton)及纤突(Fi-ber)基因的全核苷酸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最终确定型别。
刘大鹏刘丹红孙楠韩焱姚伟历丹蒋希宏孙茂利薄志坚
关键词:流行性角结膜炎基因特征分析
2007年辽宁省大连市性病疫情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大连市2007年性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全市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病疫情管理软件和Excel2000统计软件,对2007年全市11个县区上报的性病疫情月(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大连市累计报告6种性病(梅毒、艾滋病、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共3393例,较2006年(2650例)上升了28.04%。其中男性1742例,女性1651例,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0.95。全市性病总报告发病率为56.66/10万。增长幅度最大的为梅毒(82.39%),其次为淋病(39.80%);下降幅度最大的为生殖器疱疹(52.00%),其次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14.54%)。结论2007年大连市性病报告病例数较2006年有所增长,梅毒报告病例数超过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位居6种性病之首,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居第二,性病流行谱在发生变化。
熊帮洁张兴晖蒋希宏任徽孙海刘学东
关键词:性病疫情分析
某公司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查明中毒原因,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为类似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核实诊断、访谈病例和企业内搜索等方式搜索病例。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手段确定暴露模式和因素。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联。对粪便、呕吐物和剩余食物等样品/样本进行可疑致病菌检测。结果共搜索到37例病例,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2014年8月18日午餐鱿鱼炒青椒、凉拌豆腐卷是危险食物,在剩余食品和病人腹泻物中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暴发是因为病人食用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鱿鱼,豆腐卷在制作过程中存在交叉污染,加工过程未能有效杀灭细菌所致。
薛慧丽蒋希宏王健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回顾性队列食源性疾病
大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危险行为调查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了解辽宁省大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行为学特征及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HCV)和梅毒感染率,探索HIV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定向抽样方法招募MSM,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采血样进行HIV、梅毒和HCV检测。结果共招募932名MSM,HIV抗体阳性率3.43%(32/932),梅毒血清学阳性率12.12%(113/932),HCV抗体阳性率1.07%(10/932);最近6个月,88.73%(827/932)的调查对象曾经与男性发生过肛交;其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占52.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受教育程度低、外地户籍、最近6个月为男性提供商业性服务的男性、梅毒抗体阳性的MSM其HIV感染的风险高;最近1年接受过HIV抗体检测是HIV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大连市MSM HIV感染率高,高危行为普遍存在。
赵志杰李瑞佟伟李德钧张群熊帮洁杨文明蒋希宏张兴晖高学谦高莹
关键词:艾滋病男男性行为人群
中国2005—2011年猩红热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98
2012年
目的探讨中国猩红热疫情流行特征和规律。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2005—2011年报告的猩红热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中国共报告猩红热病例225 538例,其中死亡5人,男女性别比1.6∶1,2011年中国猩红热发病率较往年大幅升高,高发地区全部集中在长江以北,南方部分地区的发病率较既往增幅明显,发病年龄主要在15岁以下,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结论猩红热仍存在春、冬2个发病高峰。2010年秋季开始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并表现为分布范围广、高发地区持续高发的特点。
李雷雷蒋希宏隋霞倪大新金连梅冯子健
关键词:猩红热描述流行病学
1起小学校内甲型H1N1流感爆发调查
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的发现和处置情况,总结防控经验,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这次甲型H1N1流感暴发学校的所有病例进行调查,并对部分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2013年12月27至2014年1月26日,该校共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24例,罹患率为2.37%。病例全部为学生,病例主要集中在二年级。病例均为轻症表现,未出现大规模暴发。采集8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5份标本新甲1型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结论此次为一起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及早报告疫情、落实隔离、通风、接种流感疫苗等综合防控措施是控制甲流疫情的关键。
徐小冬李瑞蒋希宏
关键词:疾病爆发流行
2012~2013年大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了解食源性疾病发生规律,做好预防控制工作。方法 收集大连市2012~2013年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 106例食源性肠道传染病中,细菌性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发病总数占91.67%,发病高峰为7~8月,5岁以下儿童和20~50岁青壮年发病人数较高,家务及待业人员和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157起食源性疾病事件高发月份为7~9月,致病因素主要为微生物性和有毒植物,主要发生在餐饮饭店和家庭,发病人群主要为来大连旅游者和散居居民。从哨点医院上报的794份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样本中分离到204株副溶血性弧菌、3株志贺菌、2株沙门菌。结论 大连市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事件呈季节性,致病因素以微生物污染为主。
宋晓昀安玉蒋希宏张磊李瑞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食源性传染病
河南省某村一起因水井污染导致的胃肠炎暴发调查
2010年
目的 调查河南省某村发生的一起胃肠炎暴发疫情,分析传播途径和传染来源.方法 于2010年7月20日至8月12日,在河南省某村通过入户搜索、与村医访谈、查看村卫生所就诊和处方记录收集胃肠炎病例,病例定义为每日出现腹泻≥3次、腹痛、呕吐、恶心等症状之一者.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饮用生井水和吃过水凉面与胃肠炎关联性.并对患者粪便、呕吐物和井水等标本进行可疑致病菌的检测.结果 共搜索到60例病例,均居住在村北.回顾性队列调查结果显示,7月23日后村民使用北村公用井水(55%)的发病风险是不使用该井水村民(16%)的3.5倍(RR=3.5,95%CI:1.20~10.00);饮用生井水是发病的危险因素(RR=1.7,95%CI:1.30~2.30).经检测村北水井标本中总大肠菌群及大肠埃希菌均严重超标,提示水井受到了人畜粪便污染,但病例的排泄物和呕吐物中均未检测到致病菌.结论 村民直接饮用污染的村北井水是该次胃肠炎暴发的主要原因.
蒋希宏田鹏段晶晶钱建华李蓬张丽杰马会来朱保平王佳
关键词:胃肠炎回顾性队列研究
一起不明致病原因腹泻暴发的调查
2013年
2012年7月9~10日,某省一高校来大连旅游团队游客中相继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为查明其原因,控制疫情范围,于7月10日开展了此次调查。
宋晓昀蒋希宏李瑞王凡张磊郑晓南
关键词:腹泻暴发致病原因旅游团
2011年大连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大连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市2011年食源性疾病报告与搜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大连市发生81起食源性疾病,发病726例,死亡10例;7~8月为高发季节,占全年起数的91.36%;致病因素以微生物为主,有毒植物次之;41.98%的事件发生在餐饮单位,37.04%发生于家庭;高发人群为旅游团游客与食用自采野生蘑菇者。结论大连市食源性疾病防控重点为旅游餐饮接待单位,要加强宣传,谨慎采食野生蘑菇。
张磊李瑞王凡宋晓昀郑晓南蒋希宏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