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震羚

作品数:51 被引量:261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污染
  • 5篇鼠疫
  • 4篇微生物污染
  • 4篇螺旋体
  • 4篇螺旋体病
  • 4篇钩端螺旋体
  • 4篇钩端螺旋体病
  • 3篇副溶血性
  • 3篇副溶血性弧菌
  • 2篇血清
  • 2篇疫情
  • 2篇食品
  • 2篇食品污染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水产
  • 2篇水产品
  • 2篇宿主
  • 2篇宿主动物
  • 2篇零售

机构

  • 29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百色市疾病预...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贵港市疾病预...
  • 1篇柳州市疾病预...
  • 1篇桂林市疾病预...
  • 1篇西林县疾病预...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30篇蒋震羚
  • 14篇曾竣
  • 12篇黄德蕙
  • 11篇吕素玲
  • 11篇李秀桂
  • 10篇王红
  • 10篇黄彦
  • 10篇王鸣柳
  • 9篇车光
  • 8篇唐振柱
  • 7篇黄兆勇
  • 6篇方志峰
  • 6篇梁江明
  • 6篇李寿生
  • 5篇杨光华
  • 4篇黄立嵘
  • 3篇周树武
  • 3篇廖驰真
  • 2篇周润煜
  • 2篇韦锦平

传媒

  • 9篇实用预防医学
  • 6篇国外医学(医...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灾害医学与救...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1996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方法检测钩端螺旋体病的一致性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钩体显微镜凝集试验(MAT)与胶体金免疫凝集试验(GICA)特性,掌握方法间的优劣,评价两种方法的一致性。方法选择广西钩体病监测点人血清及鼠血清,同时进行MAT和GICA检测。结果 MAT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70%(49/70)、52.09%(349/670);胶体金灵敏度为30%(21/70)、特异度则为47.91%(321/670)。两种方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P<0.01);两种方法间的特定一致性为27.27%(15/55),二者间一致性为89.19%(330/370),其Ka值为0.37,显示两种方法一致性强度为"尚好"。结论 MAT与GICA比较具有不同的特点,MAT适用于钩体病的临床及监测,而GICA则适用于突发事件现场使用。
黄德蕙曾竣蒋震羚王鸣柳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一致性
中越边境鼠疫防制健康教育知晓率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了解中越边境鼠疫防制健康教育现状,掌握群众对鼠疫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对7个监测点随机选择不同人群进行鼠疫防治知识认知调查.结果 ①认知途径中"老人"组与"医生"组,"老人"组与"看电视"组比较,其卡方值分别为34.54和6.83,均具有高度的显著性差异;②"熟人"组与"医生"和"看电视"组对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其卡方值分别为14.26和9.64;③"医生"组与"看电视"和"看报纸"组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其卡方值分别为59.68与6.91;④干预前、干预后的鼠疫防治知识(5#~12#)知晓率进行比较,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其卡方值分别为 χ2=104.78(5#)、58.43(6#)、67.36(7#)、271.12(8#)、243.10(9#)、241.69(10#)、223.25(11#)、317.93(12#).结论 不同职业人群鼠疫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存在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干预后鼠疫防治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参与鼠疫防控的主动性,有利于降低鼠疫发生的可能性.
黄德蕙李寿生曾竣蒋震羚王鸣柳
关键词:鼠疫健康教育知晓率
2002-2005年广西食品中沙门氏菌的监测与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 了解广西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初步确定易受污染的食品,为防范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广西南宁等6个城市建立食品污染物监测点,定期随机采集6类农贸市场的食品,检验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统一的沙门氏菌检验方法进行。结果2002~2005年共监测6类食品1872份,检出沙门氏菌128株,检出率为6.84%,分属6个群、19个血清型。结论 在广西食品中不同程度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以生畜禽肉污染严重。应加强畜、禽类屠宰、运输、加工过程的卫生管理和监测,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蒋震羚吕素玲唐振柱李秀桂王红车光
关键词:食品沙门氏菌食品污染
广西北部湾海域产牡蛎中创伤弧菌污染监测调查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广西北部湾海域产牡蛎中创伤弧菌污染状况。方法:采用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增菌,纤维二糖-多粘菌素E(CC)琼脂分离牡蛎中的创伤弧菌,可疑菌落的鉴定采用生化试验或PCR法。采用最可能数(MPN)法检测牡蛎中创伤弧菌污染水平。结果:广西北部湾海域产牡蛎中创伤弧菌的检出率为32.50%(13/40),平均菌浓度为75.06 MPN/g,低于最低检出限3 MPN/g的牡蛎样品占67.50%(27/40)。牡蛎中创伤弧菌的污染水平存在季节性差异。结论:应加强对广西北部湾海域产牡蛎中创伤弧菌污染状况的监测,尤其是夏秋季节。
李秀桂蒋震羚黄彦王红吕素玲程国强
关键词:创伤弧菌牡蛎污染监测
2007-2011年广西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近五年来广西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与控制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医学统计学技术对2007-2011年广西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报告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结果 2007-2011年广西钩端螺旋体病共报告病例259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3.47%,年均发病率为0.11/10万。6-9月是本病流行季节,发病人数占全部病例的69.11%,8月是发病高峰。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其发病人数占全部病例的83.01%。病例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2.28:1。流行的主要菌群是黄疸出血群,主要流行形式是稻田型。结论采取包括传染源控制与管理、健康教育及接种菌苗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李秀苾梁江明黄君曾竣蒋震羚杨光华吴秀玲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
广西宿主动物监测在钩体病防治中的重要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宿主动物监测的重要性,掌握其生物因素动态变化、带菌情况的改变对钩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方法对疫点中传染源及宿主动物,采集鼠、猪进行相关监测。结果鼠肾脏、猪肾脏病原学分离均未分离出钩端螺旋体;2009-2011年鼠血清学检测钩体显微镜凝集试验(microscopic agglutination test,MAT)总阳性率为3.11%(14/450);其中,2011年宾阳县鼠血清中MAT阳性率为28.00%(14/50),其血清中所含钩体菌群分别为爪哇群(1.33%)、犬群(14.00%)、七日热群(2.00%)。结论宿主动物监测对钩体流行趋势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在钩体病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黄德蕙曾竣蒋震羚李寿生杨光华王鸣柳
关键词:宿主动物钩体病
广西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主动监测及其危险性分析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了解广西境内零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VP)污染状况及危险性,为水产品食用消费安全及预警预报系统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T4789.7-2003)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监测方案。结果水产品中VP阳性率为36.09%,其中海产品中VP阳性率为48.42%,明显高于淡水产品中VP阳性率2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产品中以牡蛎VP阳性率最高,达78.26%,显著高于鱼类、虾类、螺类和蟹类中VP阳性率(P<0.05);非即食淡水鱼和即食生食鱼片中VP阳性率34.61%和12.50%;水产品中VP阳性率存在地区差异(P<0.05);74株VP存在9种O抗原(O1、O2、O3、O4、O5、O6、O8、O10、O11)结构,感染性VP株主要是O1和O3血清型。结论水产品中VP污染较高,特别是海产品中VP污染始终保持在较高风险,其中牡蛎尤其突出。淡水产品VP污染有趋高态势,特别是即食生食鱼片存在更高的食用风险,必须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
李秀桂黄彦唐振柱黄兆勇车光吕素玲王红蒋震羚方志峰贺漓漓张海英何德辉
关键词: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危险性
广西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广西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按照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的微生物检验方法。结果6年共检测化妆品1851份,检出超标样品46份,超标率为2.49%,带菌样品89份,带菌率为4.81%。其中企业委托送检的1517份样品中超标样品为14份,超标率为0.92%,带菌样品61份,带菌率为4.02%。监督抽检样品334份,超标样品32份,超标率为9.58%,带菌样品28份,带菌率为8.38%。结论各年度超标率和带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监督抽检样品的超标率和带菌率高于委托送检样品的超标率和带菌率,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蒋震羚王红吕素玲李秀桂车光黄彦
关键词:化妆品微生物污染
南宁市零售非定型包装熟肉制品中微生物污染调查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为有效评估非定型包装熟肉制品微生物污染及其危险性,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暴发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验方法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监测方案。结果检测58份熟肉制品,合格5份,合格率为8.62%,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大肠菌群污染,平均菌浓度为185850MPN/g,其中烧烤类高于卤制类5.6倍,超出国家卫生标准3693倍和396倍,未检出沙门菌、志贺菌、O157:H7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结论非定型包装熟肉制品中大肠菌群污染严重,是主要的微生物污染源,对消费者食用存在极高的危险性。
李秀桂蒋震羚唐振柱黄兆勇黄彦王红车光吕素玲方志峰黄立嵘
关键词:微生物污染
广西羊种布鲁菌病菌株种型鉴定及评价
2018年
目的:了解广西羊种布鲁菌病菌株生物学特性,掌握其感染性状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为减少感染率及提高检出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上送患者血平板及血液进行布鲁菌病实验室检测。结果:(1)菌株:菌株试管凝集定性试验阳性、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阳性;单相特异性血清A、M凝集试验A因子血清凝集阳性、M因子血清凝集试验阳性;Tb噬菌体裂解试验阴性(-)、BK2噬菌体裂解试验阳性(+);(2)血清:血清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阳性1:800++、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阳性。结论:该菌株生物学特征及试验结果提示,其属于布鲁菌病羊种Ⅲ型。
黄德蕙曾竣王鸣柳蒋震羚
关键词:羊种布鲁菌病菌株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